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安頭條#年味的鹹陽武功北營戰鼓——一個傳承了北宋時期戰争元素的祭祀鼓韻作者:笨馬九方臯摘要:北宋(公元960--12

作者:李先生的學堂

#西安頭條#

年味的鹹陽武功北營戰鼓

——一個傳承了北宋時期戰争元素的祭祀鼓韻

作者:笨馬九方臯

摘要:北宋(公元960--1279年)一朝商品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創新高度繁榮,軍樂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千年之後的北宋戰鼓能夠通過村民口口相傳至今,實屬難能可貴。北營戰鼓一般在春節表演。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北營三個村基本每天早晚都會進行兩三個小時。特别是在三個村過爺會期間(每年正月初九,初十三,初十六),這三天更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2020年2月8日(大年初八)上午,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卓永斌老師約我下午去他的老家去看熱鬧。正月初八老傳統的習俗有三項:1、大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這種習俗蘊涵着重視農業、珍惜糧食的思想。2、大年初八有“放生”活動,就是把家裡養的一些魚、鳥拿到外面。放歸野外。同時也讓它們嘴下留情。就是初八是順星之日;可以讓星宿看到自己的善行。3、民間以大年初八為衆星下界之日。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大年初八晚上,人們無論是否去廟裡進香祀星君(即順星)。

  在我們傳統文化中,民俗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由于民俗是代代口頭相傳,是以有“十裡鄉俗不同的說法”。生活中就有很多民俗,往往有着很強的傳承性,在民間有着很廣泛的生存土壤。随着時間的變化,内容也在更新。

  13:30,卓永斌老師開車接到我後,立即出發從鹹陽西站進入高速公路,不到45分,就駛出武功高速路口。不到兩分鐘就到了營上村,卓永斌說:“營上村,營南村,營西村屬于普集鎮。普集渭河老渡口渡口就是商代的青龍關,史書有“糧草諸物,囤積青龍”的記述。在曆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才聞名于世。武功五千多年前曾是是後稷的封地,也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

  轉眼間就到了卓永斌的家,這是非常漂亮的農家小院,老人的住房裡有水泥土炕,旁邊都貼着瓷片,非常幹淨,由于近幾年為了環保,不讓用柴火做飯和燒炕,是以用的是電熱毯,現在也裝上了暖氣。作飯已經用天然氣了。卓永斌的老父親從外邊走了進來,已經77歲的年齡了,耳朵有點聾,但思維靈活和精力充沛。在卓永斌的幫忙下,我們交談起來。交過35年的書,卓建國老人很高興的說了三遍,1994年,達參加了8門考試,從民辦教師轉正,他的兒子卓永斌也考上大學,成為他的驕傲之年。老人家又說:“據據父親、祖父留下的片段記憶,北漢後期到北宋年間,楊令公(楊繼業)領軍在當地駐防過,當時有北營和南營,換防到山西出發時,留下了一些北營旗鼓隊的老闆兵定居下來。從此北營的村子有了敲打宋代戰鼓的習慣,每到大年初八的晚上,都要到老爺廟敲鼓祭祀,讓老爺回家看看。”今天,村子發展成為了三個,但打宋代戰鼓的習俗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每到春節:營上村大年初八晚上和大年初九早上在老爺廟祭祀;營西村大年十二晚上和大年十三早上在無量覺(阿彌陀)廟祭祀;營南村大年十五晚上和大年十六早上在娘娘廟祭祀。這裡有從大年初九就開始過燈籠節的傳統,一直熱鬧到大年十五。

  吃完飯後,18:00,我們來到營上村村委會前的廣場,看見這裡站滿了老人和兒童。20多面鼓在中間圍成一個圓圈,旗手站在中間搖旗呐喊。領鼓站在大旗下,指揮鼓點節奏及鼓型(包括平鼓和轉鼓),轉換等都依指揮的手勢為準。樂器钹鑼号等都站在外圍。一聲号令,男隊員開始表演:宋代戰鼓驚天地,渭水奔流訴古今。撼天動地祈豐收,燈籠聚會氣象新。手中鼓棒抖神威,喜慶歡樂醉心扉。音宏聲亮震天地,武功高手戰鼓擂。有詩為證:

  炎黃子孫秦文化,戰鼓傳承到武功。

  鬥志昂揚接力手,北營大衆氣如龍。

  宋代鼓韻擂心勁,威武雄魂熱血濃。

  剛猛高亢來揮臂,千年古鎮映長虹。

  女鼓手的表演也震撼人心,宋代女将梁紅玉,抗擊侵略美名傳。紅裝素裹女鼓手,龍騰虎躍逐浪潮;飒爽英姿顯神勇,專和男性來比高。鼓韻激昂風韻靓,女人敲鼓身姿倩,歡聲震耳雄偉壯,閃轉騰挪舞翩跹。有詩為證:

  鼓聲敲起鄉情曲,舞蹈搖出主婦甜;

  放棄清閑歡樂享,民俗文化要承傳。

  男人外地錢來掙,家女繁忙守古園;

  耕種工作田裡待,抽空四步建身先。

  千年古韻,威武雄壯、突然揮臂,剛猛高亢。急轉猛擊,激烈震撼,民族的音魂,響徹長空。随後北營戰鼓帶着各種社火的隊伍,在村老爺廟祭祀後回家休息,第二天早上在祭祀。活動延續到大年十六的早上。

  民間的文化活動,吸引了村民的的積極參與,具有濃厚的鄉情年味。北營戰鼓作為将表演性,藝術性,娛樂性為一體,應該得到地方的保護與支援,才能得以存續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