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作者:河北新聞網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用希臘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歌唱。河北日報記者霍豔恩攝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馬蘭花合唱團用希臘語演唱了一首奧林匹克會歌《奧林匹克頌》。

這支合唱團由河北阜平縣44名孩子組成,他們中最大的11歲,最小的5歲,這支合唱團成立隻有3個多月。

這支國小生合唱團怎麼組建的?140秒演出的背後又有哪些動人故事?大山裡的孩子放聲世界,未來他們有什麼夢想?

●阜平孩子的音樂夢,一位79歲老人18年的堅守

馬蘭花合唱團雖然成立隻有3個多月,而實際上,這群孩子對音樂并不陌生。他們中有一群來自馬蘭國小的孩子,他們的音樂故事,更要從2004年開始說起。那年,村裡來了一個從北京來的老人。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鄧小岚(右)在馬蘭國小教孩子們學習演奏樂器。保定市委宣傳部供圖

她就是鄧小岚,原《晉察冀日報》總編、社長鄧拓的女兒。她出生在保定阜平馬蘭村,在那裡生活了三年,一直把馬蘭村視為第二故鄉。

2003年清明,鄧小岚同老報人們一起回到馬蘭為革命烈士掃墓。 在胭脂河畔,他們遇到了村裡的一群國小生,鄧小岚提出大家一起來個小合唱時,才發現孩子們大多不會唱歌,這讓鄧小岚心裡有說不出的難受。也就是從那時起,鄧小岚每年要往返北京與馬蘭村數十次,決心幫這裡的孩子們補上音樂這一課。

鄧小岚從自己的終身俸裡自掏腰包,修繕校舍、更換桌椅、添置樂器。開始了山村孩子們音樂與藝術的啟蒙教育,并組建了“馬蘭小樂隊”,開辦了馬蘭音樂節。

從此,這個小山村便時常被美妙的音樂和動聽的歌聲包圍。 2008年,鄧小岚帶着馬蘭小樂隊的孩子們走出大山,先後應邀到北京、浙江等地參加節目錄制,2012年還登上了北京電視台春晚舞台。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鄧小岚(右)教孩子們學習演奏樂器。保定市委宣傳部供圖

18年來,鄧小岚的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周邊多個村子的孩子也慕名而來。 很多志願者在鄧小岚的帶動下,紛紛加入馬蘭小樂隊的大家庭,為小小山村帶來了更多元的音樂教育,把偏遠的馬蘭村和外面的世界緊密地連在了一起。

2016年10月,付寶環作為北京市教委“老校長下鄉”活動的第一批下鄉老校長來到阜平縣石猴國小支教。

“有的國小沒有音樂老師,孩子們唱歌就是喊,壓根不在調上。”付寶環說,幾年下來,部分孩子有了音準概念,付寶環還幫石猴、井溝兩所國小譜了校歌,“好聽”的歌開始在山村國小響起來。

這些,都是阜平孩子們的聲音能被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導演組發現的原因之一。

●咱鄉村國小能上冬奧會開幕式?大山裡的孩子放聲世界

2021年9月中旬,阜平縣城南莊鎮夏莊學區中心校校長劉凱接到一個電話,是北京冬奧開幕式導演組打來的,對方在電話裡詢問了石猴國小的情況。

“咱鄉村國小能上冬奧會開幕式?”

同一時間,付寶環也接到了一個電話,國家體育場運作團隊場館副主任、開閉幕式部演出儀式處處長王軍找到她,提出想去她支教5年的阜平縣石猴國小看看,組建一支兒童合唱團在開幕式上表演。

馬蘭花合唱團參加冬奧會開幕式集訓。視訊來自保定市委宣傳部

這樣,來自阜平縣城南莊鎮八一學校、石猴國小、井溝國小、大岸底國小、馬蘭國小的孩子們正式組建起了馬蘭花合唱團。

9月28日,冬奧開幕式相關負責人聽了孩子們的演唱,現場決定,這個節目可以上。

老師們驚喜又激動,替孩子們高興啊,山裡的孩子,有的十來歲了最遠到過阜平縣城,這機會多難得。

任務定下來之後,最早由鄧小岚和付寶環兩位老師以及鎮上的特崗老師們來教。但這首歌專業難度很大,超出了鎮上的能力,他們向阜平中學求助。

僅僅過了兩周,阜平中學的音樂教師蘇志豔發現,要解決語言、演唱的諸多技巧,合唱團亟需更專業的老師。

10月18日,保定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張紅玉一行被請到阜平。第一次和合唱團見面,張紅玉皺緊了眉頭,“孩子們沒有音樂基礎,可要學的奧林匹克會歌音域寬、旋律複雜、變化音多。2008年北京奧運會演唱這首歌的是著名的北京愛樂合唱團。”

而且,奧林匹克會歌是無伴奏合唱,這會比有伴奏合唱更難。另外,這首歌要用希臘語演唱,别說孩子們,老師們都不會。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馬蘭花合唱團參加冬奧會開幕式集訓。保定市委宣傳部供圖

困難很大,決心更大。村國小特崗教師、縣中學音樂老師、大學音樂學院專家立即組成了一支教學團隊,老師們憋着勁兒要在12月底前把44個素人孩子打造成一支登台合唱團。

11月中旬,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希臘語教師秦烨臻帶着學生林嘉濠趕到阜平,花了10天時間教孩子們學希臘語,幫助他們發音标準。12月初,當林嘉濠第二次到阜平,他說孩子們的表現“很驚豔”。

按照導演組要求,每周合唱團的訓練視訊都要發給他們看,12月底最後一組孩子們排練的視訊發過去,劉凱他們收到最後通知,馬蘭花合唱團的表演正式列入開幕式節目單,這事兒,穩了。

●從含淚退出到補選歸隊,她對音樂的堅持讓人眼眶濕潤

2022年2月4日晚,阜平縣馬蘭新村,席金海的眼睛快要貼到電視機上,他在尋找女兒席慶茹的身影,“我閨女,我閨女!”席金海滿臉憨笑,“聽不懂,可怪好聽的。”

11歲的席慶茹,她的經曆有些特殊。

回家後,合唱團小成員馬蘭國小學生席慶茹依然非常自豪。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李連成攝

在阜平縣城南莊集訓的時,席慶茹的母親突然病重,她不得不退出冬奧會集訓。帶着哭腔的一句“沒事兒,他們在台上唱,我在台下唱……”讓所有人濕了眼眶。

就這樣,席慶茹放棄訓練,回家陪母親走完了最後一程。

音樂支撐着她走出失去親人的痛苦,但是音樂這個夢一直在心中,她想登上更大的舞台。在一次補選的過程中,席慶茹再一次獲得了參加冬奧會開幕式的機會。而這一次,她終于實作了自己的音樂夢,站在了冬奧會開幕式的舞台上。

席慶茹說,我想讓全世界的人都聽到我們馬蘭花合唱團的聲音!

從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演出歸來,席慶茹依舊像往常那樣,一有空就拿出小提琴來認真練習。

用松香輕輕擦拭琴弓,小心翼翼調試琴弦,手臂舒展、輕輕拉動,世界名曲《歡樂頌》的悠揚曲調在客廳流淌開來……

她說這是她學拉小提琴練的第一首曲子。鄧奶奶(鄧小岚)說,這首曲子簡單又好聽,最适合當入門練習曲了。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席慶茹在家中練習拉小提琴。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李連成攝

席慶茹的兩個姐姐都曾是馬蘭小樂隊的成員,其中一個還跟着鄧小岚參加了《我要上春晚》節目。

姐姐們學音樂的開心和驕傲感染着小慶茹,也令她羨慕不已,覺得學音樂是一件可幸福、可洋氣的事。

席慶茹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不斷成長,先後在馬蘭兒童音樂節、駱駝灣快閃活動、月亮舞台等衆多場合表演,直至登上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舞台。

“音樂讓山裡的孩子掌握了一門特長,打開了眼界,這會讓他們終生受益的,我們支援她一直學下去!”席金海說。

●開幕式演唱的錘煉,為孩子們插上逐夢的翅膀

音樂就像一顆播撒夢想的種子,深深地根植于阜平馬蘭花合唱團孩子們的心中。“我學會了用希臘語唱歌”“我學會了自己洗衣服、洗頭。”“我到天安門廣場看了升國旗”“我看到演出現場,演出舞台的高科技含量”……有音樂滋養,孩子們不斷蛻變、收獲、成長。

視訊拍攝:河北日報記者寇國瑩、李連成 視訊制作:河北日報記者吳曉萌、王木者

2月5日,馬蘭花合唱團完成在冬奧會開幕式上的表演,傳回阜平。10歲的陳昱龍一下車問爸爸,“爸,你們冷不冷?”父親陳永立愣了一下。“咱山裡孩子,以前不會這麼說話,心裡有也不說,突然覺得這心裡熱乎乎的。”

河北阜平44個孩子140秒感動世界的背後,這些故事很動人

合唱團最小的成員韓舒心。保定市委宣傳部供圖

韓舒心是合唱團最小的成員,傳回阜平後,就像個小喇叭,一個勁兒跟媽媽講。“媽,你昨兒個看見我了嗎?”媽媽楊麗說看見了,你唱得真好。“然後就給我講,她在北京看見了啥。走的時候感覺還是個小寶寶,回來一下子變成大孩子啦。”楊麗說。

王語佳的爸爸幹個體,媽媽焦傑目前被借調到城南莊鎮林場上班。“語佳還有個妹妹,平時,這孩子就比較乖,作業什麼的都不用操心。這次一回來,我就發現孩子說話比以前有條理了,視野大了。”

“我學會了刷鞋、洗衣服,自理能力比以前強了。”王語佳說,在合唱團,她算大孩子,她會幫小一點的孩子們倒熱水、系鞋帶,“以前我都不會幫我妹妹系,哈。”她自己笑起來。

這次到北京參加冬奧會開幕式表演,給大山裡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大世界的大門,也極大刺激了孩子們的内心。

視訊拍攝:河北日報記者李連成 寇國瑩 視訊制作:河北日報記者許佳奇

“我以後的夢想,要當個音樂老師。”王語佳說,而幾個月前,她還立志要當一名醫生,“我學會了音準,能聽出歌唱得大概什麼水準。知道原來唱歌也有這麼多學問。”

1月30日,陳昱龍接受采訪時說他想當個歌唱家。參加完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後,回到阜平,陳昱龍的夢想改變了嗎?“我以後想當像鄧奶奶(鄧小岚)那樣的音樂老師。”陳昱龍說。

被問及原因,陳昱龍沉默了一會,“總得有人來建設我的家,我想把知識傳下去。”

心中有夢是可貴的,夢想實作是幸福的。夢想,哪怕遙遠,為冬奧會開幕式演唱的錘煉之旅,已經為孩子們插上了逐夢的翅膀。

(河北新聞網綜合河北日報用戶端、冀時用戶端、新華社等,編輯魏雨)

來源:河北新聞網綜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