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從“耍酷”開始入行

作者:文彙網
讀書|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從“耍酷”開始入行

《冰雪中國》是一部講述大陸冰雪運動70年發展曆程的報告文學。用溫暖的筆觸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冰雪運動事業背後湧現出的感人事迹、典型故事和取得的成績,勾勒出中國人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和崇高感人的愛國精神。全書分為八個篇章,講述了冰球、花樣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冰壺、自由式滑雪和其他雪上項目的精彩往事,還介紹了大陸籌辦冬奧會以來的重要事件及辦會理念。

讀書|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從“耍酷”開始入行

《冰雪中國》

艾田 楊占武 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

精彩書摘:

冰球:掀起全國冰雪熱潮

位于北海的漪瀾堂滑冰場由來已久,其曆史要追溯到清軍入關後,是清朝宮廷在冬季舉行“冰嬉”表演的重要場所之一。1925年,北海公園興建并面向公衆開放,當年的冬天就開辟出了專門的滑冰場。不過,這個露天的滑冰場與現今國際化的室内滑冰館相差甚大,那時的冰場用杉篙、蘆席圍成,十分簡陋,但在當時也是青年學生以及追逐時尚人群的往來之處,一時間竟成了“網紅打卡”之地。

鄧雲鄉《增補燕京歲時記》中記錄了一位多年活動在北海冰場化裝舞會上的白髯老翁,這位老者所表演的“朝天蹬”和“金雞獨立”等均是地道地道的中國式溜冰,據說他就是曾給慈禧表演的“老供奉”吳桐軒。1946年12月26日《新民報》也記載了這位冰上老将:“(他)也時常穿着黑緞子的棉襖棉褲,飄着白須,光臨在漪瀾堂冰場上,玩着童子拜觀音、朝天蹬等特别花樣,引起四圍的一片掌聲。”

吳桐軒老人每次上場,就是漪瀾堂冰場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周邊圍着密密麻麻的群衆駐足觀賞,其中有一個約莫六七歲的小男孩,一直瞪大眼睛專注地盯着老人的腳下,學習他如何滑行。這個小男孩名叫王應輔,是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在新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曆程當中十分重要,曾連續多屆受聘擔任世界B組和C組冰球錦标賽及亞洲冰球錦标賽裁判。他在審定規則、引進傳授現代冰球裁判法等方面有着突出貢獻。曾任國家體委冰雪處處長、中國冰聯秘書長,著有《學滑冰》《學遊泳》《實用遊泳》等。

讀書|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從“耍酷”開始入行

學冰球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

“我要吃糖葫蘆!”

小時候的王應輔頑皮好動,比他大13歲的大姐帶他去漪瀾堂冰場滑冰,他卻抱着大姐的腿耍賴,非要吃糖葫蘆,引來衆人圍觀。大姐臊得不行,隻得趕緊給他買了糖葫蘆。這件趣事與滑冰的記憶密不可分,讓王應輔記憶猶新。此後的每一年冬天,他都會跑到漪瀾堂、什刹海、東單滑冰場等地方去滑冰玩。

在漪瀾堂冰場,王應輔的小眼睛滴溜溜地盯着吳桐軒老人的腳下功夫,認真仔細地學着滑冰的訣竅:兩腳一定要擺正,蹬冰後兩腳要學會用裡刃、外刃,才能自如地前滑和倒滑……通過一點點琢磨,一年年上冰實踐,到了國中時,王應輔已經能自如地用刃前後滑行、轉彎、急停,并且雙腳都可做内、外刃的“8”字基本功練習和單、雙足的旋轉。在冰場上,他竄來竄去,成了引人注目的小精靈。連王應輔自己也沒想到,少兒時代練就的熟練滑行功夫,會為他日後成為冰球運動員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冰球對于王應輔而言,最初的印象是這樣的:一個外國人撩起黑袍,往腰上一掖,手持一把球杆帶着球在冰上瘋跑,那個帥勁兒、猛勁兒、不可阻擋的男子漢勁兒,深深地刻在了王應輔的腦海裡。

就在漪瀾堂冰場上,王應輔和小夥伴在比他們大許多的兄長中,找到了一位可以學習冰球技術的老師——大龐(龐知忠)。他腰上掖着一條白毛巾,運着球在冰上飛奔,那大将風度的帥勁兒,引得一群小字輩兒争相追逐。還有人稱“猴哥”的侯緻華,也是技術高超,他那使用球杆控制球的絕技,就像延伸出了第三隻手,将球牢牢“粘”在球杆上,誰也搶不走。再看小個子的鄭健,沖着漪瀾堂的牆壁快速擊球、射球,那精彩的表演令人眼前一亮。

……

很快,這群受到前輩滑冰影響的孩子們,很自然地聚攏在一起,成為新中國首批熱愛冰球運動的青少年。那時候,市面上還不容易找到合适的器材,大家都在想方設法尋找冰球器材來武裝自己。王應輔在家中翻箱倒櫃找出了一雙大哥留下的冰球鞋,湊合穿上就練了起來,而就是這雙鞋,一直伴随着他參加了第一屆全國冬運會。

轉眼間,王應輔到了十五六歲的年紀,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朝氣蓬勃。王應輔和同學們也正值青春,血氣方剛,積極向上,追求新鮮刺激與團隊精神,而這恰好與冰球運動的特點十分合拍,是以,他們自然而然地愛上了冰球運動。從國中三年級直到高中畢業,王應輔和他的冰球隊友們幾乎形影不離。他們不僅在冰場上并肩作戰,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特别是到了冬季,每天放學後和整個寒假期間,他們都會騎上自行車,架上球杆,背着冰球鞋,沖到冰場上。為了能多一點時間打冰球練技術,那真是“尋冰如寶”“惜冰如金”!

有一年,臨近春節,北京的冰面将要解凍了,但漪瀾堂冰場在白塔背陰的地方,因而冰面還算完整,冰場開放的時間也最長,小夥子們就在那裡繼續打球。有一次在打冰球的時候,大家甚至都感覺到冰面已經像波浪一樣在晃動了,但他們還是不舍得離開,都非常珍惜這冰上的最後時光!

讀書|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從“耍酷”開始入行

上世紀50年代初,王應輔在什刹海冰球比賽瞬間

首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

1953年2月15日至19日在哈爾濱召開的第一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是大陸冬季運動史上一座劃時代的裡程碑。當時運動員的服裝都是絨衣絨褲,各機關以不同的隊服顔色來差別。

為了準備召開這屆冰雪盛會,哈爾濱動員了各行各業的力量,在哈爾濱市八區修建了一座有400米标準速滑跑道的冰場,中間設冰球場(有标準圍闆)、花樣滑冰比賽場地。冰場全部采用熱水澆注,是以冰面十分平整。在冰場的一側建立了一座主席台,連着單面看台。由于冬天不能刷油漆,全部看台建築都是白茬外露,再加上冰雪鋪天蓋地,使得這座冰場北國風味十足。

參賽選手入住地為道裡區中央大街的馬疊爾飯店,這是新中國成立前外國人籌建的酒店。酒店裡配備的牛奶、西餐,再加上整條街上的“歐洲”遺風,給參會者帶來了一番别樣的意趣。

從住地到賽場,大會租用了私家車接送運動員。這些老爺車經常因汽油短缺隻能燒炭而導緻抛錨,司機也多是白俄僑民,這一切都給各地運動員帶來了新鮮感。

正是這屆運動大會的舉辦,在全國範圍内掀起了一股冰上熱。

王應輔和育英冰球隊的隊友們也都入選了北京冰球代表隊。這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要求以國家行政區域和行業組團參加比賽,最終由東北區、華北區、西北區、解放軍、火車頭體育協會五支代表隊參賽。為了組建華北區代表隊,1953年初,在北京什刹海冰場舉辦了華北區冰球隊選拔賽,隻有北京、天津兩支隊伍交鋒。經過激烈的比拼,北京隊最終獲勝,而王應輔與馮冀柏、關潤延、許傳明、龐知忠、侯緻華等多數北京隊成員也順理成章地入選華北隊。

1953年2月初,王應輔和隊友們乘火車去哈爾濱參加比賽。當時的王應輔還不滿18歲,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感到既新鮮又興奮。雖然那個年代的火車行駛速度很慢,從北京到哈爾濱要走一天一夜,但車廂裡卻熱鬧非凡。和他們一起組成華北隊的成員當中,有大家崇拜的龐知忠、侯緻華、袁家華等前輩,也有來自天津的李寶華老師,這些都是令大夥兒仰慕的冰球選手。大家難得歡聚在一起,一路暢談,歡聲笑語充溢着整個車廂!

第一次來到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王應輔感到真是名不虛傳。大家入住馬疊爾飯店後,一下子就被裡面的裝飾、服務、飲食所洋溢出的俄羅斯風情吸引了。從飯店到體育場途經的頭道街、喇嘛台、秋林公司等,也都是俄式風格建築,令這些從北京、天津遠道而來的球員們感到目不暇接、新鮮有趣。

到了八區建立的體育場地後,大家更是眼前一亮!這裡幾乎全部是建立的木制冰上運動場所:三個冰上項目的标準比賽場地、室内休息室、更衣室、會議室一應俱全,還散發着濃郁的松香味。觀衆看台和主席台也好不氣派!可見國家和哈爾濱體委的重視程度,正是因為精心準備,才能呈現出這樣的效果啊!

放下行李,王應輔和隊友們來到标準場地進行賽前訓練,華北隊的隊員們無比興奮。更令人稱贊的是,這個冰場有了1.22米高的界牆,這樣球就再也不容易出界了。利用界牆還可以打出各種反彈球,豐富了技術、戰術的發揮;盤球、過人也多了球路;利用牆面還可以擠、貼搶奪球。在這個标準場地裡面,五條标志線畫得十厘清楚,比賽中最有特點的越位、死球規定在這樣的場地打球就不會輕易漏掉了。要知道,過去冰球隊經常在不規則的場地打球、練習,因為沒有界牆,華北隊的球員們不敢沖、撞,也不敢有身體接觸,生怕出界,也是以丢失了許多冰球的重要技術,甚至有人評論北京的冰球很“文明”,像個大姑娘似的!

簡單适應了一下有界牆的場地後,比賽就正式開始了。這屆運動大會的冰球比賽采取單循環制,華北隊首先與西北隊進行了比賽。華北隊的隊員們憑借從小打下的良好滑行基礎,不僅直線快,曲線滑行也很快,赢得了更多的突破和獲球機會。西北隊的大部分球員是初學者,滑行不熟練,速度上不去,是以華北隊進攻三傳兩傳就到了門前,輕輕松松就進了球。最後,華北隊以大比分獲勝。

讀書|就為了那股子帥勁兒!新中國第一代冰球運動員從“耍酷”開始入行

1953年全國冰上運動大會華北冰球隊

解放軍隊和火車頭隊各有一兩名表現突出的球員,如解放軍隊的孫夢熊,速度快,突破能力強,華北隊在賽前就對其有所了解,他單打獨鬥“一條龍”,一人撐起一個隊。但大家并不擔心,并且制定了相應的戰術——隻要派一個人盯緊,不讓他起速就行了。最終,華北隊在對陣解放軍隊這場球賽上,牢牢制約住了孫夢熊,取得了勝利。

閉幕式上,進入決賽的華北隊遭遇了實力最強的東道主東北隊。東北隊訓練時間長,全隊實力平均,還擁有兩名俄裔球員,人稱“大修”“二修”(17号修福喜和19号修福祿),兩人技術全面、配合默契。還有一名球員老韓(18号韓孝彰),射球又快又狠,擅長遠射。東北隊打球氣勢兇猛,相比之下,華北隊則靈巧機智、配合默契,攻防技術好,守門員的基本技術也較好。

這場決賽打得精彩紛呈,雙方奮力拼争,兩隊的特點都得到充分發揮,三節比賽打得難解難分。最終,華北隊5:8輸給了東北隊,獲得亞軍。

第一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還有個傳奇人物,那就是代表華北隊出戰的穆祥雄。這是位著名遊泳運動員。他在華北選拔賽中以優異成績入選速滑長距離參賽選手行列。這也反映出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特别是在京津體育發達地區,有一批優秀體育人才,冬季滑冰夏季遊泳,都取得了很好成績。穆家兄弟姐妹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姐姐穆秀蘭與弟弟穆祥雄、妹妹穆秀珍共同入選,成為華北速滑隊在首屆冰上運動會上的一道風景線。穆祥雄腿部力量驚人,既能遊泳又能滑冰,這得益于穆家的家傳功夫——“穆家十三式”,這套功夫對于腿部力量的鍛煉十分有效。于是,華北代表隊的運動員們也都趁此機會跟着穆祥雄取經,每天早上跟着他練起了“穆家十三式”。

現在回想起來,在進入高水準專項訓練之後,因各項目的特點不同,有些項目的力量是相悖的,有些則是相輔相成的。比如冰上項目和遊泳,二者對于腿部和腳踝的力量要求其實不同,不應該選擇兼項。但是在那個對于訓練認識還沒達到一定高度的年代,還曾有過想在北京體院設定水冰系(聚集一批水冰人才)的思維,好在後來得到了糾正。而遊泳界随後及時協調了穆祥雄的兼項問題,發揮了他在遊泳上的才華,于1959年打破了世界紀錄!

除冰球外,第一屆全國冰上運動大會還設定了速度滑冰、花樣滑冰等項目,196名運動員參加了比賽。本屆比賽創造了新中國速度滑冰項目的第一批全國紀錄。雖然水準無法和後期相比,但在中國冰雪運動發展史上意義重大,開啟了中國冰雪運動的發展篇章。這屆冰上運動大會更像是一場大聯歡,賽場上你争我趕,熱火朝天;場下各隊熱烈讨論,展開交流,全國各地的風俗民歌在一起交彙。每一名參賽者都大開眼界,廣交益友。

(本文摘選自《冰雪中國》,有删節)

作者:艾田 楊占武

編輯:周怡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