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閑談三碗不過岡(一)紀文清馬上就過年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點酒,談天說地,海闊天空各種話題都有,這就是我國的酒文化。酒文

作者:使用者紫氣東來

閑談三碗不過岡(一)

紀文清

馬上就過年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點酒,談天說地,海闊天空各種話題都有,這就是大陸的酒文化。酒文化是大陸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種脍炙人口的傳說、段子、規則很多。其中:武松在景陽岡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四斤牛肉,打死老虎的故事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根據水浒傳原著第二十三回《橫海郡柴進留賓,景陽岡武松打虎》來分析分析武松的酒量到底幾何。給你的酒局添個笑料,千萬别當真。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水浒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間,相隔二百五十年左右。《大宋宣和遺事》說有三十六條好漢藏匿于梁山水泊之中,成群結夥,他們是一些被政府通緝追捕的逃犯,靠非法活動營生。施老先生可能根據以上資料和民間故事七拼八湊編出來一部《江湖豪客傳》。他的學生羅貫中建議将書名改為《水浒傳》。為了使該書更添傳奇色彩以迎合百姓喜好,琅琅上口,便于流傳。便盡量褒揚各位好漢,是以把武松的閃亮登場設計了一鋪一蓋,喝酒為鋪,打虎為蓋。隻有喝醉了才去打老虎,可信度更高一些,打了老虎才成大英雄。于是乎,他讓武松喝了十八碗酒。那麼,十八碗是多少呢?多少度的酒啊?是多大的碗?喝了多長時間?一連串的問題來了,怎麼解釋才能讓人信服。 諸位客官别急,聽我慢慢道來。

一、首先确定計量機關“碗”。第一種說法:中央電視台一九九八年版水浒傳,丁海峰飾武松,喝酒用的是豆清釉大海碗,一碗能盛二斤,十八碗就是三十六斤,武松能喝三十六斤高度酒,打死也沒人信。如果換成十度(有人說,宋朝的酒是十度的低度酒)的低度酒,折合七斤多高度酒,也夠嗆能喝這麼多。再說了,喝了這麼多酒,他的膀胱再雄壯飽滿,前列腺再年富力強也會不斷上廁所,書中始終沒有提到他上廁所,憋着這麼一大泡尿與老虎肉搏是雙重危險啊。

如果一般人喝上三大海碗十度的低度酒,也折合五十五度的高度酒一斤多了,絕大部分人喝不下去,推敲不住。那不成了“兩碗不過岡”或者“一碗不過岡”了。

第二種說法:是黑釉泥胎土陶小碗。這種碗從夏商時期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四千多年的時間一直是大陸各地普遍使用的器皿,現在少見了。五十歲以上的人都見過或使用過。外高約四厘米,碗口十一厘米,内高最多兩厘米。碗的上半部分有黑釉,下半部分漏泥胎。這種碗最多能盛二兩酒。

大部分人喝上三碗(六兩)高度酒就差不多高了,醉麼咕嘟地走山路是很危險的,它符合标題“三碗不過岡”滴。如果是十度以下的低度酒,别說三碗就是三十碗也沒事啊,隻要沒老虎照樣能過岡,酒愰子上豈不改成“六十碗不過岡”了,文不符題了。

我認為,第二種說法比較貼譜。

二、可能是高度酒。原著《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是以喚作‘三碗不過岡’”》。

大陸古代文獻中蒸餾酒的稱謂主要有:燒酒、燒春,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所說的燒酒,燒春是否指蒸餾酒還有争論。宋代以後,燒酒、燒春才是真正的五十五度以上,六十五度以下的蒸餾酒,蒸餾酒的名稱很多,但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白酒"這一名稱卻不是指蒸餾酒。到了現代才用白酒代表經蒸餾酒。

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燒酒非古法也,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而清代檀萃也曾在《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 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

那位說了,武松是宋朝人,宋朝不一定有高度酒。宋朝不一定有但元朝已經普及了。施耐庵先生是元末明初人,喝的可是高度酒啊。他很可能把他喝的高度酒寫在水浒傳裡?這種寫法在古今小說裡是很普遍地,如南北朝時期才有了馬镫,騎兵單兵才形成戰鬥力,以前是馬拉戰車作戰。可楚霸王項羽就能騎烏骓馬馳騁疆場天下無敵;姜子牙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手榴彈扔地特别準,至今也沒人超越吧。

是以,酒家說“三碗不過岡”中的“三碗”應是高度酒,是二兩的淘泥小碗,是比較貼譜地,符合大衆酒量滴。武松是奇人,能喝十八碗是三斤六兩,再撒一些也就是三斤來酒,也是差不離兒滴。

閑談三碗不過岡(一)紀文清馬上就過年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點酒,談天說地,海闊天空各種話題都有,這就是我國的酒文化。酒文
閑談三碗不過岡(一)紀文清馬上就過年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點酒,談天說地,海闊天空各種話題都有,這就是我國的酒文化。酒文
閑談三碗不過岡(一)紀文清馬上就過年了,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點酒,談天說地,海闊天空各種話題都有,這就是我國的酒文化。酒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