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條冰墩墩玩偶扮演者自曝的網絡圖文受到了網友們的廣泛批評,他自稱為冬奧開幕式中冰墩墩的扮演者之一。網友們對此頗為不悅,直言“并不想知道冰墩墩的皮下是什麼樣的”,并批評其有蹭熱度的嫌疑。為什麼網友會對此反應如此劇烈?

冰墩墩在今冬的爆火無疑是“萌經濟”的又一次落地實踐,因為可愛而消費,因為有人消費而帶動更多人消費,冰墩墩的熱銷甚至把幾家特許經銷商的股價都給擡了起來。消費者們熱捧的是那個可愛的虛拟形象,而皮下的出現無疑是大型“幻滅”現場。
依照國際奧組委規定,吉祥物不能有性别差異,是以不能說話,兩款吉祥物也是性别中立的,是以在動畫電影《我們的冬奧》中冰墩墩出現時也沒有說話,隻發出簡單的音節。
冰墩墩屬于玩偶扮演中特别的一種,是本屆奧運的象征物之一,在玩偶扮演中,皮下不露臉、不出聲是全世界都預設的、不成文的準則,以迪士尼為例,諸多虛拟角色各有各的“人設”,一舉一動都有嚴格訓練,即便是遇到突發情況也絕對不能在觀衆面前摘下頭套。
虛拟形象的玩偶介于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間,普遍被認可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存在。冰墩墩皮下自曝事件或許是扮演者的無心之失,而這一過失對于冰墩墩的粉絲們來說打擊巨大。虛拟形象是在造夢,這個“夢”是實實在在可以轉換為真金白銀的,冰墩墩的供不應求再一次印證了虛拟形象具有的市場潛力巨大,但圍繞着它的是非也暴露出在虛拟産業營運中存在的危險短闆。
在冬奧開幕前,奧組委對如何正确使用吉祥物形象做出嚴格規定,尤其是在版權方面嚴格管理。随着冰墩墩的走紅,愛好者們的“冰墩墩二創賽”也在網上玩得熱火朝天,僅限于個人制作個人使用,不涉及商用的情況下,這些二創玩法倒也不失為推動冰墩墩形象進一步傳播的方式。這股熱情卻被部分人動起了歪腦筋,就在2月8日,三個高價倒賣冰墩墩的黃牛被罰。
此類市場亂象是不僅是商家、消費者雙方版權意識單薄問題的呈現,也暴露了在虛拟形象産業營運中存在的短闆。冰墩墩的走紅對大陸的虛拟形象玩偶産業來說無疑是一次寶貴的機遇,它是一個有長期開發潛力的IP,可經不住“糟蹋”。
不論是冰墩墩皮下冒冒然的現身還是市場中出現的無序亂象,對于冰墩墩虛拟形象IP的開發都是極大的傷害,作為特定的文化載體,特定賽事的吉祥物完全有可能和其他賽事的吉祥物互相關聯,形成賽事吉祥物IP家族,不斷延續虛拟角色的生命力,同時也可以通過影視綜等多元載體實作文化的強勢輸出。
虛拟玩偶的魅力在于“虛拟”,消費者看中的是這個并不存在的虛拟形象,任何打破虛拟的行為都是對IP的重創。國内消費者對虛拟形象的買單能力屬實強,但國産虛拟形象的營運卻有些虛弱,冰墩墩這個集合天時地利人和出現的吉祥物,别去傷害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圖檔來源:北京冬奧組委官網
校對 徐珩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