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VC透露:2022年的100個創業機會

作者:佐佐和佑佑

本文經鉛筆道(ID:pencilnews)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鉛筆道進行授權。記者韓希言,編輯吳晉娜。

VC透露:2022年的100個創業機會

今年的創業機會,都在這裡。

2022,你還敢創業麼?

創業者們好不容易擺脫2020年帶來的陰霾,可沒想到,迎來的2021竟是“更難的一年”。教培、社群團購、電商、互助行業……根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12月,去年有823家中國公司宣告倒閉、關停。

但是,在這麼“難 ”的一年,我們也能看到新事物在蓬勃發展。

在當下,投資界無人不談硬科技。元宇宙、碳中和、合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有投資大佬此前告訴鉛筆道,目前市場上,一線機構至少80%以上的錢會投在科技上,有的甚至是95%。大批創業者投身投入科技創業的洪流,科技創新成為了這個時代最核心的推動力量。

當然,也并不是說消費、網際網路等領域徹底熄火,無論哪個行業,其實機會依然存在。

2022,風會往哪吹?鉛筆道采訪了數位創投圈人士,以及參考第三方資料庫、鉛筆道DATA等信源,梳理出可能在2022年值得關注的創業賽道。

創新造就新機會,在未來,還有更多的新商業機會在等待着我們。

- 01 -

硬科技

1、商業航天

随着全球商業航天競賽邁入白熱化,大陸商業航天的細分垂直市場、專業科研領域、産業鍊上下遊都有着極大的發展空間。

2、雲服務

雖然概念總是日新月異,但一成不變的是雲計算在産業革新和業态進化中的底座地位。關于傳統行業如何上雲、用雲的探讨已成産業網際網路的焦點,“雲+行業”正逐漸超過“雲+技術”成為資訊技術産業關注的重點。

3、合成生物

近年來,全球合成生物市場呈高速增長态勢。2020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場規模達68億美元,市場增長源于對合成基因和合成細胞的需求增加,其中醫療和科研的市場規模占比最大。未來,在合成生物核心技術不斷更疊發展的趨勢下,其應用市場也将逐漸擴大至傳統行業,例如農業、食品和飲料等領域。

4、腦機接口

未來随着人類逐漸掌握神經信号的編碼與解碼規律,能在腦機之間完成互動的雙向腦機接口有望成真,進階人機互動場景将會為腦機接口市場帶來新的巨量增長。

5、科學儀器

如晶片、半導體等高端工業領域一樣,科學儀器也存在“被壟斷”的問題。極度需求、又極度匮乏,這種關鍵物資,和平時期可以是國家之間促進關系的禮物,沖突時期難免成為被限制的要害。

6、碳中和相關技術

未來30年是全國全人類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向碳中和沖刺的30年。這個裡面是全人類目前為止面對的最大的挑戰,但是這其中也蘊含了巨大的機遇。

7、AI制藥

在制藥領域,AI的潛力正在逐漸展現,在技術和創業者的雙重推動下,人工智能能夠加速新藥研發。

8、NLP(自然語言處理)

由于人類對機器通信利率的上升,以及對大資料、計算機運算和算法的需求加強,自然語言處理的采用比例也在迅速增大。此外,大陸NLP在發展方面與美國仍有一定差距,但中國的NLP技術與美國正在逐漸持平。

9、內建電路

內建電路及專用裝置、資訊通信裝置、作業系統及工業軟體這三大領域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産業發展的關鍵基礎,也是中美在資訊技術領域競争的焦點。

10、機器視覺應用

大陸在機器視覺領域起步較晚,但是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推進以及資本的相繼湧入,行業的發展速度極快。2022年,機器視覺的熱度很大幾率延續,細分市場卡位戰打響,因市場基數小、空間大,産品成本效益與增速有機會逐漸提升。

11、晶片半導體

目前,中國企業的迫不及待數字化轉型需求使得對算力和存儲的要求都大大提高,而晶片是最基本的基礎設施。

12、智能家居

在5G、物聯網以及網際網路家裝市場的快速發展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展現蓬勃發展态勢。據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電子裝置與系統研究中心所述,中國智慧家庭市場規模正以每年20%-30%速度增長,智慧家庭産業發展空間巨大。

13、雷射雷達

随着技術持續疊代驅動成本端下行,以及自動駕駛落地應用場景逐漸明确,車載雷射雷達有望于2022年迎來量産元年。

14、工業機器人

生産需求大幅增加,要求機器人更靈活、更高效,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一直都存在。另外,現在頭部企業的收入在慢慢起勢。

15、家庭服務機器人

放眼全球,家庭服務機器人存在着廣闊的市場空間,在近幾年内增長迅速。另外,以掃地機器人為代表的家庭服務機器人企業在二級市場也有一定的成績。

16、自動駕駛

随着使用者對于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的需求的逐漸提升,國内的供應商有機會在巨大消費者的土壤上茁壯成長。

17、隐私計算

如何在保護資料隐私的前提下解決資料孤島問題?隐私計算現在就是被多個行業都視為頗具潛力的解決方式。

18、工業網際網路

工業網際網路是助力企業數字化更新及産業轉型的有效工具,并且,工業網際網路是中國”新基建”七大核心之一,目前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19、機器配送

機器配送的發展一直很緩慢,因為人們對科技的接受還是有一個過程的。與人工配送相比,機器配送看似更複雜,而且成本更高,但機器配送的趨勢是不可逆的。

20、動力電池

汽車産業轉型與電動化正在成為主流趨勢,繼整車後,自然要向産業鍊的上下遊尋找新的機會,而動力電池就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21、新材料

新材料的創新關乎未來,新材料的創新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未來中國制造業的整體水準。

22、3D列印

3D列印這項技術完全可以擴大規模并用于建造真實的東西,可以賦予它更大的想象空間。

23、量子計算

對于某些數學領域,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可以超過任何非量子機器,進而可以快速完成密碼學、化學和金融領域的計算。

24、清潔機器人

清潔環衛工作是典型的簡單重複性勞動,适合進行自動化和無人化改造;同時,國内人口老齡化日漸嚴重,1000多萬清潔環衛工中,55歲以上占比超過70%。招人難、招人貴,已經在制約清潔行業發展;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智能清潔機器人的核心算法日趨成熟、核心零部件成本不斷降低,讓自動化和無人化在實踐層面成為可能,可以進行大規模商業化落地。

25、5G技術相關的初創項目

在中國,5G部署一直在迅速推進,全球範圍内越來越多電信公司也在按計劃提供5G網絡。直播、智慧城市建設,無人機探索,利用5G技術為自動駕駛船舶提供動力等,5G應用在越來越多不同領域,能夠利用這項技術而發展的初創公司也将在2021年迎來爆發式增長。

26、VR/AR

根據IDC預計,到2022年,AR/VR整體出貨量将達到6600萬台,其中AR産品将占到AR/VR市場的40%左右,而随着AR技術成熟,AR産品單價下降,未來全球AR市場将以超過69%的年均複合增速增長,到2024年,全球增強現實行業市場規模将達到2872億元。

27、區塊鍊

區塊鍊則是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設施。區塊鍊技術源于比特币系統的底層架構,是具備去中心化、 去信任化、集體維護、時序資料、可程式設計和不可篡改等特點的分布式存儲方案,對于金融領域乃至整個宏觀社會系統具有重大曆史意義。

28、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急需物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的落地場景,這會是很好的一個場景。短短一個月,人臉識别已經更新到了測溫和戴口罩識别,這個進步将會催生出新的商機和行業變化。應用物聯網、大資料和人工智能這些技術的産品會有更多政府、大型企業機關買單。不僅是複工期間,接下來全民的衛生意識在增強,也會引發這些産品的需求增加,這肯定會成為一個長期需求。

29、智能制造

作為制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發展水準關乎大陸未來制造業的全球地位,對于加快發展現代産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建構新發展格局,建設數字中國具有重要作用。

30、行業無人機

近年來作為“生産力工具”的行業無人機在測繪、電力、安防、消防救援……等諸多領域的使用漸成常态,也有相當多的中小企業在這一市場分到了一杯羹,包括幾大電信營運商在内的一些域外企業也都跨界入局并準備大幹一場。

31、物聯網作業系統

2021年,大陸物聯網迎來了産業發展的新高峰。5G網絡加快部署、巨頭拓展物聯網生态、行業規模化連接配接出現顯著效果、物聯網與新技術融合初顯成效,物聯網具備了較強的産業能量和市場預期。

- 02 -

企業服務

32、元宇宙營銷

在人們對元宇宙的了解逐漸深刻之後,越來越多的勇敢者敢于圍繞着元宇宙嘗鮮,探索元宇宙如何與自身的企業相結合,進而誕生出一系列在元宇宙中為品牌或産品帶來新流量的營銷方式。

33、企業保險

經過此次疫情,以後企業遇到問題,面對突發情況時,企業主會考慮買一些保險,由此來規避一些預想不到的風險,降低企業的受損程度。

34、靈活用工

當下大陸已經曆了勞動人口持續近10年的下降,且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态,市場出現了高失業率和招工難并存的現象。未來的趨勢将是利用技術和專業通過平台型産品,來實作人才需求方和人才的合理、高效,組織形态将更靈活輕巧,人才雇傭将更講究效率。

35、财稅服務

近年來全國市場主體企業數量依然保持增長,給财稅領域企業服務市場提供持續的客戶源。憑借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預計市場規模将保持擴張。

36、應用型PaaS

如今,國外的谷歌、亞馬遜、微軟、IBM、salesforce等巨頭都已紛紛布局PaaS市場,表明這個市場的潛力正在進一步釋放。在國内,截止去年上半年阿裡雲PaaS業務營收38.2億,領先騰訊雲的12.9億和華為雲的10.5億,但這差距和IaaS公有雲市場相比要小得多。可以預見,未來一年雲計算巨頭們必然會圍繞PaaS市場展開更加激烈的競争。

37、智能倉儲

在物流智能化的過程中,”倉”這個節點是占據着重要地位的節點。毫不客氣的說,近些年來,物流快遞的提速與倉的優化密不可分。2020年,布局智能倉儲的巨頭廠商将增加,智能倉儲系統內建商融合度進一步提升。

38、遠端辦公

受疫情推動,遠端辦公行業蓬勃發展,在2022年仍将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目前很多公司已經開始着手解決安全性等問題,預計2022年,遠端辦公工具領域的業務将進一步增長。

39、電子簽章

電子簽名順應了數字化、輕資産化、無紙化等潮流,在疫情中也有用武之地。“不聚集”的号召作為推手,讓更多人選擇了類似方式推動簽約流程。很多醫療企業在疫情中,通過電子簽名來高效提供身份證明。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合同簽署次數達66.8億次,預計2020年簽署總量規模有望突破300億次,達374.4億次。實際上電子簽名本身也是一項朝陽産業。

40、無代碼(低代碼技術)

報告顯示,低代碼(零代碼技術)的市場從2015年的17億美金增長至2020年的155億美金,5年時間将增長近十倍,超過75%的應用程式将在低/零代碼平台中開發,這個數字還在持續上漲。與此同時,工業領域也迎來了數字化轉型賦能的工業4.0時代。巨大的市場空間互相疊加之下,使相關企業的快速崛起。

41、CEM(客戶體驗管理)

随着資訊傳播日趨碎片化、消費者話語權逐漸提高、消費思考崛起,非結構化的資料無法比對精細化營運需求,這要求企業,尤其是To C的品牌,要将已有使用者營運資料通過主動洞察為商業賦能。由此,CEM的市場空間就會越來越大。

42、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

企業要提效僅僅進行資訊化還遠沒有結束,資訊化時代之後,自動化時代将到來,那些重複性高、大批量、規則性的工作,将逐漸被自動化技術給替代掉。

43、雲化産品

數字時代推出企業更加追求高效與便利,開發大型企業産品也正推動快速傳遞、友善的生産方向,這為雲産品提供了廣泛的使用者空間。當企業選擇雲化産品,企業的業務人員就能夠獲得快速傳遞,資源産品可以按照之後的需求進行配置和部署,降低運作成本,企業管理能夠友善管理雲資源以及雲業務的快速增長。

44、信創産業

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領域及新興賽道,資訊技術應用創新産業(簡稱信創産業)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與頭部企業正展開積極布局,建構國産化資訊技術全周期生态體系,打造信創産業發展集聚區。

45、出海服務

因為疫情,海外的很多供應鍊出了問題,他們對中國的供應鍊的依賴更強,也因為疫情,越來越多的創業者看到另一種可能,出海。不過,海外雖然有廣袤的市場,但國内企業大多沒有相關經驗,由此出海服務商的需求由此上升。

46、辦公協同工具

辦公應用工具始終是推動企業内部資訊流動、組織、存儲效率的重要推手。傳統工具仍然沿用了過往的檔案系統模型,使得資訊與資訊之間缺乏聯結,造成企業維護成本居高不下且效率低下及管理混亂等問題,更讓個人、企業很難保持一個實時更新的知識體系。

47、身份認證

從行業需求看,自雲計算誕生以來,企業上雲浪潮席卷全球。但大量企業上雲後還由于慣性繼續沿用原有的身份系統,這讓資料洩露、使用者系統崩潰等事件在世界各地屢屢發生,據 IBM統計,2019年資料洩露事件給企業造成的平均成本為386萬美元。

48、服裝輔料供應鍊服務

輔料行業是一個傳統且分散的市場,發展到今天仍然存在數字化水準比較低、缺乏規範的統一标準、上下遊供需比對不暢、供應鍊效率低等諸多痛點。

49、電商SaaS系統

艾媒咨詢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總規模将翻一番,整體超過9600億元。未來直播帶貨會成為電商的主流業态之一,但目前整個生态還是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行業在各個方面的效率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50、費控報帳

貿易局勢持續緊張,收到新冠疫情影響,在整體經濟形勢壓力下,中國企業現金流普遍受到沖擊。另外,近年來由财稅政策的收緊帶來的合規剛需,電子發票普及,則讓越來越多企業将目光投向費用精細化管理與内外系統的更新變革,線上化、合規化、智能化的費控報帳系統成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必不可少的選擇。

51、工業采購

美國和日本工業采購市場TOP10占據了40%的市場佔有率,而在國内工業産值接近30萬億、工業采購需求超萬億的市場下,中國TOP10占比還不到2%,市場仍處于極早期階段。

52、數字轉型服務

随着注重體驗、強調自我表達的Z世代成為消費主力,消費市場正在從服務經濟轉向體驗經濟。對于各行各業而言,這就意味不僅需要提供便捷的設施服務,更需要根據消費者需求打造定制化的體驗,進行數字化轉型。

53、零售管道

2021年,線下零售猶如四面開花。相較于上一代管道,新選手真正的疊代表面在于自助式、倉儲式的商業模式,核心則是向消費者讓渡話語權。相比品牌,零售管道的好處是更加“赢家通吃”,但風險也更高。

- 03 -

消費

54、滑雪經濟

北京冬奧會從冰雪運動、冰雪旅遊、冰雪裝備、冰雪産業投融資等次元全面提升冰雪産業發展勢頭。國家體育總局資料顯示,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已達3.46億。随着相關設施的完善,冰雪運動從小衆潮流向全年齡段、全地域延伸。“冷資源”帶來“熱經濟”,多家上市公司湧入冰雪産業賽道。

55、頭發護理産品&服務

在網絡上,關于脫發、保健這一類的話題時,網民們的評論往往都是以調侃為主。但實際上,這部分群體很焦慮,一個群體的呼喊必定蘊藏着這個群體的需求,剛需往往是好生意,擁有極大的市場。現在,頭發護理品牌們不僅有了自己的聲音,甚至同樣在疫情之下實作了逆勢增長。

56、植物奶

曾經喝慣了豆漿等飲料的中國消費者在适應了牛奶之後,重新認識到新的植物奶的價值,但需要更多的内容教育。增速快、體量不小,但是賣家數量不多且目前尚無明顯頭部。該品類得知增長勢頭已經被真金白銀所驗證,燕麥奶是其中最主要的增長來源和關注重心,蓄勢待發。

57、人造肉

人造肉目前已經被人們承認為一個獨立存在的、逐漸受到更多關注的品類,但是用錢投票的消費者以及相關産業還比較少,目前這一品類還處于發展早期。新品類永遠都不缺嘗鮮者,是否能提供穩定有品質的産品才是能否進一步進入消費視野的關鍵。

58、男士洗護産品

男士洗護産品的市場規模達到150億,并保持着每年17%的速度在增長。有資料表明,這三年男士洗護産品的增速都高于女性。這一輪消費更新中,消費者的悅己心理越來越強,“精緻的豬豬男孩”也會越來越多。雖然男性購買洗護産品的基數要小于女性,但是男性對品牌的忠誠度非常高,這裡面會蘊含較大的紅利。

59、RTC(預制菜)和RTE(友善食品)市場

疫情期間,Ready to eat的友善食品得到了催化,人們期待更豐富的品類,如自嗨鍋、自熱米飯等。同時現在餐飲行業大量使用預制菜、半成品。餐廳的廚師,隻要把核心的東西做好,像冷菜、甜點,交給專業的供應鍊企業即可。當然,這些供應鍊企業也可以推出面向C端消費者的包裝産品。

60、新保健品牌

目前,90後、95後面臨各類壓力紛至沓來,産生了深深的焦慮感,并随着年齡增長愈演愈烈,同時悅己消費是當下的新剛需或者半剛需,具有安慰劑作用的保健品成為緩解焦慮的新消費品。目前市面上以保健品品牌選擇相對較少,但多樣的使用者需求,需要有更多新解決方案的供給。

61、一人食

現代人的壓力非常大,同時,人們的獨立性也逐漸提高,沒有了獨處的焦慮感。是以,一人食逐漸流行,更多消費者開始享受在飲食上的獨立性,推崇起“單身消費哲學”。民政部的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超過2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孤獨經濟是适應人口的變化而生的,現在單身的人變多,就會形成孤獨經濟,一人食無疑是其中一個很好的切口。

62、原産地農貨

這兩三年來,農産品也在上行,主要也是人們對健康食品的追求上升了,同時這也給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拓寬了天地,上千萬新農人帶動當地的農業發展,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安全的桌面,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63、寵物用品品牌

孤獨經濟下,拒絕婚姻的部分年輕人将養寵物的計劃提上議程,“雲吸貓撸狗”部落客也是以走俏。随着家庭養寵比例進一步提升,寵主對寵物的關懷需求增多,寵物用品的銷量也會越來越多。

64、功能性寵物食品

為了改善提升寵物某方面的機能性,以達到寵物健康,免受疾病侵害的目的,越來越多的寵物主人開始關注寵物配方、原料成分,選擇功能性寵物食品。

65、功能性零食

健康養生,是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剛需,也是2022年全球食品消費的大趨勢之一。如今,關于食品消費的一個共識是:誰能做得健康又好吃,誰就能赢得消費者。通過健康的概念創造新的使用者心智,是新消費的機會。零食産品健康化、功能性産品零食化,被認為是食品消費的一大突破口。

66、線下咖啡

線下咖啡擁有千億市場規模,但連鎖咖啡門店大多布局在一線城市,在一些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咖啡消費比重并不高,标準化咖啡的滲透率還可以提升。

67、臨期食品

最近,臨期食品在年輕人群體中成了熱詞。不過,線上的熱度仍屬于小衆,和線下層出不窮、大大小小的臨期食品折扣店相結合,才能讓臨期食品由小衆人群轉變成大衆關注的焦點。另外從規模來看,臨期食品的品牌目前尚沒有全國化,還處于品牌發展的初期。

68、小店餐飲品牌

雖然在2021年年底時,餐飲熱度消退,但疫情後,餐飲消費趨勢發生明顯轉變,大衆剛需更受關注,主食類和小吃品類爆發,便捷性、成本效益、獨特性成為新的“入門券”,這些品類更容易快速複制,也符合投資人迅速做大規模,然後上市退出的邏輯,可以預見,2022年,融資充裕的品牌會快速在全國市場開店,加速連鎖化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

69、華服&二次元服飾

雖然華服市場目前的供給、銷售、管道、品牌都還有很多不規範和混亂的地方,但随着大國複興和文化自信的趨勢,行業的發展速度依然保持在高速狀态,華服受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目前市場還處于早期,真正能打入主流服飾圈的方式還在摸索之中。

當各行各業還在破産、自救時,二次元服裝這個小衆賽道似乎還在悄悄瘋狂。不光是這個産業2020年規模達到169.57億元,近年來,二次元服裝賽道甚至被外界看做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生怕晚一點入局,這塊餅就會被人吃光。

70、銀發消費品牌

龐大的新一代退休人群也正在逐漸形成新的消費格局,除疾病、養生健康和日常生活等支出,越來越多的退休人群願意将時間和金錢用于旅遊、學習繪畫、攝影、舞蹈、服裝搭配等。未來,圍繞社交娛樂出發的興趣愛好産品和銀發旅遊有可能會成為新的增長點。

71、會員店

過去的2021年,零售行業在疫情新常态下略顯“落寞”,但有一個細分賽道火了——會員店。會員店這一業态發展的“土壤”在一二線以及強三線市場基本形成,受到Costco被市場追捧的催化,今年,零售企業布局會員店業态将會加速。

72、廚房小家電

目前,廚房小家電的關注目光已經不囿于年輕群體,30-40歲的中年人們也在發展成它的使用者。這個年輕段開始出現既要在家裡面做飯,又有繁忙的工作需要應對的兩難境地,對尋找友善的廚房小型電器是剛需。

73、嬰幼兒護理産品

寶寶護理這一品類脫身于更大的個護領域,作為消費更新的細分品類,無論是規模還是增速都比較可。

- 04 -

醫療健康

74、口腔矯正、護理

正畸技術的發展使得牙齒在今年成為非常熱門的創業話題。原本的正畸或者是牙齒的養護是醫療級别的,但由于技術的推動使其越來越靠近消費級别,這為牙齒護理以及矯正等細分賽道創造了很多創業機會。再加上對牙齒的護理和校正有潛在需求的人群大概在一億以上,是以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關注牙齒相關的創業。

75、基因治療

基因治療是繼小分子、大分子靶向療法之後的新一代精準療法,為惡性良性腫瘤、罕見病、慢病及其他難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療理念和手段,具備了一般藥物可能無法企及的長期性、治愈性療效。正是因為基因治療獨特的優勢,2015年以來,全球基因治療行業加快發展,行業融資不斷升溫,

76、手術機器人

優質醫生的數量有限,但公衆一旦住院做手術,都希望得到有經驗的醫生治療。實際上,一個水準一般的醫生如果使用機器人輔助操作,也能達到較好的效果。目前,機器人可能會更适用微創手術。微創手術較依賴于器械。如果有機器人輔助,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式去識别,不太受限于經驗,并且,機器人處理精密儀器的準确性肯定會醫生的手更穩一些,是以我比較看好這個方向。

77、寵物醫院

從購物管道的偏好度上。寵物醫院已經成為寵物主購買主糧的第二大管道,偏好度是25.8%。從更細分的人群來看,Z世代在購買零食和營養品時,對寵物醫院的偏好度更高。60歲以上的人群在購買寵物營養品時,寵物醫院成為首選管道。

78、惡性良性腫瘤診斷與治療

惡性良性腫瘤診斷與治療現在成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的熱點,突破性創新診療産品讓産業資本看到巨大的紅利和想象空間。

79、家庭型健身産品

一個明顯的現象是,一些健身房死忠使用者在疫情期間沒有放下鍛煉,有些人甚至購買了家庭型健身器材,除了一些跑步機、動感單車外,還有智能啞鈴等物聯網健身裝置。

有些人通過這些裝置發現,在家中也能達到很好的鍛煉效果,這樣的選擇自然會産生裂變,促進家庭型健身裝置走俏的同時,或許會成為一些健身房疫情後恢複經營盛況的阻力。

80、數字化健康服務

綜合提升醫療服務的水準是大勢所趨,而在這個過程中,數字醫療正在成為最重要的一個抓手。

81、民用醫療器械

伴随物聯網與智能硬體産業的飛速發展,讓移動醫療和個人健康管理的資料采集變得越來越簡便。在加上消費結構更新,相關的市場有了爆發的前提。

82、精神健康治療

心理健康是新時代人群需面對的核心議題,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也在急劇提升。

83、醫療基礎設施類企業

中國一直在享受人口紅利和粗放式的GDP導向的增長。大量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基建上,是全球基建的火車頭。但随着疫情的出現,我們發現,醫療保健領域也在呼喚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想象這方面的企業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屆時醫療保健基礎設施的完善,一定同樣會展現中國速度。

84、中醫藥材

最近這幾年,天然牛黃從5萬到10萬大漲到二三十萬,好的藥材價格漲幅都非常大,一方面是市場需求大增;另一方面中醫藥材周期太長,道地藥材供應量不足。是以接下來,道地的中藥材及中醫健康管理将會迎來良好發展機會。

85、線上醫療

其實我們現在線上問診在技術層面沒太大的難度,關鍵是人們的教育還沒太成熟,人們還是喜歡到醫院當面和醫生了解情況。但是這次疫情期間,醫療資源比較緊張,很多人們不得不采用線上問診的形式去自身情況,這就在不僅将有力減輕醫院壓力,而且可以消除部分交叉感染的威脅。是以,接下來線上醫療這塊還是比較有機會的,尤其是一些比較貧困落後的地方資源比較缺乏好的醫療水準,也非常需要遠端“支教”。

86、睡眠科技

報告顯示,全球“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超過4320億美元,并且仍在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長;而其中以床品、床墊、枕頭和睡衣為主的“睡眠輕量品”就占到3000億美元以上。消費更新和反複不退的疫情更是帶動了海外線上家居消費的火熱。

87、輔助生殖

近年來,随着不孕不育人群比例提升、生育年齡後移和居民經濟水準提高等因素影響,輔助生殖行業迎來發展黃金期。而且,不孕不育患者已經從單純的能生需求變成擁有更健康寶寶的優生需求,譬如孕前篩查、不孕不育篩查、胚胎植入前遺傳學篩查與診斷等,這一系列技術水準提升和廣泛應用也給臨床和廣大患者帶來更多選擇。

88、健康服務OMO

與酒旅、出行等衆多行業等相比,保健理療行業的網際網路化和标準化程度也是遠遠不夠,難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加的對專業服務的需求,尤其是随着新中産家庭的消費需求崛起,甚至90後、00後新一代消費者的入場,這一不足更是尤為明顯。諸多因素開始倒逼門店進行更新。

- 05 -

生活服務

89、智慧養老服務平台

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帶動了諸多行業的發展,其中一個典型就是養老行業。越是老齡化嚴重的國家,養老行業越有可能迎來高速增長。目前,在大陸以居家養老為主體、社群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模式背景下,智慧養老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從遠端監控、實時定位、統一平台資訊互動等角度多方位打造資訊化養老服務系統,滿足老人和家庭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的養老需求。

90、智慧停車解決方案

智能硬體裝置每年大概有個100億的規模;遠端直管和SaaS系統的服務費每年預計有200億;全國商業經營性收費停車場,每年應該有超萬億的停車費收入;此外,停車這個高頻場景,可以成為車後市場的流量入口。

91、家政網際網路招聘

中國家政企業已超74萬家,從業人員近4000萬,家政服務業市場規模接近萬億。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和二胎政策的刺激,促使該行業供需嚴重失衡,目前家政行業用人缺口達1700萬,行業擁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92、垃圾分類相關服務

疫情過後,大家會有更加強化的衛生意識,垃圾分類的普及工作會比之前更加順利。坦誠地說,垃圾分類是在為居民增加負擔,但如果有企業能夠推出相關服務,分擔垃圾分類的困擾,或許能夠獲得新的成功。

93、幼兒托管

幼兒托管可以遵循科學的育兒,讓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同時,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懂禮貌,提高交際能力等等。目前來說,這個市場的需求很大。

94、中老年婚戀

中老年人口數量節節攀升,遭遇離異、喪偶的中老年人也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熟人介紹是中老年人再婚配成功率最高的管道,而這個管道隐藏在網際網路之下,還沒有被市場規模化、體系化。

95、陪伴服務

孤獨經濟下,陪伴已經變成一種專業的産業,線上有陪聊、晚安叫醒、陪考研、監督學習等;線下有陪跑步、陪駕以及陪患者看病等。

- 06 -

文化娛樂

96、虛拟偶像和虛拟伴侶

虛拟偶像和虛拟伴侶近兩年層出不窮,如2021年火熱出圈的柳夜熙。再之前,洛天依曾經在梅賽德斯中心和朗朗合辦了兩萬人的演唱會,基本上坐無虛席。很多觀衆是獨生子女,雖然沒有真人夥伴陪伴,但是有虛拟的夥伴陪伴。

97、元宇宙内容建設

元宇宙号稱是與現實平行的虛拟世界,但目前,其内容應用多為遊戲影音等娛樂領域,服務于元宇宙的内容亟需建設。

98、文創IP衍生品

故宮IP的品牌效應,已經為文創IP産品起到了一個好的示範。再加上近年刮起的”國潮風”,也讓市場找到了年輕消費群體關注的流行元素,北京冬奧會的”冰墩墩”又一次驗證了這一點。

- 07 -

教育

99、職業教育

随着大陸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和産業數字化轉型的加快,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會更加多樣化和更加旺盛。技術技能人才市場供需結構性沖突突出,技能勞動者雖有 2 億多,但僅滿足就業總量 26%。

100、素質教育

過去,受制于應試教育的擠壓,素質教育的剛需性遠不如學科教育訓練。目前國家也在不斷推進素質教育,頒布政策引領,逐漸将體育、美育納入中考體系,進一步增強素質教育剛需性。

特别說明:文章來源鉛筆道。版權歸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如有問題,請于30個工作日内聯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