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北京冬奧公園火炬傳遞

作者:中國高校之窗

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炬傳遞于2月2日拉開帷幕。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了2月2日中午在北京冬奧公園的火炬傳遞,排位為第20号。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北京冬奧公園火炬傳遞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北京冬奧公園火炬傳遞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北京冬奧公園火炬傳遞

據悉,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手為全國各級先進模範代表,也有科、教、文、衛等各界知名人士。

姜周華教授作為科技界和教育界的傑出代表當選2022年北京冬奧會火炬手,受邀參加本次冬奧會火炬傳遞活動,成為我校曆史上首位冬奧會火炬手。

從第一名火炬手開始,每名火炬手跑一分鐘,平均傳遞52米。冬奧公園内的火炬傳遞路線是繞公園一圈,全程有19.5公裡,傳遞人數超370人,時間約6個半小時。這也是本次火炬傳遞路線最長、火炬手最多、時間也最長的一站。2月4日,經過約1200名火炬手傳遞的火種,點燃了國家體育場主火炬塔,迎來激動人心的奧運時刻。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北京冬奧公園火炬傳遞

連結:姜周華,浙江蕭山人,東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冶金學院特殊鋼冶金研究所所長,特殊鋼先進冶金工藝和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遼甯省特殊鋼電冶金專業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遼甯省沈撫改革創新示範區東大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第八屆教育部科技委委員、中國金屬學會電冶金分會和特殊鋼分會副主任委員。

東北大學姜周華教授作為冬奧會火炬手參加北京冬奧公園火炬傳遞

他長期從事高品質特殊鋼和特種合金的冶金工藝、裝備和品種開發研究,主持了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86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重點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30餘項,企業合作項目200餘項。取得了大量具有國際領先或先進水準的原創性科研成果,解決了大陸重大裝備所需高端特殊鋼的系列“卡脖子”問題,累計為企業創造數百億元的經濟效益,為大陸特鋼技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一完成人)、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15項,制定國際标準2項、國家标準3項,是中國首位獲“IEC1906”國際标準獎的專家。入選遼甯“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興遼英才計劃”傑出人才,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先進工作者、第二屆全國創新争先獎、第四屆傑出工程師獎、遼甯傑出科技工作者、遼甯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沈陽市市長特别獎等榮譽稱号。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授權發明專利100餘件,出版教材專著10餘部,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所學生200餘名。(作者:劉宇豪 史鑒 編輯:劉穎慧 張廣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