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極點商業,作者丨楊銘,編輯丨劉珊珊

2022年頭兩個月,關于長視訊行業消息主要圍繞幾方面:

一是懸疑劇《開端》開播,因為題材“循環”的新穎引起了不少關注,堪稱長視訊開年第一爆,又因為大結局爛尾被罵上熱搜;

二是巨虧的愛奇藝,繼2021年底開始大幅縮減人員和開支後,依然處于鋪天蓋地的“賣身”傳聞;

三是長短視訊再起紛争。有媒體稱《長津湖》剛在愛優騰上線,即在短視訊平台出現大量切條内容;短視訊方面則回應稱,相關内容是與《長津湖》制片方博納影業宣傳合作的一部分,相關視訊總長度不到6分鐘,媒體所傳“長達半小時的切條”失實。

四是2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式印發了《“十四五”中國電視劇發展規劃》,針對近幾年來備受關注的“天價片酬”、“偷漏稅”“陰陽合同”等問題,給出了具體的限制條款。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簡單來看,上述消息是長視訊目前生存困境、競争環境,以及行業沉疴宿疾、亂象頻頻的展現。

以洋芋網2005年推出計,長視訊已走過16年:從盜版橫行、野蠻生長,到形成優愛騰三足鼎立的寡頭壟斷格局,通過燒錢在行業中擁有越來越重的話語權、控制權,你追我趕、相愛相殺未決出勝負,直至鬥快短視訊崛起,“抱團”痛斥短視訊平台。

從時間線看,虧損一直是長視訊行業發展最大問題。有資料就顯示,優愛騰三家十年來燒了近千億,仍未帶來一塊錢的盈利。另外,B站也處于巨虧中,唯一例外的可能是宣稱盈利的芒果超媒。

行業絕望的是,賺錢看起來遙遙無期。阿裡文娛事業群總裁樊路遠曾在大會上公開發言:“按現在生存環境,盈利指日可待是癡心妄想。”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愛奇藝2018年-2021年Q3虧損超436億

對比大洋彼岸的奈飛(Netflix),1997年誕生以來,其賬面利潤率每年平均增長約3個百分點,已從2016年的4%增長到2019年的13%。在日本,流媒體品牌Hulu Japan、dTV、U-NEXT、FOD競争激烈,但幾乎都在四五年時間内實作了盈利。

衆所周知,優愛騰夢想一直是成為中國的奈飛,内容、商業模式都能看到對标奈飛的影子。現實很殘酷,不僅迄今無一能看到奈飛背影,也不如日本各家流媒體公司——盡管優愛騰付費會員數量、使用者規模都遠超日本流媒體,甚至愛奇藝能否繼續存活都是大疑問。

積重難返,長視訊在國内被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不是一門好生意。當優愛騰格局已十年,有必要認真思考,長視訊一直巨虧、不如奈飛的深層原因,以及與中短視訊的博弈邏輯。同時,展望2022年,長視訊能否越過山丘,從根本上扭轉長視訊行業困局?

01、會員+廣告,商業模式一開始就是死胡同

思考上述問題前,需先搞清楚一個問題:長視訊行業盈利和虧損如何計算?

用經濟學常識看,利潤=生産總值-生産成本,虧損=經營收入-經營費用-其他亂七八糟的各種費用。套用到長視訊行業,主要和營業收入(會員付費、廣告營收)、内容成本(采購、自制影視成本)兩項有關。

一些業内人士此前認為長視訊行業盈利模式單一、會員價格偏低、内容成本太高。“國内長視訊如果要實作盈利,手段主要是兩方面。下遊C端,提高使用者會員價格、增加廣告植入;上遊B端,壓低采購、自制成本。”有影視行業内部人士表示。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為了增收,國内長視訊常采用的手段是會員提價。2019年開始,各大長視訊平台曾把虧損原因,歸責于國内觀衆不願意為作品買單,陸續表達“國内視訊會員定價較低,影響行業健康發展”,為日後漲價埋下伏筆。

去年12月底,愛奇藝、芒果TV等宣布新一輪會員漲價。從最新會員價格看,國内使用者會員價格貴過奈飛——優愛騰在漲價後,會員價格22~30元/月,按國内人均月薪2927元(國家統計局公布2021年全國居民個人所得35128元)算,占比超過千分之十。奈飛會員費為9.99~19.99美元/月,按美國人均月薪3500美元算,占比不到千分之六。

從盈利模式看,奈飛簡單明确,就是99%的會員收入(另外1%為DVD服務)——至今奈飛堅持平台無任何廣告模式,未選擇訂閱加廣告兩條腿走路模式,比優愛騰明智一籌。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奈飛堅持無廣告商業模式

國内長視訊盈利模式探索上,其實非常複雜:會員+廣告兩種主要變現方式外,還曾嘗試超前點播、遊戲、直播打賞、直播電商以及内容分發等多樣付費模式。

超前點播在使用者怨聲載道、監管出面後已取消,遊戲、直播打賞等則算邊角料,選秀、耽改劇等創收通道被堵,國内長視訊營收,主要仍看會員和廣告收入。

按道理,國内長視訊會員價格已貴過奈飛,更貴過日本流媒體,且有廣告等其他諸多商業模式,那麼為何還巨虧?

從表面看,付費訂閱增長緩慢,直接影響優愛騰營收。奈飛全球使用者總數達2.22億,雖然增長放緩,但2021年Q4仍錄得828萬淨增長。優愛騰加起來隻有3億多,2020年後不僅增長放緩,甚至出現了下滑。

以愛奇藝為例,2021年三季度愛奇藝會員數1.036億,同比減少1.1%,環比減少2.4%。而且,這并不是其會員數唯一下滑的一個季度。

優愛騰和奈飛會員的差距有諸多因素,包括市場環境(國内VS國際),使用者付費習慣,也符合網際網路行業整體趨勢:任何一個市場都有使用者天花闆,對長視訊來說,經過十年快速發展,已進入存量市場,繼續保持此前高增長已然不現實,是以不僅是優愛騰,包括奈飛也呈下滑趨勢。

這意味着,付費會員訂閱制從開始就是一個死胡同——盡管早期階段,這種商業模式可以讓平台快速成長,但中後期,就會出現使用者增長放緩、成本持續上升瓶頸。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根據丹尼爾·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1979年發表的著名論文《期望理論:風險條件下的決策分析》,人們有着天然的“損失厭惡”心理。

很不湊巧,國内長視訊付費訂閱模式一直在不斷強化損失厭惡的體驗:開通會員,不代表可以觀看所有影片、劇集,還有諸如影片“單獨付費”、“超前點播”等另外收費方式——這種套娃般付費方式,隻能起到涸澤而漁、焚林而獵作用,哪怕使用者掏錢也會産生一種被脅迫感,最終引火燒身。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内容是使用者選擇平台第一要素

對比日本流媒體,也讓中國使用者不是滋味。亞馬遜Prime Video是日本目前使用人數最多的長視訊平台,雖然同樣需要付費,但任何亞馬遜Prime會員(一個月僅408日元,不到22元人民币),就可以直接免費觀看任何内容。

同時,國内使用者開通會員後并不能完全跳過廣告,國内長視訊廣告形式,從貼片、中插廣告、植入廣告、冠名等,形式越來越多,滲透越來越深——過多廣告會給使用者帶來不好體驗,使用者就會用腳投票,甯願看150秒廣告也不願開通會員,正是因為使用者對此産生了厭惡心理。

是以在商業模式上,長視訊行業十多年來一直處于會員增長、商業廣告,無法實作平衡增長的“死循環”。

02、獨家版權十年,嚴重透支行業生命力

商業模式陷入“死循環”,更深層次原因是國内長視訊優質内容少,難以吸引使用者持續買單。“長視訊是一個使用者忠誠度很低的行業,哪家内容更具吸引力就去哪家。”有影視行業人士介紹,隻有保持足夠多高品質内容,才能吸引使用者内容付費,成為平台忠實使用者。

購買版權、自制劇內建為各大平台成本最大支出——比如,為培養使用者忠誠度,奈飛在内容生産上舍得花錢。2021年,奈飛内容成本上漲到170億美元,HBO、迪士尼同期投入均不足30億美元。

國内長視訊不遑多讓。以2011年各家視訊網站先後打響獨家版權“燒錢大戰”為開端,優愛騰十年燒了不止千億,内容成本在其中占據大頭,成為虧損主要原因。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内容成本是國内長視訊大頭支出

客觀看,優愛騰花費大價錢在内容成本上并沒有錯,因為這是長視訊本應講述的商業邏輯:當内容池積累得足夠大、足夠深,哪怕體驗不算完美,使用者也願意為内容付費,吸引新使用者花費的邊際成本就越低。

問題是,優愛騰為何陷入巨大投入與産出嚴重不成正比境地?

最大差別是,奈飛是持續追求高品質内容的持續産出。同樣,日本長視訊制作成本較低、版權出售價格也在合理範圍内。

優愛騰們燒的千億,則是“内卷”下為了獨家版權——簡單來說,就是試圖獨占市場的同質化政策,導緻内容成本高企,這是無法盈利一塊錢的主要原因。

業界公認的是,優愛騰燒的千億,大部分砸向獨家版權、熱門IP采購。從2009年搜狐視訊2.5萬元購買《大秦帝國》,到2017年《盜墓筆記3》以單集2400萬元定制價獨家授權愛奇藝,長視訊版權購買費用,最高超過400倍增長。

這樣的天價版權比比皆是。“獨家版權價值在于,短期内起到聚集流量、使用者拉新作用,成為改變長視訊競争格局利器。”有業内人士表示,這是長視訊平台過度追逐内容獨家的原因。

從早期看,獨家版權的确是優愛騰擊敗其他對手,徹底打破中國電視劇市場原有市場結構和模式,形成三足鼎立格局原因。2014年,龔宇就将愛奇藝崛起原因歸功于“燒錢”。

内容行業特殊性在于,巨資投入能否成為爆款毫無規律可言——但是,優愛騰又不可能将“爆款可能”拱手讓給對手,是以隻能繼續在競争中采用獨家政策,誰都不願意放棄,繼而導緻成本飛速增長。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一個流傳甚廣的案例是,争奪《如懿傳》時,兩家長視訊平台原本同意各出6億元拿下雙平台播放權,但其中一家團隊笃定《如懿傳》會成為第二個《甄嬛傳》,喊出13億元天價搶下獨播權,最終未能複制《甄嬛傳》輝煌,會員+廣告收入并不足以覆寫其天價成本。

天價生生不息,不斷重新整理各種紀錄。結果是,除了平台一直虧損,其他版權價格、IP價格、流量明星酬勞都瘋漲好多年,推動長視訊内容成本節節攀升。

為保證收視率,“熱門IP+流量明星”虛假繁榮一度很有市場。某平台頭部S級項目,52集投資2.2億,流量明星片酬高達8062萬。鄭爽在《倩女幽魂》中77天1.6億片酬被媒體曝出,一天207萬被戲稱為一爽。

“天價片酬”帶來的影響,最直接就是劇集制作配置設定比例失衡,誕生衆多注水嚴重、同材化的低質内容。Angelababy在2016年播出的古裝劇《孤芳不自賞》被曝片酬8000萬,但卻深陷“摳圖門”。即便優愛騰後來走上自制道路,因為“天價片酬”也難掩制作費用高昂之痛。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明星限薪令”出台後,并未從根本上扭轉行業成本收益倒挂格局,直到優愛騰将目光放在自制選秀綜藝上,才看到拉新使用者、廣告增收希望——以2018年愛奇藝推出《偶像練習生》為标志,長視訊平台開始轟轟烈烈的選秀綜藝活動,圍繞飯圈造星、内容制作、後續衍生品進行全鍊條打造。

問題在于,選秀綜藝仍聚焦“偶像”——本質上還是一種流量明星思維。2021年,由于引發諸多不理性行為和資源浪費,這種模式徹底“翻車”。

至今,長視訊講了十年獨家版權,卻都沒有建立足夠深的内容“護城河”,反而嚴重透支行業生命力,當相關部門大力整治飯圈文化,超前點播、選秀節目淪為曆史,平台隻有揮舞鐮刀向會員要漲價,将成本溢價轉移到使用者身上。

03、下遊到上遊,長視訊話語權越來越重

客觀來看,長視訊十年燒錢超千億,并非毫無所得。

從大環境看,國産劇從購買到自制,雖然大部分粗制濫造,但也有一些表現不俗的劇集、劇場,比如“迷霧劇場”播出的《隐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某種程度是中國影視行業向工業化發展的展現。

這個過程中,長視訊也在強勢介入影、視、綜藝行業上下遊,重置規則與玩法:從進駐影視産業鍊上遊,參與影視項目拍攝制作,到平台多元管道向影視宣發滲透,逐漸形成了長視訊平台對影視行業生産-制作-宣發全流程的控制權和議價權。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超前點播使用者怨聲載道

比如在下遊,可以輕易發現幾大長視訊平台會員價格相近、廣告報價相近的定價政策。這從去年底長視訊會員漲價、漲價幅度相近,以及不約而同推出超前點播可見一斑。

這意味着,幾大長視訊平台在根據對方一舉一動采取相應政策。符合美國經濟學家保羅·斯威奇建立的需求理論模型,雖然寡頭企業之間會互相博弈,但産品同質沒差别,任一廠商進行決策時,通常會與競争者共進退。

行業絕大多數IP内容高度集中下,長視訊在上遊産業鍊也有極強把控力,主導劇集内容級别與市場價值的評定,掌控其話語權和最終評判權。

此前,《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制片人楊利就在微網誌上公開向優愛騰開撕,稱為了降低成本,平台方聯合打壓版權劇價格,“定價上,它們說多少就是多少。幾乎所有影視公司,尤其是國有和中小影視公司都深受其害。”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不過度幹預制作,評定體系科學客觀合理,是分賬市場健康運作核心要素。這或許是國内長視訊和奈飛另一巨大差距——内容制作上,奈飛成功經驗是隻負責痛快給錢,但不插手創作,也就有了源源不斷的優質内容,得以用優質内容去吸引流量,實作商業變現。

對國内長視訊來說,由于優質内容不可持續,本質上隻能做成一門搶獨家、搶明星、搶IP的流量閉環生意。是以,當短視訊因為豐富多元、海量免費、可自由選擇的内容生态為大衆所更喜歡,長視訊神經就愈發敏感。

去年4月,長視訊在十年後再次抱團統一戰線(上一次是2012年,優酷洋芋合并時,搜愛騰組成VCC),火力十足狙擊B站、短視訊平台上的影視吐槽/解說、混剪、鬼畜二次創作,聲勢浩大的“版權保衛戰”一直打到現在,成為長視訊行業一年來主要聚焦方向。

盡管網友關于剪輯侵權邊界、創作自由空間的讨論,至今未有明确答案。但多位律師、學者指出,知識産權越來越成為文化産業核心要素,從影視版權保護角度看,尊重創作者應有權利無可争議,但挾版權一味指責短視訊,并不可取。

一方面,是否所有二創都構成侵權,仍需要識别,比如影評、盤點、解說類等二創短視訊仍未明确。《網絡短視訊内容稽核标準細則》反對的也不是二次創作,而是未經授權的二次創作,且短視訊平台也在積極打擊侵權、加強版權保護。比如從《掃黑風暴》到《長津湖》的糾紛,短視訊方面都表示是應出品方開展的宣發合作。

另一方面,短視訊平台殺出重圍,除迎合使用者碎片時間需求,更重要的是建構了自己的産業鍊,衍生出非常豐富的創作者群體,内容生态日益多元。比如網紅“張同學”的作品,其劇情邏輯、台詞、BGM等,遠超很多劇情拖沓、注水戲太多的高熱劇集。

長視訊十年寡頭十年虧損:放棄獨家版權,才有望講個新故事

“版權”初心是保護,是激勵更多優質作品的誕生,但不應當成肆意攻擊對手的武器,壓迫創作者的生存空間。畢竟,長視訊野蠻生長時代,也是靠使用者自發上傳積蓄了最初流量池。

網友讨論也提到了這一點:長視訊平台往往會針對在播劇發起“二創大賽”。如果不是确認短視訊二創帶來的流量邏輯、宣發效應,官方為什麼要主動邀請粉絲制作視訊呢?

說到底,長短視訊雖然消費場景不同、生産模式不同,但同樣是内容的視訊化載體,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共生”關系——伴随行業環境變化,使用者需求疊代,長視訊上下遊産業鍊無法離開短視訊,短視訊也不可能淘汰長視訊。決定這一切的,仍然是優秀内容足夠豐富。

長視訊優秀内容難以持續原因上述已有探讨,從短視訊二創角度來看,由于IP資源被長視訊綁定,短視訊的道路也會相當艱難。比如抖音曾向片方提出購買《八佰》和《唐人街探案3》的短視訊二創權,因片方擔心與長視訊的合作而未實作。

對亂象頻頻的國内長視訊行業而言,“内容為王”口号已經喊了十年,如今雖然從行政角度給“天價片酬”具體限制條款,但隻要資源、IP等内容壟斷仍在,真能變得更好嗎?

04、總結:敢于放棄,才能講新的故事

短視訊是長視訊虧損罪魁禍首,這種說法當然是不經之談。

如果按照長視訊目前發展路徑,可以預見幾年内,導緻巨虧的問題依然難以解決:上遊生産制作成本高昂,下遊使用者又覺得會員費五花八門,品牌廣告贊助又因為競争、大環境持續下降。

因為很難從本質上(優質内容)去對标奈飛,國内長視訊用十年去證明走了一條死路。解決上述死路的辦法,要麼是深耕優質内容的同時精簡成本,要麼是商業模式徹底轉型,打破“唯獨家、唯會員”論,從中尋找一線生機。

不妨參考下線上音樂行業:音樂行業版權保護同樣愈發重視,但反壟斷處罰後上遊版權得以公開,通過合理的版本授權,線上音樂、短視訊都開始支援創作度高的二創,赢得更多流量的同時,通過差異化政策和模式創新,音樂探索出了更多變現方式。

其實這也是日本長視訊盈利的秘密:U-NEXT自2017年獨立營運後尋求模式創新,宣稱要做數字世界裡的DVD出租公司,主打政策之一就是儲備市場上覆寫範圍最廣的版權内容庫,而非所謂獨家内容或原創内容,通過最豐富的内容選擇,吸引更多消費者成為付費會員,最終成功實作盈利。

對國内長視訊來說,走這條路的前提,是要敢于放棄目前的“上下遊内容、資源壟斷”,包括議價話語權都會被徹底打破,才能與各行業實作合作共赢。其難處,無異于一場自我革命。

追趕不上奈飛,就先學學日本。無論如何,進入2022年,長視訊的生存空間、商業模式已到命運轉折十字路口。優愛騰們,必須要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