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南日報丨我與灘頭年畫的緣分

湖南日報丨我與灘頭年畫的緣分

劉勝文

虎年至,年畫賀歲迎新春。近期,由我創作、隆回縣刻版師肖時貴刻版、福美祥作坊灘頭木版年畫省級傳承人尹冬香和“95後”傳承人肖揚印制的虎年賀歲生肖年畫《虎迎富貴》推出。

作為灘頭創新年畫“十二生肖·五子登科”系列之一,《虎迎富貴》嚴謹繼承灘頭年畫的造型特征,并賦予其新時代的審美趣味。《虎迎富貴》由一隻身穿帥服、頭戴小花翎的大虎與五隻活潑可愛的小虎組成。畫中,大虎一手抱瓶,瓶插三戟,虎虎生威。五隻小虎動态不一,虎頭虎腦,憨掬可愛。整體構圖飽滿生動,色彩豔麗,造型喜人。

我與灘頭年畫結緣,起于灘頭年畫羊年生肖作品《三羊開泰》,那幅作品是我在導師文牧江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之後,我進入了灘頭年畫的創作人行列。文牧江教授是道地的隆回人,對灘頭年畫有過深厚的研究。我非常喜歡傳統藝術,對民間年畫也特别喜愛。在導師的細心指導下,我對灘頭年畫從熟悉到細心領會,到融會貫通,直到被隆回縣非遺中心和有關專家同行認可,走過了些年頭。我懷着深深的情懷來做這項事業,并為此感到幸運和驕傲,也将這份事業看作一種使命和責任。

灘頭年畫有種特别的“土”味兒,使得它在中國年畫中獨具一格。灘頭年畫的人物造型有着特殊的發展曆程。它偏安一隅,落戶灘頭,經過衆多民間藝人的加工與制作,并結合當地特色與環境,生長出了與衆不同的風格,可謂一身“土氣”。它的造型“土”,有着梅山文化巫楚之氣。紙馬造型的神秘與巫文化圖像給灘頭年畫注入了股“巫”氣,更具地方特色。它的顔色“土”,顔料經當地自主生産,主要以黃、橙、藍、紫、綠五色為主,色彩搭配鮮豔,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更是形成了火辣辣的湘楚特色,沖擊力強。它的刻制與印刷“土”,刻制由當地藝人完成,造型上注入了當地特有的稚拙感,别有風味;印制采用多版套印,工序複雜,全部手工作坊完成,紙張也是當地特有,稱為“粉紙”。印制在這種紙面上,顔色更加鮮亮和厚重,再加上“開臉”工序,人物甚至具有某種立體感。這是它與其他産地的年畫十分迥異的一處特點。

但光是領會這些,對灘頭年畫的創新發展還是不夠。在實踐創作中,我将它與其他産地的年畫反複比較,特别關注它的不同之處,尤其是飽滿的造型。這種飽滿與造型上的曲線運用、團塊形體是分不開的。我深知灘頭年畫是民間藝人集體創作的結晶,它的飽滿造型形成了幾個不同的樣式,如“門神五子登科”樣式、“一團和氣”樣式等。本次的“十二生肖·五子登科”設計就是在“門神五子登科”樣式上發展而來的,繼承了原有的飽滿造型,并将這種樣式發展出一整套樣式特色來,再強化灘頭年畫的樣式特征。“一團和氣”的年畫樣式也是我們下一步的創作“十二吉祥年畫”的創作源頭,我們将在它的基礎上進行挖掘,發展出一整套獨具特色的樣式出來。灘頭年畫的傳承離不開這些已形成的特有樣式,創新發展也在于對樣式的挖掘和創新。相較其他已具有鮮明品種系列的年畫來說,灘頭年畫的品種特色并未形成一定特色規模。是以,在新的時代發展中,發展灘頭年畫的新品種,并形成品種規模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也是我在不斷探索灘頭年畫的創新發展中所特别關注到的一個問題,也給了我更多的責任與使命。

當然,灘頭年畫的創新工作并不隻是這些,它與創作人的素養、相關研究、紮實的美術功底和對造型的領悟力都有關系,不便一一展開。在此,我更想說的是,我與灘頭年畫的緣分還将繼續,我将把自己視為灘頭年畫傳承發展大家庭中的一員,繼續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