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走近北京冬奥会」“冰凌花”绽放之地: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6小时极限“冰篮转换”

作者:东方新报

北京冬奥会开幕后,北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双奥之城”。其实北京赛区还有多个双奥场馆,比如坐落于北京长安街西侧沿线的五棵松体育中心。这里将举办女子冰球和男子冰球部分比赛。这座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以篮球赛事闻名的场馆,在过去十几年又以承办众多文艺演出而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标志性场馆。

「走近北京冬奥会」“冰凌花”绽放之地: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6小时极限“冰篮转换”

2021年11月9日,五棵松体育中心,北京极狐队(白)与中国冰上运动学院队在“相约北京”冰球测试赛中。(中新社记者富田摄)

为了迎接冬奥会,经历八个月改造后的五棵松体育中心采用的“6小时冰篮转换”技术和新建的冰上运动中心“冰凌花”成为最大亮点。这意味着还在举办篮球比赛的场馆当天就能完成转换,隔天就可以成为冰上比赛场馆。

所谓“冰篮转换”,即通过在冰面上铺设篮球比赛用的地板来实现冰球场与篮球场之间的转场。转换时,先在冰面铺上隔温层,再铺设篮球比赛用的地板,即可完成转换。

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城区场馆建设处副处长宋嘉业介绍,为在6小时内完成“冰篮转换”,五棵松体育中心在改造中创造性地利用“冰坝”技术,将原有尺寸为30米×60米的冰场改为适应北京冬奥会要求的26米×60米冰场。

「走近北京冬奥会」“冰凌花”绽放之地: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6小时极限“冰篮转换”

2021年11月9日,“相约北京”冰球测试赛在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继续进行。图为五棵松体育中心。(中新社记者富田摄)

改造完成后的五棵松体育中心可以在冰坝大小上按需切换,场馆将拥有30×60米和26×60米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篮球、冰球两种比赛模式在6小时内就能完成场地转换,同时还成为能承办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三项赛事的通用型场馆,这在中国尚属首次。

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东南侧,专为冬奥会冰球项目运动员提供训练服务而新建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凌花”是另一大亮点。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的外立面均采用格栅幕墙体系,远观形似无数片飘落的雪花,因此得名“冰凌花”。

「走近北京冬奥会」“冰凌花”绽放之地: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6小时极限“冰篮转换”

2021年12月3日,日前完工的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外幕墙在阳光的映照下色彩斑斓。(中新社记者侯宇摄)

据了解,格栅幕墙由五种颜色组成,斜向格栅呈45度交叉,通过几何图形组成雪花的图案。这五种色彩的分布和定位则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精细的编组加工。同时,为了在夜晚呈现各色雪花漫天落下的视觉效果,外幕墙采用暗藏灯具的设计,并对每个灯具实现精准控制。灯具与幕墙工艺结合并隐藏于其中,实现见光不见灯的动态效果。

宋嘉业介绍,“冰凌花”有地上、地下各两层。其中,地上两层为体育文化配套用房和一个900座的剧场,地下两层则为冰场。冬奥会期间,这里将承担冰球训练任务,通过地下球员专用通道与冰球比赛场馆五棵松体育馆相连,赛时运动员可通过地下通道实现快速穿梭。

・END・

■热点回顾

● 日本足球成为“亚洲之光”的秘诀,中国足球也学学

● 羽生结弦赛后称将继续挑战四周跳 日本网友却更看好陈巍

● 首都体育馆焕新打造冬奥“最美的冰”

● 中国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智慧“大脑”让细节充满“黑科技”

● 北京冬奥三大赛区冬奥村:传统与现代碰撞出设计巧思

● 日本社会看北京冬奥:期待开幕式搞得气派又热闹

● 东京塔点亮“中国红”——华人将“春节基因”嵌入日本社会

东方新报视频号 东方新报官网
佳盼日本生活视频号 信息王视频号
「走近北京冬奥会」“冰凌花”绽放之地:五棵松体育中心实现6小时极限“冰篮转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