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版權牌,拯救不了長視訊

打版權牌,拯救不了長視訊

圖檔來源@unsplash

文丨錦緞

如果用一個詞,描述長視訊頭部平台“愛優騰”們此刻的心态,“中年焦慮”四個字,可能是最好的注腳。

首先,資料顯示,三家平台在過去十年中已經燒掉了千億以上資金,但目前為止依然看不到盈利預期。

其次,就算是燒錢,至少在過去,幾家長視訊平台仍然能以付費使用者的快速增長和中國市場的龐大潛力,作為各自投資邏輯的主要支撐點——現金流雖然欠奉,至少公司還在高速增長,空間還很大;

不過,随着愛奇藝去年年末大規模裁員的啟動,一個明确且悲觀的信号已呼之欲出:即使以内部人視角來判斷,長視訊平台的中年危機也正在愈演愈烈,燒錢買使用者換取增長的的投資邏輯已難以支撐。

人到中年英雄氣短,長視訊何以走出中年困境?

01、沖突轉移

問題就是這麼個問題,但看上去,長視訊平台并不認為使用者流失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以去年國慶檔上映的熱門電影《長津湖》為例:自元旦起,在優酷、騰訊、愛奇藝三大長視訊平台同步首播;而三大長視訊平台幾乎同步對短視訊平台發起維權,認為二次創作動辄30分鐘的切條涉嫌侵犯了長視訊平台的版權。

很快,相關短視訊平台回應表示,經核查,相關内容實際是《長津湖》制片方博納影業與短視訊平台官方宣傳合作的一部分,都經過了授權,相關視訊總長度不到6分鐘,素材來自電影宣傳片及相關曆史資料,報道稱有“長達30分鐘的切條”明顯失實。

此外,在《掃黑風暴》熱播的過程中,情況基本類似——同樣是短視訊平台合作宣發賬号的内容二次創作,被長視訊平台以侵權為由送上法庭。

針對短視訊平台不加鑒别地進行輿論聲讨和法律訴訟,長視訊平台的焦慮心态可見一斑:

在長視訊平台眼中,幾大平台長期虧損,衰退和裁員的重要原因并非自身産品和服務模式不能滿足使用者需求,而是因為短視訊平台的存在。

02、唇槍舌劍

2021年11月舉行的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公開表示,短視訊平台的拆條、二次創作、解說,都是新型的盜版形式。

在他看來,這些要素構成了長視訊平台舉步維艱的主要原因:

首先,短視訊平台大量的二次創作和内容流量的争奪,擠占了長視訊平台的市場。使用者一方面更愛看二次創作後的内容,另一方面諸多創作者也自帶流量,這本身就對長視訊平台造成了激烈的分流。

其次,這種二次創作本身也形成了一種快餐消費:動辄幾十集的電視劇與幾分鐘即可了解内容梗概的二次創作比起來,前者消耗了消費者過多的耐心,進而也讓長視訊生産者難以與之競争。

舉例來說,一個喜劇脫口秀類的節目,一旦将其中主要的包袱和梗在短視訊切條中全部抛出之後,再也不會有人願意觀看脫口秀全場。這種内容滿足了人們對劇集的窺視和一些社交需求,也與朋友有了談資。

最後,最為緻命的是,對電影來說,熱播有視窗期,一些作品已經過了視窗期,二次創作對它影響不大。而長視訊是以綜藝為落腳點做長視訊平台,綜藝一些片段的流出,對長視訊平台更是緻命的打擊。

長視訊平台的焦慮可謂其來有自:

以上的來自長視訊平台的種種評價,恰恰證明了短視訊平台,無論是産品服務都得到了來自使用者和創作者的好評,進而形成了使用者越多約好用的網絡效應;

而長期立足IP的長視訊平台,這兩年正可謂流年不利:來自對演員收入整頓,影視行業受大環境影響嚴重不景氣。雙方此消彼長,轉移壓力的舉動也就情有可原。

03、皇帝新衣

長視訊平台舉步維,真的拜短視訊所賜?從内外因的關系這一常識我們可以預見,事實的底層邏輯并不止此。

首先,長視訊平台的虧損并不是産生于今天,更不是短視訊平台出現後産生的問題,三大長視訊平台幾乎從第一天就在巨額虧損燒錢;被宏觀環境加劇的虧損隻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注腳。

其次,在長視訊平台眼中,中國消費者内容支付意願有限,制約了平台盈利能力;但實際上,與奈飛和YouTube對比,國内除了收取會員費之外,還要再收取各類名目的捆綁收費,比如搶先看等内容;綜合考慮之下,費率已與海外幾乎能夠平起平坐。

更重要的是,海外長視訊平台面對的消費者往往支付能力更強,使用者範圍遍布全球,同時長視訊内容提供方也更願意與之合作;而對中國長視訊平台來說,内容不夠吸引人和使用者不願意支付高價形成了問題的一體兩面,由此形成的網絡效應是以大大收窄。

是以,對長視訊平台來說,這就構成了一個負向循環:

想要避免燒錢,需要盡快吸引會員付費;而想要短平快的吸引使用者付費,最好的辦法就是燒錢砸IP和流量明星;

在支付了流量明星的天價之後,内容實質往往難以支撐,流量明星=票房毒藥的怪圈就由此形成;

流量明星一旦消退,粘性就此消失,想要換取更高票房,需要繼續為超級流量付費,進而帶來更大虧損。飲鸩止渴的慘烈場景由此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諸多長視訊平台還在試圖建構檔期,獨家和明星評級等壟斷固化的邏輯,通過建立行業标準,來鞏固行業内卷,産生大量的劇集注水等怪現象,動辄幾十集的電視劇和需要付費才能去除的長廣告,讓使用者的體驗越來越差,進一步讓整個行業開始陷入衰退循環中。

短視訊平台的出現,才揭開了皇帝的新衣:在諸多短視訊平台出現之後,新的流量邏輯、新的粉絲群體與新的明星宣發管道,都構成了創新模型對舊事物的颠覆。

無論是使用者的偏好,還是内容創作者的忠誠,甚至包括明星粉絲群體的全新生成模式,都進一步加劇了長視訊平台的中年焦慮:新模型已經抛棄了他們,他們還困在舊有的斷夢中無法自拔。

04、雙标嫌疑

更值得玩味的是:諸多長視訊平台在此刻選擇大肆法律戰和輿論戰的底層邏輯,是否有雙标嫌疑?

首先,早期作為需要儲備版權的平台方,長視訊平台長期以來的輿論觀點,一直都是反對過度版權保護,希望擴大已經購買到手的長視訊版權的利用範圍;

但與短視訊平台産生了流量和分發邏輯的對立之後,這些長視訊平台又開始強調版權保護,認為二次創作傷害了版權。

其次,長視訊平台熱衷于利用資本的力量炒作已經到手的超級IP,但又對短視訊平台IP的創作大加聲讨,希望将這些新興的内容創作生态扼殺在搖籃裡。

這種攪混水似的操作模型,背後清晰可見的是資本力量的狹隘,想要保持已經被證明失敗的利益格局,希望遏制短視訊行業的發展。

類似的焦慮,在汽車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們在馬車制造商身上也曾經見過;在燈泡剛剛出現的時候,蠟燭制造商同樣開展了法律和輿論的大肆批駁。

但最終,這些反擊都無功而返,在新模式的沖擊之下,舊有壟斷格局全部無一例外走向失敗。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凡是版權問題,都會有司法厘清;但能夠厘清的版權争議,決不是長視訊還魂的丹藥:當嘴上談的是版權保護,心裡想的全是生意時,我們便就很清楚,眼下的這些挑戰和輿論造勢,更多是來自舊有格局受益者的無謂反抗。

在一段對長視訊維權者的采訪中,長視訊平台維權者不經意間吐露了心中的真實想法:“現在我們還沒有提授權,是因為時機還不到。因為短視訊平台沒有表現出要治理的決心,現在把授權談了,我們根本無法掌控未來的走向,是以,我們先要看到平台在治理方面的舉措還有成果。”

以上采訪内容恰恰讓整個鬧劇的底層邏輯異常清晰:有些平台不願就平台授權與短視訊平台進行談判,更多是希望打着版權的旗号,對短視訊平台的内容提供進行規則層面的控制。

從投資者角度說,我們更願意看到這些長視訊平台,與其橫加指責,不如專注于提供更好的内容給到消費者,同時也更好的服務創作者,迎接新生事物的挑戰,往往要刀刃向内,敢于面向舊模式開刀。

對股價已經跌跌不休的長視訊平台來說,哪家長視訊平台能夠第一個走出來,開始自我革命,屏蔽無謂的口舌之争,才是克服此次中年危機的個中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