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文\魏無羨

雖然北汽新能源在國内推出的時間并不晚,但是銷量業績卻一直不盡人意。北汽新能源上市公司北汽藍谷近期釋出的公告顯示,預計2021年淨利潤為-48億元到-53億元。而這也是在2020年巨虧64.8億元後的業績再次下滑。如果2022年業績仍不能轉暖,那麼北汽藍谷或将面臨退市警告。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屋漏偏逢連夜雨,近日又有消息稱北汽新能源前營銷傳播部總監助理許峰涉嫌貪腐被查後已被判刑。北京法院審判資訊網公布的《許某受賄一審刑事判決書》顯示,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許峰身為國家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夥同妻子李某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同時還夥同他人給予國家從業人員以财物,因構成受賄罪、行賄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在案之錢款,予以沒收,并處罰金人民币三十萬元。此外,時任公司營銷傳播部部長曹斌也被另案處理。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圖檔來源:北京法院審判資訊網

涉貪事件曝光後不僅引發了業内人士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将北汽新能源再次拉到媒體的聚光燈下。

在2018年,北汽藍谷實作借殼上市,同時身披“中國新能源整車第一股”的光環,其銷量也能占據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前十的位置。但是随着汽車新四化的到來,北汽新能源不僅未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反而業績大幅下滑,與新能源向上的大勢背道而馳。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北汽藍谷的産銷快報顯示,2021年北汽新能源累計産量僅有6,369輛,較上一年同比驟降51.84%,全年累計銷量26,127輛,同比微增0.82%,這樣的銷量表現尚不及比亞迪等同為自主車企的一個月的銷量。

事實上,在2019年北汽新能源還能将銷量保持在15萬輛之上,而在新能源車滲透率迅速提高的今天,其年銷量不升反而将至3萬輛内,不僅讓業内人士詫異,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的口碑和業績大幅下滑,更引起了投資者的不滿。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當屬北汽新能源花重金打造的ARCFOX極狐品牌,其在2021年僅實作了4993輛的銷量,不僅與年初既定的1.2萬輛年銷目标相差甚遠,同時也成為了北汽新能源業績下滑的一大掣肘。

極狐品牌号稱加持了麥格納、華為等全球頂級資源,不僅承擔着北汽新能源實作産品向高端化轉型的重任,而且也是其救命稻草。然而,縱使有諸多豪門加持,但是無論是銷量還是口碑,北汽極狐都未見太大起色,甚至淪為“扶不起的阿鬥”。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圖檔來源:極狐汽車

銷量的慘淡引發了不少質疑,有投資者質疑作為目前極狐旗下備受關注的極狐阿爾法 S HI版展車早在今年1月26日亮相北京銀泰in01華為店,為何卻不見任何宣傳?每年數億元廣告宣傳及營運費用究竟花在了哪?也有網友直言“除了公衆号發文、接受采訪時誇口,切實行動在哪裡?類似的質疑,在股吧等平台并不鮮見。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不過,盡管銷量慘淡,但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對北汽新能源的前景似乎頗為樂觀,其公開提出“北汽新能源2022年10萬輛,其中包含極狐4萬輛,未來争取沖擊30萬輛”的目标,但依照目前北汽新能源的銷量來看,實作這一目标難度可謂十分巨大。

内部涉貪、銷量下滑、業績巨虧,北汽新能源成了扶不起的阿鬥?

寫在最後:

内部人員涉貪遭判、銷量乏善可陳、業績兩年虧損超百億讓北汽新能源面臨的困境更為凸顯。眼下新能源車市場正處于增量發展中,如何理清内部關系,抓住有利時機提振銷量将成為今年擺在北汽新能源面前的第一道難題。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魏無羨,轉載需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