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2022年北京冬奧會激戰正酣,“天天橙柿 懂點冬奧”陸續推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冬奧小白”們科普冬奧會項目、規則、運動裝備、運動特點等,讀者們紛紛表示:有用的知識又增加了。
今天,我們來講講經常被人弄混的冰上滑行運動“三兄弟”。它們使用相同的賽道,從起點滑到終點;乘坐的滑冰工具很像;運動員穿的服裝也很像。但可以用簡單的一句話把這三個項目區分開來:躺着的是雪橇;趴着的是鋼架雪車;坐着的是雪車。
雪橇、雪車、鋼架雪車三個項目均在延慶賽區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進行,比賽使用同一個賽道。男子單人滑道長度通常在1300-1500米之間,女子單人和男子雙人滑道長度通常在800-1200米,賽道寬130-150米,起點和終點的高度差為110-130米,全程會設定11-18個彎道。
先來說三個項目的比賽工具。
雪橇,可以腦補麋鹿拉着聖誕老人在空中飛行的畫面,聖誕老人坐着的就是雪橇。雪車,又被稱為“雪上F1”,和雪橇相比,多個外殼和“方向盤”,更像一輛車。鋼架雪車,和雪橇一樣,隻有底盤且沒有轉向和制動系統。
三者的出發動作也不一樣。雪橇是通過前後擺動及耙冰獲得初始速度,而雪車和鋼架雪車是通過奔跑推動車體而獲得初始速度。雪橇、雪車、鋼架雪車比賽均在一定程度上受重力影響,是以運動員的體重也很關鍵。是以比賽規則中對車及運動員的重量都有要求,如果總重量不足,可以适當為車體配重,但不能超過重量限制。
再來說運動員身上的裝備。
因為需要耙冰,雪橇運動員戴的手套是有尖刺的,耙冰加速後找到最佳速度,再平躺在雪橇上滑行,通過身體各部位協調用力來調整和改變方向,到終點後通過調整姿勢來減速。
雪車運動員則需穿着靴底分布着鞋釘的釘靴,起步時先奔跑着将雪車向前推進一段距離,獲得初始速度,然後依次跳入車體内,呈坐姿滑行,并通過轉向系統控制前進方向,到終點後,運動員通過制動系統使車減速。
鋼架雪車運動員和雪車運動員一樣,需要穿着釘靴,抓住車上的把手,推動車體快速前進,然後跳上車體,保持頭部向前俯卧姿勢前進,通過控制身體來調整前進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這三項運動,賽時速度都很快,觀賞性高,對運動員的把控能力要求也特别高。現在,有了初步了解,下次看比賽就不會認錯啦。不出意外的話,2月15日雪車女子雙人比賽,将會出現浙江籍運動員杜佳妮的身影,記得為老鄉加油!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