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第87回寫黛玉因史湘雲說起南邊的話,觸動了鄉愁,又不禁聯想到自身寄人籬下之孤苦,于是一人怏怏回了潇湘館,然後又寫紫鵑讓雪雁告訴廚房給做了碗火肉白菜湯,還加了蝦米,配了青筍紫菜,整個一東北亂炖相似,後面又寫黛玉喝江米粥,又吃拌了麻油和醋的五香大頭菜。最後黛玉的評價居然是“味兒還好,且是幹淨”。
八十回後的這一段描寫,實在是讓人覺得不可了解,且不說那碗油膩膩的大雜燴湯,單是一向富有詩情畫意神仙一般住所的潇湘館,居然還腌了一壇随吃随撈的五香大頭菜,還滿屋飄着濃郁的麻油味醋酸味,真夠煞風景的了。這哪裡是潇湘館,分明是柳嫂子的廚房啊。
我們先來看這個火肉白菜湯,也不是說它不好,清朝的袁枚在《随園食單》中,還曾對火肉白菜湯大加贊美:
“火肉即火腿,以浙江金華所産為佳,北京白菜亦聞名海内,白菜炒食或筍煨亦可,火腿片煨,雞湯煨亦可。”
《清碑類鈔》裡也說:
“白菜以火腿片、雞湯煨之,最佳。”
隻是黛玉脾胃虛弱,這樣的大葷油膩之物,于她其時抑郁的心境和病弱的身體,是明顯不相宜的。
小說第38回寫螃蟹宴,黛玉是隻“吃了一點子螃蟹”,就“覺得心口微微的疼”;第49回作者更通過寶钗之口,直接說出黛玉不适合大魚大肉:
你林姐姐弱,吃了(鹿肉)不消化,不然他也愛吃。
可是到了八十回後,黛玉便火腿肉蝦肉來者不拒無肉不歡了,一鍋亂炖亦不介意了。對她這虛弱的病體,不論是她自己,還是一向心細如發體貼入微的紫鵑,竟都不管不顧,且大碗喝湯大碗吃肉起來。
這不但是對前八十回作者精心塑造的多愁善感體弱多病的林妹妹形象的颠覆和破壞,同樣不符合病人的最起碼的飲食要求,即病中飲食宜清淡。
再來看這五香大頭菜,單聽這毫無美感的俗氣的名字就夠夠的了。當然,我們在這裡這樣說,絲毫沒有貶低五香大頭菜之意,隻是說,她不适合黛玉。
五香大頭菜是江蘇宿遷傳統名菜,起源于明朝初年。它還有兩個好聽的名字,一是正德香菜,一為乾隆香菜。大頭菜的學名也好聽,叫芥菜,漢朝時從西域傳入大陸,因菜頭大而圓實,故以大頭菜俗名呼之。
五香是指大頭菜腌制過程中放入的五種香料,分别是花椒、胡椒、八角、桂皮、茴香。大頭菜的腌制方法是将精鹽與這五種香料磨制後的粉狀混合物加醋攪拌均勻後,一層香料一層大頭菜放入壇中密封,一月後即可食用。腌制成品色澤金黃,口感脆爽。
小說裡寫黛玉吃五香大頭菜,居然還要蘸着醋吃,明顯不合常理,因為這五香大頭菜裡本身就有醋,然後還有各種調味料,黛玉居然還要再拌上麻油和醋,這黛玉的口味得有多重啊。而且這般辛辣、重鹽、油膩之物,連寶玉都受不了,于黛玉嬌弱的身體,當然是更不适合啊。
寶二爺說了:晚飯的素菜要一樣涼涼的酸酸的東西,隻别擱上香油弄膩了。(第60回)
不說黛玉,單就我們普通人而言,吃餃子蘸醋我們見過,可是這吃鹹菜還要就着醋,還真沒見過。是以此回裡寫黛玉吃五香大頭菜,真正的亂寫一通、唐突佳人啊。
另外,這一回裡,前面已經交待了因湘雲說起南邊的話,觸動黛玉鄉愁,結果下文居然寫雪雁還特意問黛玉“還有咱們南來的五香大頭菜”,這雪雁該是多麼沒有眼力見啊。
其實,賈府的主子們也喝湯吃粥就鹹菜的,王熙鳳吃燕窩粥,配的是兩碟精緻小菜;寶玉挨了打,想吃的是荷葉小蓮蓬湯;第75回寫賈母吃紅稻米粥,提及的小菜有椒油莼齑醬、雞髓筍、風腌果子狸。
誰能想到,到了八十回後,黛玉便隻能喝碗江米粥了,還得自己熬,然後就着從自家帶來的五香大頭菜,大嚼一通。
這哪裡是神仙似的林黛玉的飲食,分明是莊家人劉外婆日常飲食的真實寫照啊。
當然,續作者高鹗之是以會出現此類贻笑大方的描寫,實在是因為古代豪門貴族之家豪奢精細的飲食之風,非親曆其中者,實在是很難寫得本色當行。
家中薄有田産,住在京郊,多次科考名落孫山,一度淪落到為私塾先生維持一家人生計的高鹗,對真正豪門大族的生活方式知之甚少,是以寫出外行的話,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如今天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對于有錢人的生活方式同樣無從知曉,亦隻能如高鹗一般,結合自身有限的生活閱曆,胡亂想象、任意杜撰一番。悲夫!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夢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