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隔屏放煙花、手遊“雲聚餐”、視訊拜大年……被“小屏”改變着的年俗

作者:半島網
隔屏放煙花、手遊“雲聚餐”、視訊拜大年……被“小屏”改變着的年俗
隔屏放煙花、手遊“雲聚餐”、視訊拜大年……被“小屏”改變着的年俗

大衆日報記者 田可新

大衆日報實習生 王岩

“你的時代感,我的時代感,是幸福曬在朋友圈。”什麼是時代感?虎年春晚熱鬧又充滿朝氣的歌曲《時代感》告訴我們,智能手機的普及,重塑着人們的日常行為和生活感受。“小屏”過年,正漸漸改變着原有的年俗,其帶來的變化,值得我們關注和回味。

溫情中的“反轉”

隔屏放煙花、手遊“雲聚餐”、視訊拜大年、APP開“單間”K歌……如今,通過手機,人們似乎可以走完春節的所有流程。借助5G技術的發展和推廣,視訊畫面更加高清流暢。哪怕是相隔萬裡,大家也都可以透過手機螢幕和牽挂之人實作雲上相守,體驗“身臨其境”的陪伴感。此時,手機作為交流工具的“冰冷感”漸漸消退,它成為人們傳情達意的橋梁,便捷、高效、生動又滿含溫情。

年輕人對這份“溫情”保持着一份獨特的新鮮感。因工作等原因,沒有回牟平過年的“95後”姑娘孫莉就告訴記者,她今年選擇和父母“雲上守歲”。從農曆大年二十九的下午,她便視訊連線父母,展示了自己置辦的春聯、福字和窗花,還在爸媽的指導下完成了人生第一桌自己下廚做的年夜飯……“以往過年都是坐享其成,玩着手機看着大人忙年,等着吃現成的餃子。今年沒在身邊,卻特别願意和父母多說些話了。這種感受很奇妙。”她說。

在這份“奇妙”中,年長者也找到了越來越多的參與感。寫着虎年大吉、虎虎生威的小老虎動圖在聊天中随處可見,不習慣手機打字的他們,也能通過“點一點”融入群聊。長輩發出紅包,小輩兒各拼手速,各憑運氣,大家刷各式各樣的表情來傳達謝意、交流運氣,平時寂靜的家庭群聊頓時熱鬧無比,線上喜慶的節日氛圍感瞬間被拉滿。同時,短視訊的火爆,也讓銀發一族新年有了新樂。拍攝、剪輯、上傳,老年人叫上孩子一起參與,“合家歡”有了“新面貌”。

“喊上孩子幫我選特效、教我輸字幕,一家人坐在一起比比誰的視訊點贊多,共同語言一下子多了起來,這種‘天倫之樂’前所未有。”家住濟南市槐蔭區、今年67歲的尹愛榮笑着對記者說。傳統春節正在吸納科技因子,追趕年輕人的腳步。多年從事老年數字鴻溝課題研究的深圳大學教授周裕瓊認為,家庭“數字反哺”,是幫助老年人學習掌握網際網路技術,融入數字社會的關鍵。春節正是帶領老人運用手機參與互動,體驗現代科技,追趕數字社會的好機會。

而上述的交流乃至反哺中,或許還包含一種“反轉”:平日裡制造疏離感的手機,在春節、兩地這樣的時空下,卻消弭了距離感;原本網際網路衍生的溝通代溝,也被年節特定的交流互動内容在短時間内迅速填合。這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感使然,也離不開科技力量對過節方式的多元更新,呈現了新的“親子”“娛親”的過節方式。現代科技和傳統民俗特性新舊相斥卻核心共鳴,在貼近與疏遠之間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

花式營銷,“雲”上春節

“小屏”過年成為新年俗。情感是基礎,自不必說。科技和創意也必不可少。為了同時滿足這三方面需求,相關内容的制作方、輸出方、傳播方紛紛下大功夫,花式營銷層出不窮,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

特效方面,微信上線了節日限定聊天彩蛋。春節期間,使用者在微信聊天界面發送“虎年大吉”“虎虎生威”“如虎添翼”等任一關鍵詞,即可觸發特效,祥雲圍繞的金虎會躍上手機螢幕,為春節增加了幾分趣味;抖音則上線了多款拜年特效,使用者可以自由搭配進行創作,多樣的祝福模闆引發了模仿熱潮,多人特效還可以讓全家人一起參與,留下寶貴的新年記憶。抖音更聯合北京冬奧會煙花總設計師、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在平台釋出了數字煙花《怒放2022》,将煙花搬到線上,不僅安全環保,還可與線下場景相結合,實作每一次“燃放”都獨一無二。

紅包大戰,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各大平台上,集五福、紅包雨、搖一搖漲現金、全民炸年獸,各種玩法層出不窮。2022年春節期間,快手、百度、抖音、京東、支付寶等網際網路大廠狂撒的紅包總額已超84億元。微信釋出的資料則顯示,除夕當天(1月31日00:00-24:00),全國共有6.88億人參與搶紅包。今年春節,微信首次上線的限量款紅包封面,創意吸睛十足,一些個性鮮明的IP封面、偶像明星封面,更是備受粉絲追捧。僅跨年當晚(1月31日18:00-2月1日6:00),超過1.4億人領取了這類“特别”的紅包。

今年,春節文化各類IP也更加重視直播手段,用心滿足手機族這個龐大閱聽人群體的過年需求。以央視春晚為例,總台首次嘗試在央視訊APP和微信視訊号推出豎屏直播,除夕當晚,有超過1.2億人在微信視訊号“豎屏看春晚”,沉浸式的觀看體驗赢得觀衆一衆好評,春晚視訊号直播間點贊數超過3.5億次,總評論數超過919萬次,總轉發數超過551萬次。不少觀衆表示“豎屏看春晚,感覺離舞台更近了,細節更豐富了,甚至連演員的微表情都能捕捉到”。此外,各地的高跷、秧歌、花燈等民俗文化、非遺項目在各平台直播間進行形式多樣的展示,各類文化場館、藝術院團也在雲上進行展演、展播,“雲”上春節熱鬧非凡。

而透過這些不難發現,傳統年俗在網際網路時代,也可以在守住核心基因的同時不斷進步、曆久彌新。有了科技加持,有了各種應用做平台,年俗不僅不土,反而更潮、更綠色、更具互動性、更彰顯特色,折射出的是新時代的文明進步。

警惕“民俗”變陋習

新年俗借助手機風靡,的确給人帶來驚喜,但同時,“小屏”内容的諸多花樣也引得部分人沉迷其中難以自拔。凡事過猶不及,刷手機到了上瘾的地步,是以也需要警惕“民俗”變陋習。

“好不容易回家聚在一起,但看手機的時間卻比面對家人的時間還長,久别重逢的叙舊飯局,最後卻變成了手機刷刷刷,沒啥事拍拍拍……”“我們這兒咋拜年?初一:家裡玩手機;初二:外婆家玩手機;初三:嶽父家玩手機;初四:姑姑家玩手機;初五舅舅家玩手機……”網絡上,大多數人在呼籲“别讓回家淪為換個地方玩手機”。

而沉迷手機引發的“線下社恐、線上社牛”心理,在春節年輕一代的低頭族中,也正在發酵、彌散。一方面,線上下,他們最怕的是走親戚,怕被一年一見的姑嬸舅姨盤問打量,怕被催婚催娃催二胎,同輩人尬聊幾句便冷場,寒暄幾句就再舉起手機;另一方面,他們又覺得開放的直播間裡素未謀面的陌生網友更親近,拍個視訊段子可以實作全網拜年,彼此間還能點贊評論唠唠知心話,甚至給主播打賞比給家人發紅包還痛快……這種尴尬、沖突的心态交錯緻使内容花哨、可以分散注意力的小螢幕,成為年輕人“鴕鳥式自救”的一大裝備。

這種報複性的使用,對身心有不小的負面影響。許多人節後開工遭遇春節假期綜合征。有心理專家告訴記者,春節期間,不少人從早到晚看手機,淩晨躺上床,還要再刷一兩個小時……這種病态的依賴表現很容易引發無手機焦慮。有關資料顯示,大約四分之三的年輕人短時間離開智能手機後便會出現焦躁或抓耳撓腮等行為。

對此,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聰穎表示,控制很有必要。“可以看,但要明确有時間段不看。”她說,《紐約時報》曾報道,喬布斯對每晚一家人圍坐在長長的大桌子上吃飯的儀式很重視,他會和家人聊聊書籍、曆史等話題,家裡從來沒有人在飯桌上使用電子産品。他的孩子似乎對任何電子産品都不會上瘾。這種家庭文化值得倡導。“我們一家人相聚時,不妨也進行類似的約定,大家每天關閉手機一兩個小時,把這段時間留給家人朋友,學着做話題的發起人或是微笑的傾聽者,既能改善家人間的關系,又能鍛煉溝通能力,也是對度假生物鐘的有效調節。哪怕不願尬聊,還可以利用手機進行很多線下家人團聚的保留節目,比如,根據視訊教程複刻一道團圓飯硬菜;比如,網購迷你遊戲冰壺套裝等趣味運動器械,在家開展小型運動會;又比如,安裝應用程式,一家人快捷開始猜謎、做遊戲……這些都可以成為“小屏”新年俗中的題中之義,更可以形成常态,作為家人團聚時的‘新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