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鄰夢
#谷愛淩:我并不是天才#
網友提問:谷愛淩的家庭教育說明了什麼?
這幾天最熱的話題莫屬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成就了谷愛淩,同樣是中國人,同樣是中國人生出來的孩子,将她放到美國,人生就如此豔麗?那麼我們設想一下,将一個我們被認為是天才的外國人,放到我們國内家庭培養,結果會是怎麼樣?
回複:天才是時代、社會、天賦、家庭共育的寵兒。時代決定個人成長大勢,社會環境決定個人成長節奏,天賦決定個人成長相對高度,家庭笃定個人是否能夠順勢成長、是個人茁壯成長的根基。
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才是最重要的。假使将個人成長比作發饅頭,先天生理遺傳屬酵母、後天勤奮努力屬面粉,教育則屬加工制作。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是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道德經》:“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chú)狗。”天地看待萬物都是一樣的,不會對誰特别好,也不對誰特别壞,一切随其自然發展。生命,被賦予了繁殖能力+生長周期+小部分損傷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質組合形态,自然創造生命物質之時并沒有鎖死生命的成長軌迹,每種自然生命除了基本成長形态、體貌特質、營養補給途徑,真實的生長狀況仍然需要生命個體誕生之後自主适應。植物從自然物質中吸納可溶于水的微礦物質結合光合作用生産生命養料、動物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微生物降解植物或動物遺體......非生命物質供養植物—>植物供養動物—>微生物為植物制造養料形成了穩定的自然物質有序循環“生态食物鍊”。同時,自然生态食物鍊中的所有生命都擁有完全平等的生存機會,沒有誰天生比誰等級更高。
晉朝文學家和哲學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告訴人們一個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裡未來就會長成什麼樣。是以,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發現,出生在原始森林的人類祖先隻能以采摘植物果實+捕獵其它動物維持生存、出生在農耕時期的絕大多數孩子必須學會播種植物+圈養動物、出生在商賈家庭的孩子極小就學會了做買賣、出生在中國的孩子學會了講漢語+寫方塊字+使用筷子、出生在英國的孩子學會了講英語+寫ABC+使用刀叉......
俗話說:“在哪座山頭,唱哪座山的山歌。”農民家的孩子,5歲以上就會幫着下地幹農活兒;牧民家的孩子,5歲左右就會幫着家庭看管牛羊;商販家的孩子,5歲左右就會幫着理貨;工薪職業勞動者家的孩子,5歲左右可能就隻能與工業玩具為伴......同樣年齡,不同家庭的孩子有着完全不同的童年綜合成長實踐,但隻有極少數孩子能夠有條件拓展音樂、舞蹈、美術、體育等所謂素質特長。因為,沒有人知道特定孩子在哪方面具備特殊成長天賦,素質特長拓展需要拿時間和資本試錯,絕大多數家庭負擔不起這些給孩子成長試錯的成本。
成長是群發事件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于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傧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闾,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将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是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是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隻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
天不生人上之人,亦不生人下之人!每個孩子來到人類世界之初擁有幾乎完全平等的人生權益。但是,出生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的孩子們卻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成長“起跑線”,比如出生在秦以前的人們隻有仕大夫階層才有機會習文識字、宋朝以前精通半部論語既可以治理天下、新中國成立初年大陸人均識字率不超過20%......截止到2020年,大陸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每10萬人中有15467人具有大學教育程度、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9.91年;2021年出生并已經到公安機關進行戶籍登記的新生兒共887.3萬,其中男性新生兒468.1萬,占52.75%;女性新生兒419.2萬,占47.25%。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約1076萬人,已經大于2021年新生兒總數了。
時勢造英雄:時勢,一段時期内的客觀形勢。有智慧的人,懂得在特定曆史條件下,順勢而為,做利國利民的事。夫子有兩句話,“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镃基,不如待時!”。不是曆史造就英雄,而是英雄一直都有,隻是時勢不合适。梁啟超 《李鴻章傳》: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若李鴻章者,吾不能謂其非英雄也。雖然,是為時勢所造之英雄,非造時勢之英雄也。時勢所造之英雄,尋常英雄也。天下之大,古今之久,何在而無時勢?故讀一部二十四史,如李鴻章其人之英雄者,車載鬥量焉。若夫造時勢之英雄,則閱千載而未一遇也。此吾中國曆史,是以陳陳相因,而終不能放一異彩以震耀世界也。吾著此書,而感不絕于餘心矣。
春回大地萬物蘇、秋臨神州粒粒黃,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是以,人們眼中的天才都是時代、社會、天賦、家庭共育的寵兒。
育鄰人的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曆風雨。對于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群鄰裡教育服務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