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就《紅樓夢》中寶玉、黛玉和寶钗三人而言,書中至少提供了三套年齡體系。一套是第二回确立的林黛玉進賈府年齡,寶玉7-8歲,黛玉6-7歲;一套是第22回、23回和25回确立的入住大觀園年齡,寶钗15歲、寶玉13歲;還有一套是第四回确立的,這是本文接下來要重點分析的内容。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劉旦宅繪《寶黛讀西廂》

從現有文本内容和邏輯推理看,三套年齡體系彼此之間都不完全吻合,其中可能折射出曹雪芹創作《紅樓夢》過程中的思路變化曆程。

一、第四回中的寶钗年齡

第四回中寶钗的年齡應該是13歲。這有三個可互相印證的依據:

第一,甲戌本上,直接介紹了薛蟠是15歲(其它脂本此處存在文字訛誤和脫落),又說寶钗比薛蟠小兩歲。

第二,第四回中,門子向賈雨村介紹甄英蓮(即香菱)的時候,說她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而在第63回寶玉過生日的時候,書中寫到香菱與寶钗同歲,可見,第四回中的寶钗也應該是十二三歲的樣子。

第三,薛家進京主要任務之一就是送寶钗待選,而清朝選秀女和宮女是有年齡限制的,通常就是13歲到16歲這個年齡段,作者創作作品時,通常都是給同時代人閱讀的,是以常會預設讀者與作者具有一些共同的背景知識。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電視劇《紅樓夢》中張莉飾演薛寶钗

以上三個依據是嚴絲合縫的,是以,有理由相信作者在第四回為寶钗設定的年齡是13歲左右。如果寶钗是13左右,則香菱也是13歲左右。

二、香菱失蹤的時間

第四回中補充了香菱失蹤時的确切年齡,這對于準确了解第一回以及确定第四回中寶玉的年齡都很有意義。

在第一回中,香菱出場時的年齡是三歲。同年中秋節,甄士隐宴請賈雨村,次日一早賈雨村動身赴京參加科舉考試。然後筆鋒一轉,說道:“真是閑處光陰易過,倏忽又是元宵佳節矣。”正是這次元宵節的晚上,香菱失蹤了。

如果隻看第一回文本,我們最自然的了解是:香菱是在賈雨村離開後的次年元宵節晚上丢失的。如果這樣解讀的話,那她失蹤時才4歲。等讀到第四回,通過賈雨村與門子的對話内容,我們知道香菱是5歲時失蹤的。在第二回中,賈雨村當年曾跟甄士隐老丈人了解過甄家情況,而且娶的又是甄家丫鬟,是以他的資訊自然是可信的。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戴敦邦繪賈雨村、葫蘆僧

是以,第一回中的香菱失蹤的那個元宵節,并非是賈雨村走後之次年的元宵節,而是再往後一年的元宵節。

在第一回中,香菱一出場就是3歲,古人計算年齡用的是虛歲,也就是說三個年頭。第一回中,甄士隐“夢幻識通靈”,他在夢中遇見癞頭和尚和跛足道人之時,應該就是寶玉即将出生的時間,按照目前學術界的通說,大概是4月份。古人用虛歲計算年齡,一出生就算一歲。

是以寶玉出生的當年,寶玉就是一歲,而香菱仍然是三歲,兩人相差兩歲。這與後面回目中寶钗與香菱同歲、寶钗大寶玉兩歲的資訊是完全一緻的。香菱是5歲時失蹤的,香菱失蹤的時候,寶玉已經三歲了。

三、第四回中隐藏的寶玉的年齡資訊

第四回沒有明确的寶玉年齡資訊,但卻有兩處相關聯資訊,可以從中間接推斷出寶玉的大概年齡。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增評全圖石頭記》寶玉、黛玉繡像

第一處資訊:

雨村罕然道:“原來就是他!聞得養至五歲被人拐去,卻如今才來賣呢?”門子道:“這一種拐子單管偷拐五六歲的兒女,養在一個僻靜之處,到十一二歲,度其容貌,帶至他鄉轉賣。當日這英蓮,我們天天哄他玩耍;雖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人文社《紅樓夢》,第60頁)

從上面門子與賈雨村的對話可知,門子推測香菱大概是十二三歲的光景。根據香菱與寶钗同年的資訊,我們可以知道,在第四回中香菱正是13歲。已經失蹤了8年左右時間。香菱比寶玉大兩歲,相應地,第四回中,寶玉是十一歲。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電視劇《紅樓夢》中歐陽奮強飾演賈寶玉

第二處資訊:

這門子忙上來請安,笑問:“老爺一向加官進爵,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卻十分面善得緊,隻是一時想不起來。”那門子道:“老爺真是貴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記當年葫蘆廟裡之事?” (人文社《紅樓夢》,第57頁)

根據前面第一處資訊中香菱失蹤8年左右的資訊,可以反推出賈雨村離開葫蘆廟的總計時長。賈雨村是當年中秋節後離開葫蘆廟的,香菱是兩年後的元宵節失蹤的,中間的時間間隔是17個月。再加上香菱失蹤的8年時間,可知賈雨村離開葫蘆廟後的總時長是9年又5個月左右。

是以,上面引文中,門子說賈雨村“八九年來就忘了我了”,與推算出來的時間總體是吻合的。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連環畫《亂判葫蘆案》

賈雨村是當年中秋節後離開葫蘆廟的,離開葫蘆廟後的總時長是9年零5個月,而寶玉是當年4月份出生,可以大體推算出第四回中寶玉的實際年齡是9歲零9個月,虛歲剛剛跨入11歲。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在第四回中,對應的寶钗、寶玉分别是13歲和11歲。相應的黛玉年齡應該是10歲。

四、黛玉進賈府的年齡

按照現有文本第三回和第四回的内容,黛玉進賈府與寶钗進賈府大概相差也就是三個月左右的時間。黛玉進賈府時,已是殘冬,估計是十一月中下旬以後的樣子了;賈雨村與黛玉同時達到京城後,賈雨村不到兩個月時間就謀到了應天府的缺,然後就擇日上任去了。

一到任就接手了薛蟠的案子,二天審理完畢,然後急忙寫信告知賈府。賈府知道賈雨村處理完畢薛蟠案後沒幾天,薛家就進賈府了。這中間大概也就是三個月左右時間吧。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戴敦邦繪薛蟠

是以,寶钗進賈府應該是第二年春季了。這樣,第五回才可以寫到賞梅花,寶玉還做了一場春夢,“春困葳蕤擁繡衾,恍随仙子别紅塵”。時間上是能合上拍的。

如果我們把第三回與第四回看作一個整體的話,根據第四回的年齡,可以大體反推出第三回黛玉進賈府的年齡。這裡面有一個關鍵變量,不是很清楚,就是賈雨村審案的時間與林黛玉進賈府的時間兩者之間有沒有剛好跨年。按常理來說,應該是會跨年。下面就按照跨年處理吧。

根據前文分析,賈雨村審理薛蟠案的時候,寶钗13歲,寶玉11歲,黛玉10歲。林黛玉進賈府的時間比賈雨村審案的時間要早2到3個月的樣子,但時間上,卻屬于前一年了。是以黛玉進賈府的年齡是9歲多,還差個把月就是10歲了。

這樣一個大約十歲的年齡設定,與第三回對林黛玉人物形象的描寫看起來是比較比對的。古代小說中,時常可見把女主的起點年齡設定為10歲的例子,如《平山冷燕》中的山黛。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剪紙《黛玉葬花》

以第四回内容來反推林黛玉進賈府的年齡,會與以第二回中設定的黛玉年齡為基準推演出來的黛玉進賈府的年齡有較大的出入。若以第二回設定的黛玉年齡為基準,則黛玉進賈府的年齡大概是六七歲。兩者之間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差。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第一回、第三回和第四回的内容是和諧一緻的。造成目前年齡體系沖突的根本原因應該是作者在某一次增删中,對第二回中黛玉和寶玉的年齡進行了重置,将其改小了二三歲。

如果曹雪芹一開始就是按照6歲的兒童定位來寫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回内容,那絕對無法寫出目前第三回這樣的内容。大家不妨作一道模拟題,假如我們沒有接觸前後回的資訊,僅僅根據第三回的描寫,來猜一下林黛玉對應的年齡段,假設有三個選項:A、 6歲左右;B、10歲左右;C、15歲左右。大家會選則那個?我猜絕大部分人會選B這個選項。

那麼曹雪芹為啥要把林黛玉和賈寶玉的年齡改小呢?或許出于兩個方面的考量吧。

一個是有别于才子佳人一見鐘情的傳統寫法,為寶黛愛情在前世的神話故事之外再增加青梅竹馬的現實情感基礎。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電視劇《紅樓夢》劇照

另一個考量因素或許更關鍵,就是如果沒有寶玉與黛玉二人青梅竹馬的相處過程,他兩之間經常發生的情感糾葛無法讓人不起疑心,進而會動搖整個故事的合理性。

比如,第57回中,紫鵑騙寶玉說黛玉要回老家了,寶玉聽後頓時得了失心瘋。這個事情鬧得沸沸揚揚,該何如收場呢?怎麼能讓大家不去疑心呢?且看書中如何收場:

幸喜衆人都知寶玉原有些呆氣,自幼是他二人親密,如今紫鵑之戲語亦是常情,寶玉之病亦非罕事,因不疑到别事去。(人文社《紅樓夢》,第783-784頁)

讀者朋友們可以試想一下,這種情況下,如果不用這種理由遮掩一下,寶玉與黛玉的私情很可能就要露餡。是以,我個人也認為:把黛玉進賈府的年齡适當改小一些是有必要性的。

五、曹雪芹有沒有意識到人物年齡設定的沖突

根據第一回可知,《紅樓夢》并非一次性成書的,而是至少經曆過五次增删。它就像一個有機體,對它的每一次增删就類似進行了一次大手術。每增删一次,影響絕非僅限于被修改的部分,而是會産生系統性的反應。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南京曹雪芹紀念館

比如,曹雪芹将秦可卿故事從“淫喪”改為“病逝”的過程,會伴随着對相關章回的改寫,如第十回、第十一回等,這些改寫過的文字類似人工器官,會帶來一些排異反應,造成多處文本上的自相沖突和内容上的結構性缺失,如第五回秦可卿判詞判曲、第七回焦大醉罵等。

那麼,曹雪芹知道不知道修改秦可卿故事會帶來這些問題呢?常理推測,他不可能不知道。

同樣地,因黛玉和寶玉年齡的修改而帶來的人物年齡混亂問題,曹雪芹想必也應該是知道的。根據本人對《紅樓夢》文本的粗淺閱讀,我認為曹雪芹在第二回中将林黛玉年齡改小的同時,應該也預設了林黛玉比薛寶钗早三年左右進賈府。并以此為基準,來統籌全書的修改。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薛寶钗劇照

比如,第二回與第十三回中,賈蓉兩次年齡的變化就很能說明問題:在第二回中,賈蓉是16歲,同年林黛玉進賈府;在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的時候,賈蓉是20歲,這說明前後經曆了5年時間;而秦可卿去世的時間,是在寶钗進賈府的次年,也就是說寶钗剛進賈府剛兩個年頭,而黛玉已經來了5個年頭了,剛好相差三年左右。能展現這一看法的例子書中有很多,不一一枚舉。

在第二回中改寫寶玉、黛玉年齡後,該如何對待第三回的内容,對曹雪芹來說,卻是一大難題。

如果對第三回單純進行技術性處理來消除人物年齡之間的沖突,并不是很難,真正的難題是:無論是第三回的内容描寫還是人物形象等方面,根本上無法與一個6歲多的孩子相比對,因而需要徹底改寫。第三回在全書中扮演着非常關鍵的結構性功能,藝術性也非常出色。如果按照黛玉6歲的形象定位來重新改寫第三回的話,想必很難替代現在第三回的結構性功能,藝術性也可能會大幅下降。

石問之:《紅樓夢》第四回中的另一套人物年齡坐标系統

羅寒蕾繪秦可卿

我們不妨看看第十回,第十回一定是因為秦可卿故事的變動而改寫的一回文字,依我個人的審美偏見,覺得第十回是前八十回中最索然無味的一回文字。如果曹雪芹修改第三回的話,第十回可能就是前車之鑒。

可能權衡利弊之後,曹雪芹還是覺得不改的好,抑或者他一時還沒有想出兩全其美的修改方案來吧。當然,這都是我的推測,不足為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