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1藥網健康專欄】

最近,趙大媽帶着1歲的孫女來到婦幼醫院想給孩子檢測一下微量元素,原因是孩子最近不愛吃飯,在常去的母嬰店給孩子測過一次微量元素,結果顯示是缺鋅和缺鈣,趙大媽給孩子買一堆維生素後,還是不放心,就想來醫院再檢測一下。

兒保醫生給孩子測量了身高體重後,又仔細詢問了孩子的飲食情況,認為孩子發育一切正常,不需要做微量元素的檢測。

但趙大媽還是堅持,醫生堅決拒絕之後,向趙大媽解釋這是國家明令禁止的。趙大媽疑惑了,她常去的那家母嬰店一直都在免費給周邊小區的兒童檢測微量元素,為什麼醫院卻不給查呢?

如果不能檢查微量元素,又怎麼知道孩子缺什麼呢,耽誤孩子生長發育怎麼辦?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關于國家為什麼禁止檢測微量元素,以及哪些情況下需要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測,今天1藥網就來為大家好好做個科普。

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随着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家長對兒童的成長發育愈發重視,總是想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長環境。

在一些所謂“育兒專家”的長期科普下,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細微差異,比如愛出汗、一段時間不愛吃飯、身高體重不如鄰居寶寶長得快等問題,家長可能都會盲目懷疑是孩子缺乏維生素,進而想要去檢測微量元素。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然而,1藥網了解到,早在2013年,國家刊發的《關于規範兒童微量元素臨床檢測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不宜将微量元素檢測作為兒童體檢的正常項目。去年衛健委再次強調,各醫療機構非診斷治療需要不得針對兒童開展微量元素檢測。

很多家長不了解,檢測微量元素後,對症給孩子補充缺乏的元素,這不是對兒童生長發育利好的事情嗎?為什麼要禁止?

主要原因有三個。

1.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并不準确

首先,目前國際上對于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并沒有一個明确的标準,不能單憑檢測結果來判定兒童是否缺乏某種微量元素,大多時候,還是需要依靠臨床判斷來做診斷。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其次,目前檢測微量元素的方法都不能準确測定體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因為微量元素分布于全身,頭發的檢測、血液的檢測,甚至是指甲的檢測都不能代表人體整體的微量元素含量。

最後是人體内微量元素的變化很大,會受到飲食、生活習慣、心理因素的影響,每段時間檢測的微量元素可能都不太一樣。

是以,僅靠儀器來判定人體微量元素是否缺乏是不客觀、不科學的。

2.發育正常的寶寶一般是不會缺乏微量元素的

發育正常的兒童一般不會缺乏微量元素,6個月以内的嬰兒因為是以母乳和奶粉為主,裡面各種微量元素含量都很足,一般不會缺乏,也不需要檢測微量元素。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6個月以後的嬰兒隻要合理添加輔食,也不會缺乏微量元素。上海市兒童醫院副主任藥師、兒科醫生李志玲表示,在目前的生活水準下,即使是大齡兒童,正常飲食也可滿足微量元素需求。

3.檢測微量元素讓太多家長交了智商稅

微量元素檢測興起以來,也帶動了龐大的需求市場,一些機構和母嬰店以免費檢測微量元素為噱頭,實際是讓很多家長給孩子購買一些保健品。這對孩子來說并不是最健康的營養補充方式,也讓很多家長交了智商稅。

1藥網提醒: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中含量很少,卻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輔助和調節因子,含量多了、少了都會影響人體健康。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國家雖然禁止将檢測微量元素作為兒童正常的體檢項目,但是當孩子出現一些疾病的症狀時,是需要通過檢測微量元素結合臨床症狀來确診的。

哪些情況下,需要檢測微量元素

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時,1藥網建議,要及時檢測微量元素,确定病因。

重度營養不良

兒童成長過程中,身高體重一直低于平均值,出現嚴重營養不良的情況,可以通過檢測微量元素來輔助判斷兒童的病因。

過度偏食

一些孩子會出現隻愛吃某種食物的情況,長期攝入單一的食物,很容易導緻微量元素的缺乏,影響兒童的健康和發育,這種情況可以通過檢測微量元素,來及時補充身體缺乏的元素。

1藥網科普:國家為什麼禁止兒童檢測微量元素?

先天遺傳代謝病患兒

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一些代謝性疾病的先天遺傳患兒确實是需要通過做微量元素的檢測來進行輔助治療。

發育正常的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微量元素,可以通過豐富的飲食攝入來滿足人體對微量元素的需求。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1藥網建議,家長可以合理給孩子攝入這些食物。

鐵:動物肝髒、動物血、紅肉類、海産品中含鐵量比較豐富。

鋅:牡蛎、花蛤等貝殼類海産品,以及紅肉類、動物内髒、花生油等含鋅量比較豐富。

硒:海産品、肉類、動物内髒尤其是動物腎髒含硒量比較豐富。

碘:海帶、紫菜、幹貝、海參、海蜇等含碘量較豐富。

科學育兒不僅要改掉錯誤的傳統育兒習慣,對待現代育兒方式也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盲目跟從,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