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新年伊始,帶虎字的祝福語響遍神州大地,祝福當然都是些褒義詞,不過帶虎字的成語裡,“狐假虎威”、“為虎作伥”這兩句也是人們最熟悉的,但它們是貶義詞,我今天就不說了。
中華民族傳承的是“龍”的情結,除了“龍”以外,恐怕要數“虎”最受人們喜愛和敬畏了,這在古代的繪畫藝術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這些人們熟知的情形我在這裡不敷贅說,說點很多人不知道的古人關于“虎”的奇聞佚事。
虎有骨如乙字,長寸許,在肋兩旁皮内,尾端亦有之,名“虎威”,佩之臨官,則能威衆。又虎夜視,一目放光,一目視物。獵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光随堕地成白石,入地尺餘。記其處掘得之,能止小兒啼。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老虎體内有一塊像“乙”字的骨頭,長一寸多,在肋骨兩側的皮内,尾部也有一塊,叫作“虎威”,官員戴上它之後上任,能夠威服衆人。另外,老虎還能夠夜視,一隻眼睛放光,另一隻眼睛看物。獵人等候時機用箭去射,眼看着要射到老虎了,但老虎眼中的寒光一閃,就能把箭變成白色的石頭,并鑽進地下一尺多的地方。獵人記下那個地方并把白石頭挖出來拿回家,據說這種石頭可以鎮邪,能夠止住孩子啼哭。
難怪古代官員升堂的時候,會一拍驚堂木,讓站列兩旁的衙役手執殺威棒,齊聲高叫:“威武”!
确實是很威武,原來是有威風凜凜的老虎給他撐腰呢。
那段古文說的話我也沒辦法求證,但弓箭能變成白石頭就有點傳奇色彩了。
作為森林之王,老虎自然是威風八面凜然生威的。虎年,也自然傳載着人們美好的祝福和希冀。希望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生龍活虎、虎虎生威;希望中華民族威服四方,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