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于俗務冗雜之中,抽身片刻,去探尋隐逸于“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中的意蘊與況味。或立于一角,欣賞《洛神賦圖》中翩若驚鴻,婉若遊龍之神女;或伏于畫前,觀摩《清明上河圖》中細膩的工筆技法;或徜徉于“萬畫牆”中體會萬幅畫卷繪就的黃河魂魄;或沉浸于光影丹青裡感受舟楫搖曳,典雅古樸的人文氣息。指尖觸摸過的看似平整的每一寸,都是曆史跌宕起伏後的不顯山不露水,那潛藏于畫中的奇絕,凝結在筆峰處的溝壑,彌漫在長廊中的墨韻,分明是遙遠的回聲自遠古而來,與古老的顔料、紙絹和石壁一起,合奏了一曲穿越千年的樂章。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我曾試圖從西安古城牆下一塊磚瓦的裂縫裡尋找一千五百年前“九天阊阖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漢唐氣象,卻不及《步辇圖》中太宗的端肅平和、祿東贊的誠摯謙恭、仕女的儀态萬方展示得更為直接。典雅炫麗的設色、流暢圓勁的線條、錯落多變的構圖,經閻立本的渲染勾勒,真實還原了一場漢藏民族友好往來的盛舉,筆鋒濃淡間無不展現出盛世唐朝作為世界中心的繁華與強盛,包容與開放。這幅以貞觀十五年吐蕃首領松贊幹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曆史事件為題材的作品,以其巧妙的構圖和色彩的大膽運用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力,震撼之餘不得不歎服作者繪畫技法之高超,文化内涵之深厚。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唐朝的氣象萬千,還在于它的包容性。這一時期,大量的釋家題材繪畫便可見一斑。《樹下說法圖》《六尊者像》《引路菩薩圖》《聽法圖》《彌勒下生經變相》《報恩經變相圖》一類的畫作以其精美的畫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獨特的宗教情感,記錄了當時佛教信仰者的虔誠與熱情,展現了唐朝繪畫藝術的精湛,也為我們了解唐朝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宋代是中國繪畫發展史上的全盛時期,畫壇流派紛呈,名家輩出,畫作燦若星河。廣泛的題材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蓮池水禽圖》《芙蓉錦雞圖》為代表的花鳥畫、以《清明上河圖》《聽琴圖》為代表的人物畫、以《南山大師圖》《八高僧圖》為代表的宗教畫,一一展現着宋代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和卓越成就。而說到宋朝山水畫的集大成者,不得不說少年天才王希孟的這幅《千裡江山圖》:一幅畫卷,帶着千年的古韻,以光影的形式徐徐展開,畫中既有漁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墨長橋之靜态,亦有捕魚、遊玩、趕集之動景,動靜結合,盡顯栩栩如生之感,巧妙記錄了北宋鄉村生活之意趣。這位少年天才10多歲入宮學畫,技藝平平,直到得到宋徽宗的親自指點,才使得畫技突飛猛進,最終創作出了這幅名垂千古的鴻篇巨作。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走過大千錦亮的盛唐,感受紙香墨飛的雅宋,元、明、清之傳世巨作也以其多樣的題材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呈現出一幅幅精妙絕倫的浮世繪影:觀大寫意畫作如明朝之《墨葡萄圖》,看徐渭通過深淺、濃淡的墨色變化,将葡萄藤的虬曲多姿和葡萄的晶瑩剔透刻畫得入木三分,水墨淋漓裡盡顯肆意張揚;觀文人畫作如黃公望之《富春山居圖》,從半卷殘畫中,也能看到富春江畔峰巒起伏,樹木叢生,一派“山水渾厚、草木華滋”的江南山水之美。觀浙派畫作如陳子和之《蘇武牧羊圖》,看畫家如何以“公羊之隐現,槎枒之偃蹇,寒風之蕭索”,将一個雙目炯炯,正氣凜然、堅定不屈的蘇武躍然于紙上......

夜讀|無限丹青手 千年畫中遊——觀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旗特展之感

漫步展廳,沉浸于千年的藝術勝境中,走走停停。一幅幅傳世巨作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深刻記憶,也彰顯着千年文明所積澱的文化自信。“薪火相傳 代代守護”“千古丹青 寰宇共寶”“創新轉化 無界之境”“大美北疆 漫瀚今韻”四大闆塊,彰顯文化浸潤下的準格爾之獨特視角與文化底蘊。“漢唐氣象”“宋韻無盡”“元氣淋漓”“明麗煊耀”“清流迴蕩”五個單元,呈現中國古代繪畫曆史清晰的脈絡與曆朝先賢對中華文明的接續和傳承。千年風采,一朝覽盡,“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準格爾特展是準格爾旗建設文化強旗衆多實踐中的一個縮影,更是千百年來黃河水滋養準格爾的恩澤廣被與一代代自強不息的準格爾人的一場雙向奔赴。在曆史與當下交彙的今天,守正創新的準格爾人依然在這片詩意的土地上締造着新的大河文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