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近北京冬奧會」“冰淩花”綻放之地:五棵松體育中心實作6小時極限“冰籃轉換”

北京冬奧會開幕後,北京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雙奧之城”。其實北京賽區還有多個雙奧場館,比如坐落于北京長安街西側沿線的五棵松體育中心。這裡将舉辦女子冰球和男子冰球部分比賽。這座在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上以籃球賽事聞名的場館,在過去十幾年又以承辦衆多文藝演出而成為中國流行音樂的标志性場館。

「走近北京冬奧會」“冰淩花”綻放之地:五棵松體育中心實作6小時極限“冰籃轉換”

2021年11月9日,五棵松體育中心,北京極狐隊(白)與中國冰上運動學院隊在“相約北京”冰球測試賽中。(中新社記者富田攝)

為了迎接冬奧會,經曆八個月改造後的五棵松體育中心采用的“6小時冰籃轉換”技術和建立的冰上運動中心“冰淩花”成為最大亮點。這意味着還在舉辦籃球比賽的場館當天就能完成轉換,隔天就可以成為冰上比賽場館。

所謂“冰籃轉換”,即通過在冰面上鋪設籃球比賽用的地闆來實作冰球場與籃球場之間的轉場。轉換時,先在冰面鋪上隔溫層,再鋪設籃球比賽用的地闆,即可完成轉換。

北京市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城區場館建設處副處長宋嘉業介紹,為在6小時内完成“冰籃轉換”,五棵松體育中心在改造中創造性地利用“冰壩”技術,将原有尺寸為30米×60米的冰場改為适應北京冬奧會要求的26米×60米冰場。

「走近北京冬奧會」“冰淩花”綻放之地:五棵松體育中心實作6小時極限“冰籃轉換”

2021年11月9日,“相約北京”冰球測試賽在北京五棵松體育中心繼續進行。圖為五棵松體育中心。(中新社記者富田攝)

改造完成後的五棵松體育中心可以在冰壩大小上按需切換,場館将擁有30×60米和26×60米兩種尺寸的可轉換冰場,籃球、冰球兩種比賽模式在6小時内就能完成場地轉換,同時還成為能承辦冰球、短道速滑、花樣滑冰三項賽事的通用型場館,這在中國尚屬首次。

在五棵松體育中心東南側,專為冬奧會冰球項目運動員提供訓練服務而建立的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冰淩花”是另一大亮點。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的外立面均采用格栅幕牆體系,遠觀形似無數片飄落的雪花,是以得名“冰淩花”。

「走近北京冬奧會」“冰淩花”綻放之地:五棵松體育中心實作6小時極限“冰籃轉換”

2021年12月3日,日前完工的五棵松冰上運動中心“冰菱花”外幕牆在陽光的映照下色彩斑斓。(中新社記者侯宇攝)

據了解,格栅幕牆由五種顔色組成,斜向格栅呈45度交叉,通過幾何圖形組成雪花的圖案。這五種色彩的分布和定位則通過數字化技術進行精細的編組加工。同時,為了在夜晚呈現各色雪花漫天落下的視覺效果,外幕牆采用暗藏燈具的設計,并對每個燈具實作精準控制。燈具與幕牆工藝結合并隐藏于其中,實作見光不見燈的動态效果。

宋嘉業介紹,“冰淩花”有地上、地下各兩層。其中,地上兩層為體育文化配套用房和一個900座的劇場,地下兩層則為冰場。冬奧會期間,這裡将承擔冰球訓練任務,通過地下球員專用通道與冰球比賽場館五棵松體育館相連,賽時運動員可通過地下通道實作快速穿梭。

・END・

■熱點回顧

● 日本足球成為“亞洲之光”的秘訣,中國足球也學學

● 羽生結弦賽後稱将繼續挑戰四周跳 日本網友卻更看好陳巍

● 首都體育館煥新打造冬奧“最美的冰”

● 中國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智慧“大腦”讓細節充滿“黑科技”

● 北京冬奧三大賽區冬奧村:傳統與現代碰撞出設計巧思

● 日本社會看北京冬奧:期待開幕式搞得氣派又熱鬧

● 東京塔點亮“中國紅”——華人将“春節基因”嵌入日本社會

東方新報視訊号 東方新報官網
佳盼日本生活視訊号 資訊王視訊号
「走近北京冬奧會」“冰淩花”綻放之地:五棵松體育中心實作6小時極限“冰籃轉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