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今日推薦

《快時代的慢閱讀》

米基克斯著

譯林出版社2021年

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浏覽網際網路雖然提升了我們接受資訊的廣度和速度,卻危及我們的專注力,降低閱讀的品質,也令我們遠離了閱讀的至樂。

休斯敦大學文學教授大衛·米基克斯覺察到快時代的弊病,倡導用慢閱讀的方式抵擋快的碎片化和 娛樂化,試圖重建立立起人與文學、專注和閱讀之樂的 古老聯系。立足于數十年的文學閱讀、評論和教學經驗,他為讀者提供了十四條閱讀規則和五種文體的閱讀示範,幫助你獲得更為豐盛和透徹的閱讀體驗。

《快時代的慢閱讀》前言

文 |

來源 |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全球有數以億計的人并不識字,而識字的人中也隻有極少數經常讀書。上網、浏覽新聞頭條、檢查電子郵箱,更别提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了,這些就能讓你輕松打發掉一天(假如你那天不用上班、做家務或與朋友、家人和同僚聊天的話)。上述行為都不是我所說的閱讀。浏覽電子郵件或短信,與我所說的閱讀行為有着本質的差別,我将在下文較長的描述。閱讀是一種技藝,一種實踐。我的目标是給你提供所需的工具,以便你能成為更好的閱讀者。

更好的閱讀意味着更為緩慢的閱讀。近年來,一種慢生活的潮流正在悄悄流行:慢烹調、慢思考,對了,還有慢閱讀。我們這個世界受電腦驅使,節奏快得令人喘不過氣來。為了應對這種快節奏,作家們在談論社會潮流時,開始提倡我們要以一種更加沉思、更加投入的方式來對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便包括閱讀。更快并不總是更好。以獲得資訊為目标的閱讀,與緩慢、深入的閱讀并不一樣,後者是為了愉悅和了解而進行的閱讀。慢閱讀是嚴謹缜密的,我們從中獲得的愉悅感也會超乎想象。

假如你打開了這本書,那足以說明你本來就熱愛閱讀,隻不過常常沒時間讀書。尤其是在繁忙的一天快要結束時,閱讀往往淪為信手翻翻《紐約客》,而非讀完它的任何一篇文章;或者浏覽網上新聞,檢視社交媒體網站。在這個數字時代,這些娛樂消遣日益成為令我們難以自拔的困擾,而慢閱讀正是糾正這一問題的一劑良藥。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我的目的并不是要騷擾、誘騙乃至恐吓你去閱讀更多的書籍。正相反,我希望你能從閱讀的書籍中獲得更多知識。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書,那說明你本來就希望從閱讀中得到更多的收獲;你有信念。而通過改良你的閱讀方法,你就有機會将這一信念付諸實作:你需要更嚴肅認真地,當然也要更緩慢地讀書。

如何閱讀要遠比讀了多少書更為重要。而且隻有好書才能教會你如何全心全意地閱讀,如何專注于其中并收獲愉悅和知識。報紙、推文和部落格文章無法向你展示閱讀的全部。隻有書籍能夠做到這一點。

想要在閱讀時達到流連忘返、樂在其中、渾然忘我的境界,你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為了享受閱讀,你得先知道閱讀時要關注什麼。本書便拟介紹一些簡單的規則,并深入探讨幾本深受大家喜愛的書,進而引導你得到更多的快樂。

你一旦學會慢閱讀,就等于擁有了一份穩固的财富,它會不斷激勵你向前。你對世界的态度和反應都會發生出乎意料的改變。我無法保證慢閱讀一定會把你變成一個更好的人,令你掙更多的錢,或者幫你找到真愛。但是,你會實作更微妙的改變,你的生活也會是以而變得更有趣。想象一下,你以前從不運動,後來卻變為一個有水準的運動員,每天跑幾公裡,就像運動能改變你的身體一樣,慢閱讀能改變你的思想:一個嶄新的世界将會開啟;你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行為,因為書籍對你而言将會變得更加鮮活、更為開放。

慢閱讀是一種積極的訓練。你投入得越多,就會發現它越有價值,越有吸引力。你閱讀時越嚴肅越積極,就會越發樂意重新閱讀一些曾經讀過的書,重新了解和評價它們,并且也重新評價自己。沃爾特·惠特曼寫道:“閱讀不是一種半睡半醒的行為,而是一種嚴格的肉體鍛煉。……并不是書籍本身需要保持完整,而是書的讀者需要這麼做。”惠特曼認為,以高昂的情緒和認真的态度來進行閱讀将使你成為完整的人,令你健全而堅強。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在21世紀,要實踐我在本書中推薦的閱讀方法,我們面臨的困難遠超以往。不論我們是否喜歡,網際網路已經給我們的閱讀方式造成了革命性的改變。人們對科技持或贊同或批判的态度,但他們都同意這一點:我們與書面文字的關系已經永遠改變。即使網際網路的狂熱愛好者也時常承認,他們對自己的網際網路經曆有挫折感:他們每天心不在焉地浪費幾個小時的時間,但掌握的隻不過是一小撮資料,還很快就會忘記。

隻要你感興趣,哪怕這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本書仍然可以教你如何成為一個仔細的好讀者、一個慢閱讀者。網際網路滋養的是休閑閱讀:我們快速浏覽,淺嘗辄止,尋找奇聞趣事。網際網路鼓勵我們以一小口一小口的懶散态度消費文字。但是,慢閱讀要求時間和練習。本書将引導讀者養成他們所需的新習慣,以便從書籍中獲得多的知識。他們獲得的回報會是巨大的:幾個世紀的知識,以及隻有專注閱讀才能獲得的愉悅感。

對于有些負荷過重、生活匆忙的人而言,本書是一本指導他們正确閱讀的指南。這些人無時無刻不接觸“文本”(電子郵件、推文、簡短的網絡新聞),卻渴望更有回報的閱讀體驗,這是隻有慢閱讀才能夠提供的東西。本書便是一本慢閱讀的指南,或者手冊,我希望你們能用切合自身需要的方法使用它。本書還能為那些希望提高閱讀技巧的經驗豐富的讀者提供指導,亦能幫助那些疏于練習的讀者。可能你自大學畢業後便沒有大量讀過書,但是你經常會滿懷渴望地瞄一瞄書架上那些你在喜歡的大學課程裡曾經接觸過的小說。随着你因實踐慢閱讀而變得更加雄心勃勃,旅行到人迹罕至的“黃金王國”(借用濟慈的短語),你仍可以依賴早期的閱讀,将之作為你的本壘基地,但也會體驗到新的樂趣。在你面前開啟的是一片無窮無盡的資源,總是可以随時取用:伴随真正的充實閱讀而來的那種興奮感。後,我的論述還對相關的教師和家長有用,他們認識到數字科技的不斷使用已經負面地影響了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以及他們獨立應對挑戰的能力。慢閱讀能幫助提高他們在課上和課後的注意力。對于如何增強年輕讀者的好奇心和投入感,本書提供了務實的建議。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在本書中,我引用并讨論了許多例子,大多數例子來自文學作品,但也有一些來自曆史和社會科學領域。許多例子是經典文本,不過也有少數例外。我所關注的是從《聖經》和荷馬以降的西方傳統的名篇經典。我選擇那些書,是因為它們提供了線索,供我們了解實作深入閱讀存在的問題和可能性;還因為它們給讀者提供了那麼多深奧微妙的愉悅感,哪怕它們很難被讀懂。我曾參加過一個“偉大書籍”的項目,連續多年給大學一年級新生開課,我十厘清楚閱讀經典文本能夠提供怎樣的興奮感。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最後,我稍微解釋一下本書的篇章結構。在本書伊始,我先概述數字時代給嚴肅讀者帶來的急迫危險。“問題所在”這一章的讨論,乍看上去似乎與我後來提供的有關閱讀的務實建議并無關聯。事實上,認識到這種危險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網際網路雖然實作了許多好的改變,卻使得我們比以往更難投入到嚴肅、緩慢和有效的閱讀中。在“問題所在”以及随後的“解決之道”兩章中,我剖析了數字革命的真實次元,認為它已經激進地改變了與閱讀相關的一切事物。除非我們認真思考如何去控制(有時則是如何去抵消)數字科技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的日益增長的影響,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實作真正有益的閱讀。

在“問題所在”和“解決之道”之後,我接下來論述我的14條閱讀規則。許多讀者對文學的複雜性感到挫敗,當文學作品明顯難懂時他們尤其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多麼經常地聽到這樣的感慨,而且是博覽群書的成年人發出的感慨:“我就是無法了解詩歌!”該章為這樣的讀者提供了具體的計劃。如果你喜歡讀書,但是感覺你所閱讀的作品應該有更多值得了解和談論的内容,那麼這些規則将幫助你成為一位更有能力、更加仔細的閱讀者,幫助你了解如何才能更好地閱讀一本書。我的14條規則可以按照任何順序加以閱讀;每位讀者都能從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一些規則,這取決于讀者本人先前的閱讀經曆。請自由采納你能用得上的規則,這是讓它們發揮功用的方式。

我希望,我對這些規則的強調不會妨礙讀者的愉悅感。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曾督促我們“為了意趣而讀書”,為了那些書中浮現的閃閃發光、一瞬即逝的高峰而讀書。我并不打算用我的實用規則将那些高峰變得平坦。相反,我希望給你提供一個方法,幫你找到那些高峰。

這些規則之後是五章對關鍵文類更宏觀的體驗,分别論述如何閱讀短篇小說、長篇小說、詩歌、戲劇和随筆,之後便是結語。這些章節給讀者提供機會來實踐那14條閱讀規則,我在讨論各式各樣的作者時會經常涉及這些規則。在這些章節裡,我引導讀者和我一起閱讀一些我喜愛的書籍,這些書能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什麼是讀書,并将我們引向和它們同類的其他書籍。我所列舉的那些書都是其所屬文類的典型代表,很好地展現了長篇小說、詩歌以及其他文類的特性。從某種重要意義上說,随筆就是蒙田,戲劇就是莎士比亞。假如你尚未讀過我談論的這些書籍,我希望,你能下決心去讀一些:這些書範圍廣泛,覆寫了整個文學世界,從契诃夫帶有憂傷底蘊和人性關懷的喜劇,到亨利·詹姆斯敏銳而又自欺欺人的清晰文字;從莎士比亞悲劇中深重的高貴精神,到薇拉·凱瑟呼出的純潔空氣;從将激情與克制融于一體的華萊士·史蒂文斯,到将痛苦不加掩飾地暴露出來的貝克特。在選擇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我依據的是個人的愛好,多少失之偏頗和武斷,而且我還不得不略過許多我十分珍愛的作家:要想把我喜愛的書全部讨論一遍,那将意味着寫十本書,而不是隻寫這一本。但我已經開了頭,并且希望我提供的是個榜樣,能幫助你們了解如何來談論自己喜歡的書籍。

隻要你願意,書會永遠等着你

偉大的英國浪漫主義文學評論家威廉·哈茲裡特提倡閱讀要有熱情。先有對閱讀的渴望,才有良好的閱讀。我對你的首條建議永遠都是,保持你對書面文字的熱情渴望,并保持你的愉悅感。閱讀不應該是件苦差事,也不應該是單純的避世途徑,而應該是在更高層面上的一種生活形式。哈羅德·布魯姆堅持認為,正确地進行閱讀,它就會給你提供更多的生活:比你日常所能接觸的更多的人物,和遠超你可能親身經曆的更多的愛與恨、強烈的幸福與悲哀。那些偉大作家創造的世界,堪與上帝創造的世界媲美,一樣具有劇烈的變化,一樣具有美麗與陰暗,以及令我們欽佩的新穎感。通過文字的無限能量,這個人造的世界會給你帶來驚奇,而驚奇是有價值的禮物。而且這個世界永遠向你開放,每時每刻。書籍永遠等着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