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煎魚,不少人都知道紅河石屏的寶秀煎魚,可寶秀煎魚的名頭為什麼這麼響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寶秀鎮,去領略煎魚的制作工藝和獨到風味。

從石屏縣城出發,半個多小時車程就能來到國家級曆史文化名村寶秀鎮,村裡的陳美蓮正在清洗宰殺好的魚。
村民 陳美蓮:“我們選魚一般選本地的生态魚,标準在1.2市斤一條左右,這個标準的魚煎出來口感好,大多數人都喜歡吃。”
除了選材講究,處理魚的技巧細節也很關鍵。隻見陳美蓮往魚肚子裡抹鹽,還在魚身上倒上少量白酒。這樣做的原因,是讓魚的内外鹽味均勻,更酥脆,味道也更香。随後,第二個步驟煎魚開始了,陳美蓮将處理好的魚放入油鍋中煎制,而這個步驟從入鍋開始,也有講究。
村民 陳美蓮:“為了保證魚的完整性,要沿着鍋邊慢慢放下去,在煎的過程中,當魚的表面呈現黃色才能翻身,保證魚不會煎爛。”
魚何時能起鍋,不是用時間來衡量,而是靠看魚身上顔色的變化和多年的經驗來判斷。
村民 陳美蓮:“煎到魚的皮有點酥脆就可以起鍋,保證魚脆肉嫩、味道鮮美。”
魚起鍋後,烹制進入到第三個步驟:炖魚。這一步裡,新鮮佐料和火候是關鍵。
廚師 鄭華東:“水燒開後開始放佐料,花椒、八角、放點姜和少部分糖,然後就慢慢炖,用小火炖上一個小時左右,這樣炖出來的魚入味好吃。”
一個多小時後,魚終于可以出鍋了,撒上一層辣椒面,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寶秀煎魚就大功告成。
都市條形碼記者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