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産手機品牌拿下了諸多高光時刻,小米的“歐洲第一、全球第二”,一加在海外掀起的搶購潮,以及realme在全球的走紅,似乎國産品牌已經占據全球手機市場半壁江山。
同期,三星手機總出貨量雖然仍排名全球第一,但在去年4季度,蘋果因為新機上市等因素,成功反超三星登頂全球出貨量第一的寶座。強大的壓力讓三星也在改變了自己的市場政策,Galaxy S22系列不漲價簡單粗暴,不知是否有效?

巨頭驚醒,三星開始反擊國産!
今天,三星S22系列高端旗艦釋出已定。
根據最近陸續曝光的産品資訊,S22系列将擁有Galaxy S22、Galaxy S22+和Galaxy S22 Ultra至少三個版本,普通版采用6.1英寸Dynamic AMOLED 2X柔性直屏,康甯Victus+玻璃、骁龍8處理器以及50MP+12MP+10MP長焦後置三攝,前置1000萬像素,支援IP68級防塵防水。其他兩版會在螢幕大小、電池容量和快充等方面略有改動。
總體來看,Galaxy S22對比上一代在諸多方面進行了增強,不過由于“晶片荒”,S22的生産成本有所增加,但三星為了穩固和加強其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決定不提高起售價。三星Galaxy S22标準版的起售價将會是4999元,Galaxy S22+的起售價将會是7199元,Galaxy S22 Ultra的起售價将會是9699元。
另外,三星在中端手機市場也在穩步發力,據WinFuture爆料,新機Galaxy A53不久之後也将迎來釋出,将搭載 Exynos 1200處理器,6.5 英寸 AMOLED 顯示屏(120Hz),後置 6400 萬+1200 萬 +500 萬三攝,5000mAh 電池和25W 有線快充。
面對競争激烈的國内市場,三星從來沒有放棄。
染指國内?三星雄心未眠!
不過,總體而言,三星的戰略重心是全球市場,這點在S21 Ultra被下架就能看出,一代機皇謝幕隻為讓路S22,三星将希望押注于此,就看接下來S22能否承載上一代榮耀。而Galaxy A53目的是穩固中端機市場,以應抵OPPO、Realme等國産品牌對市場的沖擊。于高端進攻,于中端防守,不出意外,這将是三星在2022年的整體戰略。
去年,國産品牌打了三星一個措手不及,不論結果如何,三星已經意識到威脅,要解決國産手機的威脅,還需要回歸中國市場。今年國産品牌的海外擴張不會容易,而在戰況早已焦灼的國内市場,也即将迎來三星回擊!今年1月,三星宣布與京東簽署2022戰略合作協定,其中内容不言自明。
在中國市場,2014年以前,三星手機在國内占比一直穩定在20%以上,戰略性退出後才跌至1%以下。從某種意義上講,三星在國内并沒有真正與“華米OV”正面交鋒,而在全球市場,三星自2011年開始已經連續11年位居冠軍寶座。
如今,随着國産品牌不斷發力,三星若想保證全球第一,國内市場已經是繞不開的話題。
最近有傳言稱,三星已經将“挽回中國市場”提上日程,甚至為此已經專門成立營銷部門,研究國内消費者的行為喜好,“對症下藥”。或許在不久之後,我們就能看到三星在國内市場拼殺的身影,到那時,不論是三星還是“華米OV”,抑或是崛起的新勢力,沒點真本事,怕是撐不下去。
說回就能回?格局早已改變!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當時的三星退離國内走得并不潇灑,回來自然也不會那麼容易。
在手機營銷高度網際網路化的今天,從産品、管道到線下服務網點,三星再入國内基本等同于從0開始。而國内廠商對品牌的營銷早已在消費者心中根深蒂固,面對如此,三星不僅要彌補當年的品牌形象,還要與今天的友商“拼殺”,難度可想而知。
另外,最近許多友商都開啟“國産潮”,從華為換用京東方螢幕開始,許多手機品牌都争先效仿,三星引以為傲的螢幕似乎無用武之地。更何況,京東方在螢幕上的技術實力日新月異,這是手機“國産潮”的底氣。最近京東方發明的畫面動态替換技術,甚至可以直接解決OLED“燒屏”難題。面對如此,三星要如何應對?
回歸中國,三星看到了這裡的無限機會,但今天的國内市場遠不是2014年前,要有實力争取才行。其實在國産手機開始海外擴張的那一刻,三星就明白,無論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智能手機的行業紅利已經沒有了。這一次,以價換市,能否得到認同?(作者:潛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