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修行的人是消極嗎?

修行的人是消極嗎?

有學佛的,有學道的,修行的人越來越多,很多的人都認為修行都是消極的。這其實也便是為什麼所謂“佛系”這成了“消極”的另一種說法。

那到底修行是不是消極的行為?當然不是,不但不是消極的,而且是非常積極的。

修行的人是消極嗎?

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老話經常講,我們兩手空空而來,終了也是兩手空空而去,何必那麼折騰呢?何必再去造那些業呢?

真正有智慧的人,有覺悟的人,他們對于人生最大的體會就是一日三餐,卧眠七尺,有衣蔽體,有屋遮雨就足夠了。真正做到知足常樂,與世無争,與人無求。

鑒于這些說法,世間很多的人就會覺得修行的那些人,有覺悟的好些人都是非常消極的。還會有人講:如裡所有的人都去修行了,那麼整個社會還怎麼進步呢?這些人一點進取心都沒有啊。

冒然聽上去好像這個結論真的很有道理,但隻因表象迷惑了衆生,沒有看到修行的本質罷了。

這些所謂的社會進步,所謂的進取心是在哪方面進取?他們都是在财色與名利上進取,都是在五欲六塵上進取。在這些方面進取,目的得到了,也得進一步增長了貪、嗔、癡,最後奔向就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這三惡道。

向這個方向上去進取,所謂修行當然是消極的了。因為修行就是要摒除這些,因為這些進取都是為了個體私欲(物質、欲望、貪心)在進取,即為自私自利。

五欲六塵:指佛教在日常修道所遇到的第一重魔障。五欲指财、色、名、食、睡等五種欲望,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等六種境界。
三惡道:是可怕的迷惑世界,上惡為地獄,這裡是因為極度憤怒怨恨面臨造作惡業的人,死後在這裡接受極度的痛苦折磨;中惡為餓鬼道,是因為貪心不足,不擇手段擷取利益的人,死後飽受饑餓,貧窮,痛苦;下惡是畜生道,是忘恩負義寡廉鮮恥的行為而帶來的愚癡果報。
三善道:善業所赴,故名善道。上品為天道,修上品十善,複修世間禅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中品人道,行五常、五戒,複行中品十善,得生其中;下品阿修羅道,華言無酒,謂雖行五常,欲勝他故,行下品十善,得生其中,故得其名。

而真正的修行是朝着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這三善道進取的,他們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覺醒與領悟。

古今中外那些偉大的人物,不唯自己的利益是圖,而一心為衆生謀福祉,不但社會可以進步,個人成就也可以做到更大。之是以會這樣,道理很簡單,你不為自己的時候,大家都願意用同樣的心來幫你,你自然容易把事做成做大,進而把事情做的更完美。

從這些次元來說,修行的人是積極的,而且是持續穩定的積極,平安喜樂的積極。

修行的人在物質生活上非常的快樂自在,生存需求達到了,便不再外求。精神追求便成了他唯一的追求,不斷的去提升,不斷的去感悟,不斷的去渡化衆生。覺悟了,心便定了,心定了,便自在快樂了。

修行的人是消極嗎?

清靜心生大智慧,不生塵世煩惱。再看看那些陷身競争、争奪的人,财色名利得到了,五欲六塵滿足了,煩惱也如影随形的跟着來了。這便是常說的:富而不樂,貴而不樂。富貴如泡影,喜樂是本真,千萬不要揀了芝麻丢了西瓜。

看清楚這個世界了嗎?相信你應該知道如何抉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