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去年汽車經銷商過得好不好?三成完成銷标,但盈利面大幅上升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釋出2021年全國汽車經銷商生存狀況調查報告,該報告顯示,去年近三成經銷商完成銷量目标,七成經銷商完成全年任務名額的80%以上。而且,經銷商盈利面大幅上升。經銷商們對未來投資、收購情況則較為謹慎,意向投資或收購的品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品牌、豪華/進口品牌和日系品牌,對自主品牌投資意向顯著提升。

七成經銷商完成銷售名額80%以上

在過去的一年裡面,由于疫情反複、晶片短缺等問題對國内乘用車市場施加的“制動力”,通過産業鍊和供應鍊作用于汽車流通領域,對經銷商的經營造成了影響。不過,整體來說,2021年汽車經銷商對主機廠滿意度明顯提升。

根據調查顯示,2021年經銷商總體滿意度得分為82.7分,經銷商對廠家的總體滿意度明顯提升。從品牌類型來看,豪華/進口品牌的得分最高,為84.8分,合資品牌得分為83.6分,自主品牌得分為78.7分。調查結果顯示,經銷商針對市場秩序及庫存管理滿意度提升明顯,2021年由于晶片供給不足,産品“供不應求”,廠家優化産品生産,經銷商庫存壓力減緩,終端優惠幅度收窄,使得經銷商整體盈利狀況好轉。

調查顯示,盡管受到晶片短缺影響,仍有七成經銷商完成了全年任務名額的80%以上,而完成全年銷量目标的經銷商,占比為29.4%。其中,豪華/進口品牌經銷商年度目标完成情況較好,近四成經銷商完成全年銷售目标。調查發現,經銷商新車銷售價格倒挂情況仍然存在,但明顯好于2020年,未出現價格倒挂的經銷商占比上升2.9個百分點至29.4%。

去年汽車經銷商過得好不好?三成完成銷标,但盈利面大幅上升

同時,經銷商新車毛利率略有好轉,由2020年的1.3%升至1.5%。二手車毛利率大幅提升3.4個百分點至8.5%,在二手車市場利好政策推動下,經銷商集團積極布局二手車業務初見成效。

經銷商盈利面大幅上升

由于晶片短缺導緻供給不足,有利于經銷商消化庫存、讓利幅度收窄。從盈利情況上看,2021年經銷商盈利面上升至53.8%,虧損面下降至17.5%。相比之下,豪華/進口品牌整體盈利情況較好,近八成經銷商實作盈利,合資品牌及自主品牌的盈利經銷商占比在50%以下。

在經銷商利潤結構中,新車銷售利潤占比提升明顯。盡管疫情反複、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着消費市場,但汽車産品受晶片短缺導緻的“供不應求”使得終端優惠幅度收窄,經銷商新車銷售利潤提升。另外,經銷商金融保險業務利潤占比明顯下降。919保險費改後,經銷商的保險傭金收入顯著下降,再加上保險公司政策收緊,保險業務盈利能力下降。

去年汽車經銷商過得好不好?三成完成銷标,但盈利面大幅上升

縱觀2021年,局部疫情反複、晶片短缺導緻車輛供應不及時等多重因素,打亂了銷售節奏,增加了經銷商應對市場變化的難度。同時,獲客成本的居高不下、客流量減少是經銷商的核心痛點。經銷商表示,供給減少、客流量下滑、集客成本增加等因素,都在影響着潛在客戶的轉化。另外,售後客戶流失率高、事故車進店降低等,都是經銷商不得不面對的挑戰。而随着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新勢力品牌順勢崛起,尤其是2021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的大幅增長,給燃油車經銷商群體造成很大的沖擊。

新能源品牌仍成為未來投資熱點

不過,對于未來的經營前景,有近90%的經銷商仍然保持樂觀态度,對銷量增長的預期明顯。針對授權、直營和代理這幾種不同管道模式的看法,對于投資新店,經銷商更傾向于授權模式,主要因為對授權經營模式更加熟悉,且自主性更強,可自主開展相關業務。而對于代理模式,投資人的投入相應降低,不用承擔庫存,經營風險也響應降低,但使用者維系和對管道的控制也會降低。

針對經銷商投資品牌意向的調查顯示,經銷商對未來投資、收購情況較為謹慎。據統計,意向投資或收購的品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品牌、豪華/進口品牌和日系品牌,對自主品牌投資意向也顯著提升。

南都記者 梁羅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