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心理健康服務,保障職工心理健康

作者:安徽陽光心健
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心理健康服務,保障職工心理健康

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态。中國工會十七大報告也提出要注重對職工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組織開展職工喜聞樂見的群衆性文體活動,在做好物質服務、生活服務的同時提供更高水準的精神和文化服務。目前,職工的焦慮感和壓力感與日俱增,關注和關照職工的心理狀态成為工會的一項重要工作。

一、工會組織開展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時代背景

十九大明确提出進一步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标準,這為新時代工會組織能夠更好地服務職工帶來了理論研究遵循。

1、心理學知識為社會治理創新和社會發展服務

心理學已不僅僅隻是關注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部分群體,要将心理學知識應用于更加廣泛的社會心态建設和當今社會良性發展中。這為工會組織開展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帶來了理論指導和工作空間。北京有高達六百萬職工,正确引導職工建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社會心态,将是社會治理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構成部分。

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心理健康服務,保障職工心理健康

2、以積極主動發展的角度正确看待心理服務工作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理論研究的明确提出,為工會組織開展職工心理關愛工作帶來了新的角度 。工會組織不但要預防職工心理疾病的更應以積極心理學的角度,正确引導職工建立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主動的人生觀,健康的心理素質。

3、職工心理服務的體系化建設規劃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明确提出,讓工會組織系統化地考慮和制定這一工作。職工心理關愛工作已不是以往簡單的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個體心理咨詢等碎片化的工作,而應當将心理關愛融進黨建工作、融進工會工作、融進企事業機關的管理工作,利用系統化的設計正确引導職工建立良好的社會心态。

二、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

搭建職工心理服務體系,應當包含4個層面:心理服務場地的建設、心理服務内容的因地置宜、心理服務團隊建設的提供人才保障、心理服務網絡平台建設的延伸服務項目

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心理健康服務,保障職工心理健康

三、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一些問題

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及《關于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的主要工作舉措,在衛建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的主要工作舉措,在衛健委、文明辦等各部門的具體指導和關注下,利用好幾年的實踐,歸納出一些體會:

1、一個格局。

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要堅持黨的上司,建立主管機構指導各級工會組織、專業性資源服務項目、廣大職工參與的工作格局

2、二個方向。

職工心理服務工作要切實于達到兩個方向,一個是正确引導職工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态,另一個一個是切實于搭建和諧勞動關系,宏觀角度上持續改善企業管理模式,建構和諧勞動關系;微觀上進一步加強心理服務,調節職工心态,兩個方向都不能少。

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心理健康服務,保障職工心理健康

3、三個層面。

職工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從三個層面分層次性地開展工作,對絕大多數職工,以職工心理能力建設為主導,重點圍繞于積極心态建設;對一部分有心理困惑的職工,尤其是職工在遭受家庭、工作變故等特殊時期,利用心理健康咨詢的服務項目協助職工擺脫心理陰霾;對于少數有心理危機的職工,工會要及早識别,并及時轉介至專業性咨詢或醫療機構。

4、四條途徑。

通過心理服務的場地建設、心理服務人才團隊建設、心理服務内容建設及心理服務網絡平台建設四條途徑,為盡量多的職工提供友善快捷化、系統化的心理咨詢服務。

陽光心健專注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方案的設計和心理裝置産品器材的開發和生産,業務覆寫各省市自治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區、遼甯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甯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香港特别行政區、澳門特别行政區、台灣省等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

了解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