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樓夢中誰的詩才好,看大觀園中熱鬧的高光時刻,誰的詩奪了頭魁

紅樓夢中賈寶玉和賈府的那些姑娘們可以說是詩人,在他們身上有詩人的氣質,大觀園詩社成立後,就經常性地看到他們聚在一起做詩。這些人當中還是林黛玉和薛寶钗輪流奪魁。周玉言先生在《紅樓奪目紅》中說“在紅樓夢中,林黛玉最擅長的還是七言歌行,如《葬花吟》《桃花行》《秋窗風雨夕》三篇堪稱風調獨豔,超邁絕倫”。

通讀紅樓夢詩詞,我們發現林黛玉的其他詩詞寫得也是非常棒,如賈元春省親時林黛玉替賈寶玉所做的《杏簾在望》其中的“一畦春韭綠,十裡稻花香”歡快明媚,寫活了大觀園中的田園風光,如行雲流水般渾然天成。而在《詠白海棠》中“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表現出了她不羁的靈感和異樣的才情,這句詩化用了《雪梅》中的“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寫出了海棠的美麗,同時賦予了人的調皮可愛,獲得了大家一緻稱贊。

紅樓夢中誰的詩才好,看大觀園中熱鬧的高光時刻,誰的詩奪了頭魁

而在大觀園詩社中最為熱鬧的高光時刻,則是在紅樓夢第三十七回和第三十八回中。菊花和桂花是秋天中開得最美的花,史湘雲要開菊花詩社做東道,薛寶钗給史湘雲出主意請老太太吃螃蟹賞桂花,并且夜拟菊花題十二個。衆人做菊花詩,李纨評潇湘妃子林黛玉奪魁,那就是林黛玉所做的詠菊詩,一起來欣賞。

賴詩魔昏曉侵,繞籬欹石自沉音。

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

菊花開花最晚,在滿地落葉枯黃的時候,它傲然獨立,是以菊花被文人賦予了高潔,隐士的内涵,古往今來,贊美菊花的詩詞很多,其中陶淵明,白居易也都曾經作詩吟誦。

紅樓夢中誰的詩才好,看大觀園中熱鬧的高光時刻,誰的詩奪了頭魁

白居易在一首《閑吟》的詩中寫過“唯有詩魔降未得,每逢風月一閑吟”在《醉吟二首》中也有“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這兩首詩中都出現詩魔,白居易被人冠上了詩魔的稱号。對白居易而言,寫詩就像着了魔一樣,無法控制,來說明他寫詩的欲望之大。

這裡在首聯中林黛玉借用詩魔這一說法,來表明自己無法控制的創作沖動,就像被詩魔纏身,詩魔附體。這很符合林黛玉的個性,林黛玉出身書香門第,多愁善感,經常觸景生情,吟詩填詞。首聯這兩句屬于開門見山,說自己着了魔一樣,從早到晚,倚着石頭,繞着籬笆苦思冥想。

紅樓夢中誰的詩才好,看大觀園中熱鬧的高光時刻,誰的詩奪了頭魁

颔聯兩句“毫端蘊秀臨霜寫,口齒噙香對月吟”是說靈感來了,提筆一揮而就,尤其是口齒噙香非常有意境,值得品味,“噙”的可以是菊花的香味,又可以是詩詞的意蘊。潑墨揮毫之後,還意猶未盡,還要對月高吟,這是苦思冥想完成詩作後的欣喜。

頸聯“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筆鋒突轉,滿紙揮毫,寫的都是詩人的“素怨”,所謂素怨就是秋怨。在大陸古代的五行學說中,秋天屬金,色白,又稱為素秋。而“訴秋心“,其中的“秋心”合成一個“愁”字。在宋代吳文英的《唐多令》中有這樣的句子“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頸聯用問句集中展現了林黛玉的愁思,滿紙寫的都是平時的愁怨,誰能了解我的情懷呢?

紅樓夢中誰的詩才好,看大觀園中熱鬧的高光時刻,誰的詩奪了頭魁

林黛玉從小失去父母,孤苦伶仃寄人籬下,賈府就是一個小的江湖,有紛争,有暗流,林黛玉不願意同那些世俗之人同流,是以被人認為目下無塵,清高孤傲,就像花中的菊花一樣,不合群,獨自綻放,從這點上來看,菊花的淡雅,清香,傲世就和林黛玉一樣,他們兩個可以互為知己。她的這個問句,和曹雪芹開篇的“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是一樣的情懷。

尾聯“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菊花高貴的品格,自從被陶淵明歌頌後,就被人們傳承至今。陶淵明曾經作過彭澤令,是以稱為陶令,他的詩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千古高風。

紅樓夢中誰的詩才好,看大觀園中熱鬧的高光時刻,誰的詩奪了頭魁

林黛玉這首詩一出來,李纨等人一緻認為是菊花詩中的第一,林黛玉卻很謙虛說“我這首不好,傷于纖巧些”,她的三首詩詠菊,問菊,菊夢分别名列第一、二、三名,在紅樓夢中這樣安排就很獨特,因為菊花的孤高,遺世獨立,很合林黛玉的個性特點,不能不說紅樓作者曹雪芹的偉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