天天看點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文|顔小二述哲文

漢服的種類攘括衆多,包括尋常百姓穿的普通常服,也包括達官貴人穿的華麗禮服,而目前市面上比較受歡迎的“漢服”,一般就其華麗程度來說,可能更多屬于古代尋常人家難得穿一次的“禮服”。

同時,漢服的款式多,說法也多,不同的場合之下,漢服的搭配、樣式都是有“規矩”和“說法”,連衣服布料的顔色,都是“身份”的象征。是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現代人穿的所謂“漢服”和古人穿的漢服,基本上是兩回事了。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且不說在樣式上的“複古度”有多高,就什麼樣式的漢服應在什麼場合穿,現代大多數人是完全沒有講究的,這樣穿“漢服”的現代人,其身上的漢服是沒有華夏文明靈魂的。

至于現代人适合穿漢服嗎?就單純追求美和古風韻味來說,漢服款式的“現代版古裝”,當代人喜歡穿,顔小二覺得也沒有什麼不可以。但是就當代大多數人日常生活對服飾便利度的要求,以及漢服本身存在的内在意蘊來講,當代大多數人,如果不是真正的漢服愛好者,确實不太适合穿。

但話又說回來,漢服中蘊含的我們祖先對“禮”的尊崇,對于這些深刻内涵的了解,是專業漢服愛好者值得也應該深挖的東西,而對于普通大衆、單純喜歡漢服的款式、樣子,那麼日常穿穿,隻要不影響生活,又何妨?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喜歡一樣東西總是由淺入深的,喜歡漢服漂亮的皮囊以後,再開始研究“漢服的靈魂”,于此,漢服文化豈不是可以很好傳承?這麼一想,顔小二又覺得,大多數人穿漢服雖然于“古禮”不合,但是卻能以現代的方式加大這一“古禮”延續和發揚的機會,也是好事。于此,現代人穿“漢服”又有何不可?

1、從漢服起源“冕服”,看“漢服”文化意蘊

大陸古代,我們祖先因為對大自然未知力量的敬畏,往往會有各類祭祀,而祭祀對于整個王朝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大事。于此,重大祭祀活動中,統治者會穿上特定服飾,即“冕服”。

“冕服”可以追溯到夏王朝時期。“冕服”加身,整個人會顯得十分威嚴。而“冕服”這套衣服的組成比較複雜,主要組成部分有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還有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等。而能夠穿上這樣精緻而複雜衣飾的,往往都是承擔着與“天”交流重任的“天子”,也就是統治者。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即便是“天子”,平時也不會穿這樣華麗的“冕服”,一般會在大型活動上穿。與“冕服”功能相對應的,其在設計上往往帶着“絕地天通”的意蘊,代表着統治者對“天”也就是自然的敬畏,同時也代表着統治者本身“與天溝通”之至高無上的地位。

而我們所說的漢服的,實則就起源于“冕服”。于此,由漢服起源之“冕服”最本質的“用途”與“内涵”,各位喜歡思考的朋友應該就能猜到,漢服也一并繼承了“冕服”對“出席場合”的要求、以及對穿戴者“地位”的象征。

也就是說,由“冕服”而來“漢服”,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為了“保暖”或“美麗”而生,更多有一種象征意義:有時候象征着對“天”的敬畏,有時也象征着穿戴者的“地位”和“權威”.....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2、漢服可以随便穿嗎?從文化底蘊來說,不能

上面我們簡單說了說漢服的起源,淺顯解析了一下漢服的象征意義,那麼下面,我們就從漢服在穿法上的一些講究,簡單來談談“漢服到底可不可以想怎麼穿就怎麼穿”。

在大陸古代,毫無疑問,漢服是絕對不能“想怎麼穿就怎麼穿”的,在不合适的場合穿錯了“漢服”、穿衣服穿錯了顔色,輕則“大不孝”,重則大逆不道、以下犯上。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禮記》曾記載,作為子女,父母健在的時候,是不能穿白色衣服的,而父親去世之後,即便辦完了喪禮,嫡子因為身份“特殊”,穿衣服依舊不能選擇顔色鮮豔的衣服,即便僅僅隻是衣邊為彩色也不行。

同時,在古代的某一時期,就身份地位不同,人們穿衣服的顔色也是大有講究的,而不同朝代的“尊貴顔色”,會有不同的變化,比如夏王朝時期以黑為尊,而商王朝時期則以白為尊,到了周王朝時期則以“紅”為尊;秦朝時期則又回到以黑為尊;漢王朝時期則是以紅為尊,唐朝時期則是以黃為尊等等。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因為顔色代表地位,于此,在宋朝時期,普通百姓隻能穿白色衣服,而在明代時期,百姓雖然穿衣比宋代自由,但是也要避開類似黑色、紫色、姜黃等顔色。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普通百姓在秦朝時期穿着黑色漢服招搖過市,很可能會被抓起來問罪。

同時,漢服有多種“類型”,而并不是所有“類型”,都是普通大衆可以穿或者穿得起的。比如在古人生活中運用較為廣泛的深衣制漢服,這種漢服上下相連,主要有曲裾和直裾兩種類型,雖說深衣在古代運用較廣,但是也僅僅是達官貴族的“常服”,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這種漢服,則是他們重大節慶時穿的“禮服”。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3、對于漢服,從“戀上皮囊”到“愛上靈魂”是一個過程

通過上面的介紹,想必各位已經明白了漢服不僅僅隻是古香古色、仙氣飄飄的衣服,漢服的背後,有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蘊含着各種情感,裡面有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有兒女對父母的孝順、有百姓對權威的尊重、也有象征統治者絕對權威的“獨一無二”。

是以,真正喜歡漢服的當代朋友,應當好好去了解一下漢服的“靈魂”,否則東施效颦之下,在真正懂漢服的人面前,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穿錯了不該穿的“漢服”,可能就有些“諷刺”和“贻笑大方”了。

但是,喜歡都有一個過程,“漢服”對現代人的吸引,在顔小二看來,可能是一件“好事情”,從“戀上皮囊”,到“愛上靈魂”,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于此,人們對“漢服”的喜愛,也可以從外在衍生到“内在”,或許,這也是新時代之下“漢服”延續發展的好方法,各位覺得呢?

【本文為顔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釋出,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常穿漢服就是愛漢服?從漢服文化看,多數人身上的漢服,沒有靈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