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皮面自刑,不累骨肉的絕代刺客:聶政(二十二)

在《史記》當中,司馬遷記載了幾位刺客的生平事迹,其中的專諸、聶政、豫讓、荊轲被後人并稱為“四大刺客”。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四人當中最為悲壯和俠義的聶政,他為知己殺韓相,又害怕連累家人而在死前自毀面容,可謂非常令人欽佩。

皮面自刑,不累骨肉的絕代刺客:聶政(二十二)

聶政(?—公元前397年),戰國時期的俠客,南韓轵(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

聶政本是戰國時南韓人,因殺人避罪,帶着老母和姐姐逃到齊國,在市場上屠狗賣肉。奉養母親。

皮面自刑,不累骨肉的絕代刺客:聶政(二十二)

南韓的大夫嚴仲子因與南韓的丞相韓傀(字:俠累)結仇,潛逃濮陽。因怨恨韓傀逼迫自己背井離鄉,是以四處尋訪猛士,希望能幫自己刺殺俠累。聽說聶政為俠義之士,親自上門拜訪。嚴仲子往返數次,與聶政結交為友,但未提刺殺之事。嚴仲子在聶政母親生日之際,贈金百镒,為聶母祝壽,聶政拒不接受。雖明知嚴仲子應有求與已,但卻并未表露什麼。史記中并未記載細節,但是想來聶政應該态度不怎麼樣。

後來聶母故去,聶政守孝三年後。對自己朋友說:我隻是平民百姓屠狗之輩,嚴仲子為士大夫卿相。嚴仲子因為欲報仇怨而親近我這樣低賤之人,贈母百金祝壽,我雖不受。但也不能厚顔置之不理。以前不願奉命,是因為老母在堂,今母親已享盡天年,是我報答嚴仲子的時候了。

皮面自刑,不累骨肉的絕代刺客:聶政(二十二)

于是面見嚴仲子,嚴仲子說明原由。聶政拒絕嚴仲子派人相助,單人獨劍直入南韓。韓傀是南韓國君的叔父,護衛衆多。聶政仗劍直入韓傀府邸,就于大堂之上刺殺了俠累。護衛圍攻聶政,聶政手殺數十人,見無法脫身。便自己剝掉面皮,挖出眼睛,又自己挑出肚腸,自殺而死。

皮面自刑,不累骨肉的絕代刺客:聶政(二十二)

南韓人将聶政屍首,公開放在市上,出錢查詢,都不知他是誰。于是南韓人就出告示懸賞,有能夠說出殺國相韓傀的人,賞給他千金。

皮面自刑,不累骨肉的絕代刺客:聶政(二十二)

聶政的姐姐聶荌(一說榮)聽說有人刺殺了南韓的宰相,卻不知道兇手到底是誰,全南韓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陳列着他的屍體,懸賞千金,叫人們辨認,就抽泣着說:“大概是我弟弟吧?”于是馬上動身,前往南韓的都城,來到街市,死者果然是聶政,就趴在屍體上痛哭,極為哀傷,說:“這就是轵深井裡的聶政啊。”

旁人勸道“此乃刺韓相之兇手,韓王懸賞千金欲求其姓名,他的親人恐怕也難逃重罰。你不躲避,怎麼還敢來辨認呀?”聶嫈回答:“聶政之是以蒙受屈辱隐迹于市販之中,是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嚴仲子認識吾弟聶政于屠販之中,屈身結交,此深厚知遇之恩怎可不報!士為知己者死,聶政不過是因為我才毀壞自己的軀體,以免被人辨認出來牽連與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牽連而任聶政的英名埋沒!”大呼三聲“蒼天”。死于聶政身旁。

後世對聶政姐弟多有歌詠。

晉、楚、齊、衛諸國:“非獨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鄉使政誠知其姊無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難,必絕險千裡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韓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許嚴仲子也。嚴仲子亦可謂知人能得士矣!”

唐雎:“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将四矣。”

為母辭金義且仁,卻甘為盜忍輕生。

若非有姊揚風烈,千古誰知壯士名!

關于聶政所刺殺的對象卻還有另一個版本,記載于據《太平禦覽》卷五七八卷引《大周正樂》中:“聶政父為韓王治劍,過時不成,韓王殺之。時政未生,及壯,問其母:‘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殺韓王,乃學塗,入王宮,拔劍刺韓王不得,走。政逾牆而去,入太山,遇仙人,學鼓琴。漆身為厲,吞炭變其音,七年而琴成。……政鼓琴阙下,觀者成行,馬牛止聽,以聞韓王。王召政而見之,使之彈琴。政即援琴而鼓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韓王,殺之。”據說聶政奏的曲子就是《廣陵散》。然後這個版本認屍的是他的母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