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假期我們去景谷遊玩,聽說當地有個新晉網紅打卡地,家人安排去那裡遊玩。
吃涼粉、河邊戲水,是氣候炎熱的景谷城裡人們喜歡的休閑内容,春節假期也不例外,離縣城不遠的芒現村就是一個好去處。
對于我們來說,芒現村不是陌生的地方。2021年春天我們去景谷熙康雲舍芒卡溫泉遊玩,在多才多藝的岩寶老師那裡了解了不少傣家文化、民族習俗,他給我們介紹了他的家鄉芒現村,我們順路去遊玩了一圈。
那時的芒現村遊人很少、幹淨整潔,漂亮的牆畫、獨有的茶葉化石......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沒想到,才過去不到一年,這裡已變成了景谷人喜歡去休閑的地方,熱熱鬧鬧的氛圍、清清爽爽的小河,給人們帶來不少好心情、好享受。
芒現村,是一個離景谷縣城不遠的傣族寨子,擁有悠久的曆史。1978年在這裡發現了景谷寬葉木蘭化石。
經科學家研究論證,認為它與現代茶樹葉片的特征相似,這是引證茶樹最原始産地在西南地區的重要依據,是以民間将這裡稱為茶祖之地。
據說,在扶貧攻堅工程中,對口扶貧芒現村的上海有關機關不但給這裡帶來了資金,更帶來了思路。
在上海的支援下,芒現村積極打造美麗特色鄉村,将木蘭化石、象腳鼓、道地美食等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傣家特色的元素集合展現,在村頭清澈碧綠的溪河岸邊修建了供人行走的木棧道,架起了大水車......吸引了不少人前來遊玩。
村裡的傣家人在自己的院落裡、在村中的道路上擺起了小食攤,涼粉、涼米幹、傣族粑粑......很受遊人青睐,村民也是以得益,可謂一舉多得也。
早春二月,很多地方依然是寒冷的天氣,景谷卻已是20多度的氣溫,早晚溫差大的特征讓人又不能像夏天一般着裝,是以,穿衣、脫衣成了每個人必做的事宜。
假日裡的芒現村熱鬧卻不喧嚣,盡管比平日裡多了很多人流、車流,卻并不顯得擁擠、繁雜。臨公路一側的村頭、河岸一側的村頭都有停車場,停滿了前來遊玩的車輛。
在村中不太寬敞的道路中行車,得小心避讓,隻見大家都心平氣和、仔細行車,景谷人大多是慢悠悠、很和氣的性格。
和我們去年來時不同,現在村裡的很多人家都打開了院門,擺上個小食攤,出售自制的傣家特色美食,大多是食客衆多、生意紅火的模樣。
我們去了一家食客衆多的店家。那是一個傣家人的家,院子很寬敞、房子很新,攤主是一個能幹利索的傣家婦女,根據不同的需求,她熟練地裝涼粉、米幹、米線,加酸醋、舀蓋頭......動作連貫、很是麻利。
根據自己的口味,食客可以在數量衆多的佐料中進行選擇添加,融鮮香酸辣為一體,美美的滋味讓人懷想......在景谷吃涼拌美食,總是不會讓人失望。
沿着新修的水泥小道下坡不遠,我們就到達河邊了。河畔一側修建了一條數百米長的人行棧道,一個巨大的水車在慢慢轉動,像在講述一個舊時光的故事,讓人有一種穿越之感。
遠遠望去,河對岸有一片茂密碧綠的竹林,迎風飄舞、竹浪聲聲,有人在竹林下休憩、有人在河水中戲浪;在燦爛的日曬之下,風兒帶着濕潤,不時送來陣陣清涼;人們在河畔棧道徜徉、在清淺河溪中漫步,都是一種不錯的體驗。
如今的芒現村,已成為景谷新晉的網紅打卡之地,其實它的曆史很悠久、是寬葉木蘭化石的發現地。
芒現村位于景谷縣城北部、215國道旁、從縣城去芒卡溫泉的途中,寨子的規模不大,卻幹淨整潔。“觀寬葉木蘭化石、賞傣家百道美食、傳象腳鼓典神韻、承社會文明新風”,是芒現村的特征寫照。
(2022年2月3日,農曆壬寅虎年正月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