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

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

“那是多了還是少了?”

“事實是比26萬少太多了,也就幾千塊。”

魯豫:“我不信!”

說到央視主持人水均益,很多70後、80後大概會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不僅是首批赴戰地采訪的記者之一,更因為他對國際風雲人物的專訪節目,而成為國内第一品牌,獨坐國内新聞界專訪外國政要、世界商界巨賈和國際知名人士的首把交椅。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有名有才的公衆人物,卻在妻子發生車禍,導緻癱瘓的第二天,提出離婚。

2007年,水均益14歲的女兒水亦詩,哭着抱着父親不讓他走。

可無奈對方已“啞巴吃秤砣”死了心了。

轉身,水均益便娶了小自己13歲的嬌妻。

一時間,輿論嘩然,很多喜愛水均益的觀衆都忍不了了,紛紛站出來指責他不負責任。

“明知道妻子癱瘓了,還選擇離開,你怎麼做丈夫的?”

然而,3年後,當水均益迎娶年輕漂亮的央視體育頻道記者楊迪時,水亦詩卻主動站出來,幫父親站台:“我父親當初離開,是有他的苦衷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出生在書香世家的水均益,從小便受到了最好的教育,更是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對讀書有着莫大的興趣。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父母更是對他寄予了最大的希望。

可以說,在水家,水均益受到的教育、得到的資源都是家中最好的。

可天有不測風雲。

一場浩劫後,水家沒落了。

與物質上的拮據相比,水均益的大哥水恒進,精神遭受到嚴重的打擊。

大哥的精神開始變得恍惚,大腦也停止了發育。

本來應該聰明機智的他,如今就像是一塊木讷的木頭,甚至慢慢開始出現癫痫……别說讀書寫字了,就連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做不到。

2004年,父親水天明重病,自知命不久矣。

最讓他放不下心的,就是患有殘障的大兒子,和相濡以沫一輩子的老伴。

在幾個子女裡,水均益的收入算是中上等的。于是,他勇敢地接下了照顧老母親和哥哥的重任。

就像和魯豫聊到的,雖說水均益收入最高,但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再加上照顧老媽和哥哥,還是很是吃力的。

即便如此,水均益也是一直咬牙堅持了下來。

然而,禍不單行。

3年後,水均益的妻子王君又出了意外,癱瘓在床。

得知消息的水均益,直接崩潰大哭,他心疼妻子,更對這該死的生活束手無策。

可誰想,從醫院出來後,王君主動提出了離婚。

水均益說什麼都不答應,結果,被妻子的一段話給說服了。

“你照顧老媽和哥哥,已經很辛苦了,現在再加上我這樣一個廢人,就算你渾身是鐵,能撚幾顆釘? ”

無奈之下,水均益隻得把房子和存款都留給了妻子和女兒,淨身出戶。

@職心眼兒 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有可能瞬間發生變化。

本來老實善良的人,也許會變成張牙舞爪的惡魔;

原本富可敵國的人,也有可能一夜間成為一貧如洗的流浪漢;

前一秒還對周圍人吆五喝六的人,可能因為一招臭棋而滿盤皆輸,成為階下囚。

而如果說:一定還有不變的東西,那就非親情莫屬了。

尤其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親情一直都是最讓人牽挂不已,拿得起放不下的東西。

它跟着我們一起與生俱來,讓人無法割舍。

而且在關鍵時刻,總能轉化成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助你走過寒冬,迎來暖春。

如今,水均益仍在照顧着一生無兒無女的大哥。

無論在外面受了什麼大風大浪,有怎樣的委屈,回到家中,親情就是最溫暖的港灣。

隻可惜了水均益的前妻王君和懂事乖巧的女兒,為了成全水均益的親情,而放棄了自己的小家庭。

放手,有時候可能會需要更大的勇氣。

你說呢?

#2021年終職場盤點#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一次采訪,魯豫問水均益:“網上說你月薪高達26萬,是真的嗎?”水均益聽了直搖頭:“假的。”“那是多了還是少了?”“事實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