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愛淩,她的成長,我們可以學些什麼?
這幾天谷愛淩霸屏了,熱搜榜居高不下,大家歡呼的同時紛紛贊歎,谷愛淩,真是太牛了,小說裡最強女主都沒她這麼牛吧!
2月8日,谷愛淩在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中,第三跳挑戰自我,突破極限,摘得金牌!這也是曆史上首枚滑雪大跳台金牌!
谷愛淩,一個最炙手可熱的名字,一夜之間成為全民偶像。她的成長故事紛紛被挖掘轉載。她的世界冠軍幾乎是無法複制,她的出身書香世家等也無法模仿,可是從她的成長的點點滴滴裡,依然能找到讓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
01勇敢有主見
奪冠後,谷愛淩在賽後釋出會上透露,當天比賽第二跳後,她和媽媽電話溝通,她媽媽建議她跳相對穩當的1440,發揮的好的話,拿到銀牌問題不大,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在關鍵時候求穩的選擇吧。
但谷愛淩在最後的時刻,沒有聽媽媽的話,她選擇了超高難度的1620動作,要知道這個動作她也才學會時間不長,且在訓練的時候都沒有成功過,但她希望自己在這最重要的時刻挑戰自己,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她不害怕、不畏懼,挑戰自己,突破極限的勇氣和膽量。
結果這種背水一戰,破釜沉舟的勇氣,不但重新整理了曆史記錄,讓自己站在了榮譽的巅峰,更是給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們樹立了好榜樣。
02“天才少女”的背後是刻苦的努力
大家都喜歡稱谷愛淩為“天才少女”,她卻稱自己為“青蛙公主”,是因為她剛開滑雪時,買了一個綠色的頭盔,上面有個小皇冠,邊上還有粉的發夾,被大家稱為“青蛙公主”,她說她還有個小名叫“肉頭”,因為她穿的衣服比較多,像個“肉球”,在滑雪場上圓滾滾的,老是摔跤。
有一次,記者問她:“你知道很多媒體管你叫‘别人家的小孩’嗎?”她回答說:“每個人都可以是‘别人家的小孩’。但我們得知道,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我們得尊重這種不一樣。”
這個“别人家的小孩”并不認為自己很有天賦,她隻是比别人更努力罷了,她比較高,在做翻轉動作時并沒有優勢,但是她太熱愛滑雪了,小時候練習滑雪,她老摔跤,但是她很少哭鬧,她說當其他孩子在哭鬧、抱怨的時候,我正在小坡道上忙着呢。
很長的時間,她媽媽每天開車陪她去練滑雪時,來回路上就要花費近8個小時,但她從來就沒有放棄,一次次摔倒了,一次次爬起來,并及時總結失敗的原因,有一次,她練習時狠狠地摔倒了,摔的暈暈乎乎的,一下子啥都想不起來了。
2016年,她去參加鹽城湖第一次參加成人組的比賽,在比賽前夕高燒40度,嗓子疼到坐在媽媽的腿上哭,但她依然堅持參加比賽,并拿到了銀牌。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就像愛迪生說的,哪有什麼天才?天才是由1%的天賦和99%的汗水。
03 秘密武器:每天晚上睡覺10小時!
在早期接受采訪時,她本人曾“自曝”過秘密武器:每天晚上睡覺10小時!
她說:“從8歲開始學習自由式滑雪,一直到14歲進入專業級别的比賽,我是怎麼做到的?是因為睡覺,真的是因為睡覺!睡覺會促進身體和大腦的成長,同時睡覺也是一個複習時間,會複習一下當天學的所有事情,這樣我第二天清晨起來就會發現,會做得更好!”
谷愛淩如今依舊要保證自己有十個小時的睡眠——小時候,這個數字是15個小時,上國小以後是13個小時。媽媽一直告訴她:睡不夠哪有精力玩兒。
當然,我們學她這個,不是說非得睡10個小時,而是說要睡飽,不要缺覺。睡眠時間不夠,精力自然就不好,學習的效果肯定也不會好,長時間的缺覺,還會導緻身體不好,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是以大家都要先保證充足的睡眠,大人睡飽了才能工作好,孩子睡飽了才能學習好。
04 時間管理和專注力
谷愛淩身上的标簽很多:冠軍、學霸,天才少女,她的愛好也很多,除了滑雪,她從小就學習騎馬,參加唱歌比賽,在學校的籃球比賽、長跑比賽、越野比賽中都拿過獎牌。
谷愛淩練習滑雪時,并沒有放棄學業,而是一邊讀全日制的學校,一邊訓練并參加比賽。在準備北京冬奧會前還被斯坦福大學錄取了,妥妥的學霸,我們都會很好奇,同時做這麼多的事情,取得這麼多的成績,她到底是如何管理時間的?
谷愛淩說,因為自己的時間比全職滑雪的人少,這讓她學習會時間管理,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比如,她會在去訓練、比賽的路上看書、寫作業。因為自己練習的時間少,她就會刻意保持專注力,提高每次訓練的效率。
面對媒體的采訪,她這樣評價自己: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有可能,但是我自己覺得大大多數,是努力和時間的平衡,還有自律的生活方式。
我們俗話說的勞逸結合,張馳有序被谷愛淩發揮的淋漓盡緻,她會在學習累了的時候,去滑雪,滑雪累的時候去學習,她說:這些都是跟腦子有關的,學會更高效地去安排自己的時間。知道什麼時候累了,什麼時候不能跟别人說話。做一件事情時,就要百分之百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