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滞留揚州疫區的異鄉人:何時能踏上歸途?

作者:澎湃新聞

記者 邱海紅

雙手抱着手機,螢幕發出白光,倒映在韓美昏暗的臉上,酒店房間後燈光走出黑暗,淹沒了焦急的心。

"到底什麼時候回家?"韓美忽然問道。

"這不符合政策,應該很快就會回來!"媽媽張靜安撫了一下。

張靜在山西省太原市的母女在8月31日在江蘇省揚州市暴發疫情後,已經滞留了一個月。在這特殊而漫長的時間裡,母女倆每天都在聊天,繞不開"家"的話題。

以前,每次說"快",張靜越來越覺得心裡空虛,因為連她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家。與此同時,一種微弱的擔憂正在上升,"如果我像這樣閉門造車,我的女兒可能會感到沮喪和沮喪。

希望和轉折點出現在疫情的"徹底終結"中。8月25日中午,揚州釋出通知,規定符合出國留留相關條件的,可報交有關手續申請回國。

"申請回程并不容易。幾名滞留在揚州的外國人,如張靜,表示截至8月30日,在揚州正式釋出相關公告後,已有三組外國人送出了申請。

然而,從他們收到的回報來看,街道和社群的要求各不相同。一些基層社群要求送出超出公告範圍的呈件,如居住證明(戶籍證明)、社群同意領驗證件等。

這些急于離開揚州的外國人,或探親的遊客,商務出差的商人,或運送貨物的司機......在陌生的城市,他們面臨着大規模的爆發,不亞于人生中的巨大挑戰。在各種不确定中,它們更難以發現作為外國人的存在感、心理脆弱、無助。

"很難把所有這些材料放在一起。在被困的微信群中,很多人都心情複雜,從看到新發政策一開始就興奮不已,到送出退貨手續時無奈,有的人最初承認放棄了申請,"平躺"等揚州全域"解封"。

但這些被疫情抛在後面的局外人不得不再次面對一個老問題: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家?

滞留揚州疫區的異鄉人:何時能踏上歸途?

2021年8月21日,江蘇揚州,瘦西湖。本文圖檔 人民的願景

"突然我走不動了。"

7月27日晚,張靜和韓梅的母女從山西省太原飛往揚州。

同時,另有7人從山東、浙江等地趕到,他們相聚揚州鹿港—薄西湖風景名勝區,住東莞大街附近如家庭住宅酒店。

"剛到揚州,我就被台風'煙花'困住了,外面刮風下雨。張靜說,直到7月29日清空,才到東莞大街、薄西湖"打拳"。然而,在很多比賽之前,揚州爆發了。

7月28日,揚州拉響"警報",報導一名南京女子7月27日抵達揚州後核酸檢測呈陽性。老婦人一周前剛到揚州,去過當地的棋室、醫院等地。然後,從7月28日至29日,揚州有2例新病例和4例新病例。

張靜說,起初很多人對揚州的陽性病例并不關心,直到7月30日,她才意識到疫情正在惡化。距離他們結束前往揚州的旅程隻有一天的時間,她已經在7月31日買了一張機票。

經查詢後,自7月29日0時起,揚州要求,通過鐵路、公路、機場等從揚州主要城區出發,旅客必須依靠健康碼綠色代碼,并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時間緊迫",7月30日中午,張靜一行人迅速找地方做核酸檢測。但事态突然,揚州台州機場深夜接到緊急通知,2021年7月31日0時起,暫停所有客運航班起降。張靜匆匆連夜還車票,買了一張7月31日上午從揚州東到太原南的搬家票。

擔心不能去,張靜"整晚都沒睡好",幸好在清晨發現了核酸結果,一塊石頭掉了下來,他們一大早就趕到了揚州東站。能到的入口,幾名戴着防護服的從業人員告訴"車站關門了",張靜不得不折回原來的酒店,沿途看到很多人滞留在道路兩旁。

就在她放棄的時候,7月31日晚,江蘇省交通控制集團釋出緊急通知,旅客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即可通過揚州火車站離境。

為确認通知是否正在執行,張靜撥打了政府服務熱線12345,得到肯定的答複。

當晚,張靜以最快的速度再買一張車票,8月1日清晨由朋友的私家車開往揚州東站,雖然符合上述通知條件,但仍"不允許入場"。張靜隻好停下來,回到酒店。

滞留揚州疫區的異鄉人:何時能踏上歸途?

2021年8月29日,江蘇省揚州市沿江區某區向居民發放了員工分區域、分時、分樓通行證。

"情緒崩潰了。

"7月31日上午,我在微網誌上刷了揚州的實時文章,發現很多人說揚州主城高速出入口、鐵路揚州站和揚州東站都關門了。來自河南鄭州的吳偉說。

為了友善疫情資訊的分享,吳偉在7月31日上午拉開了一個擱淺的微信群,很快群成員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三四天内就超過了300人。回憶起群友的講話,吳偉說,最早的群友群證明了揚州關閉城外頻道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她措手不及,她回家的計劃一再被擱置。

吳偉說,從7月初到揚州,周圍吃飯,眼睛已經玩了半個月。原定于7月20日出發前往鄭州,局部遭遇鄭州大雨,鐵路停運造成延誤。

她想,等待鄭州大雨停下,鐵路恢複了。但幾天後,7月23日,揚州受到台風"煙花"的沖擊,刮起了暴風雨。"極端天氣太可怕了,我(一個女孩)不能冒險出去。

台風沒有停止,疫情再次爆發。7月28日,揚州主城區開始全面核酸檢測,取樣曆時兩天。

7月29日,吳偉得知當天,"離開揚州必須有核酸陰性證明",打電話給當地多家醫院咨詢是否要做核酸檢測,但對方表示,醫務人員被抽調參加核酸取樣,醫院暫時不能做"自費報告"核酸檢測。

經過一番詢問,她被告知,揚州東站附近的檢測點可以做到。7月30日上午,吳薇從揚子津街頭某品牌連鎖酒店乘坐計程車到揚州東站進行核酸檢測,期間她确認可以憑核酸證乘坐高鐵離境。

"因為不知道核酸報告什麼時候出來,我買了一張8月1日早下午回鄭州的高鐵票。吳薇說,7月31日上午,她的核酸報告還沒有出來,很多網友發帖告訴她"不能去"。

回家的路上一波三折,還白了一個核酸......突然關閉了城外的通道,使吳偉在心理上沒有絲毫準備,"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沖擊"。她承認她"崩潰了",然後發現自己患有兩年來沒有發作的焦慮複發 - 從8月1日淩晨3點開始,她已經确定了來自各種管道的投訴,并打電話找出"為什麼不發出通知"和"何時解封"關閉的通道。

好在被困的微信群裡,很多人的經曆和吳薇差不多,她在話裡找到了一些慰藉。僅僅一周後,我才逐漸擺脫了焦慮症的"糾纏"。

滞留揚州疫區的異鄉人:何時能踏上歸途?

2021年8月26日,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霧炮車遇難。

處于不耐煩狀态的大一新生

張靜母女和7位合夥人,回到酒店,心情有點失落。和吳偉一樣,他們每天撥打當地政府熱線12345,問"我什麼時候可以離開揚州"。

張靜和他的同伴告訴衛報,12345給出的答案是,目前揚州主城區的外國人不能離開,具體什麼時候可以離開,請耐心等待"揚州釋出"客戶和微信官方号碼的最新消息。

然後請放心留下來等待消息。

起初,張靜和他的同伴們認為,江蘇揚州和湖南省張家界都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疫情爆發時間幾乎是同步的。是以,他們預測,前者可能會效仿後者,在兩三天内出台政策,允許"完成三次核酸檢測并符合條件"的外國人離開揚州。

據陪同張靜出行的揚州族朋友高毅介紹,張靜等人的期望很快就破滅了。

8月6日,揚州正式宣布,從當天12點起,揚州站暫停鐵路,揚州東站客運服務,關閉通往該站的通道。換句話說,"'海豹城'被口頭實施到檔案中。"

同一天,揚州報告,前一天(8月5日),揚州新增58例本地确診病例,創下疫情開始以來的最高水準。

包括張靜在内的幾位被困人員表示,如果揚州疫情能夠預見發展到這樣的結局——棋室已經發展成為疫情的"風暴眼",并造成廣泛的社群傳播,最終将确診病例數提高到570例,他們可能在城市被封印之前就離開了, 以免被"困"在酒店一個月。

"因為他們住的酒店不提供飯菜,是以他們"不在餐桌上",一度隻有'泡面'來養活自己。韓美說,在接到12345熱線後,陸崗-苗條西湖風景區當地民政部門後來幫助解決了"吃"問題,送了面包、幹糧、牛奶等食物。

闫新聞記者獲悉,張靜及其團隊共有9人,成人5人,兒童4人,大一新生3人,國小生1人。目前,這些兒童在重返學校方面面臨延誤,而當地學校已按計劃開學或将要開學。

來自山西省太原市的韓美告訴《新聞報》,她的高中于8月23日開始,因為她長期滞留在揚州,讓她擔心耽誤課程,無法融入新班級。最近幾天,心髒在燃燒,"吃不下,睡不着"。"

同行高毅說,韓美身高1.65米,這個月瘦七八斤,體重隻有83斤,"看人很苦惱"。

山東省青島市另一位母親張偉說,她女兒的高中也開學了,高中緊張,學業壓力大,雖然學校有同步線上課程,但孩子手頭沒有課本上課很辛苦。

據張薇觀察,最近女兒變得煩躁易怒,動起來打東西,有時突然失聲哭泣,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如果我們不回家,恐怕她甚至可能生得很輕。

你什麼時候才能踏上回家的路?

"随着情況的改善,許多人已經解決了住宿問題。自8月20日以來,許多人一直在打電話詢問何時可以離開揚州。8月23日(揚州前一天無新發病例),咨詢電話達到高峰。8月23日,滞留于楊的人員服務與安全聯絡處對消息說。

據中聯辦介紹,截至8月23日下午6時左右,共接到282個電話,其中115個電話被要求離開揚州,占40%。在前兩天,分别有72個和91個這樣的電話,顯示出上升趨勢。

8月25日中午,揚州釋出通知,該市生态科技新城與廣陵區、陶橋鎮、鯉縣鎮、沙頭鎮等地滞留人員返工。

如果您被困在低風險地區,并且在14天内沒有去過其他中高風險地區和封閉控制地區,則可以申請退貨。在過去的48小時内,2個核酸檢測呈陰性,"Sukang代碼"為綠色代碼等。

公告除了以書面形式送出2份核酸陰性證書和"蘇康碼"綠碼外,還要求申請傳回揚州的機器(汽車)票券等可以證明是臨時給揚州的配套材料。

8月28日上午,揚州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陳健在市疫情啟動會上表示,已啟動外籍人員返還的鄉鎮已收到480份滞留外籍人員返還申請,并安排返還249人,其中集中轉運人員171人,自動駕駛汽車司機78人。

陳健說,28日下午,我市在主城區增設7條新城街道,開始返工處理滞留人員。

然後,在8月29日和30日,接受滞留人員的城鎮分别擴充到6街和13街。也就是說,揚州主城區的低風險區域,都已開始返困外國人員的返還處理。

不過,多位外國滞留人員告訴新聞,在具體實施中,前一批城鎮街道要求送出的材料彼此差異很大,有的增加了目的地居住證和社群(村)同意領驗證,"哪個社群願意開這種同意書來領驗證明書?人是怕承擔責任啊!"

8月30日下午,燕訊随機走訪了前三批回郵物資受理的鎮街,發現"退件清單"有好幾個不同版本。

其中,加入廣陵區首批驗收名單的李景珍表示,如果不能向揚州提供門票等臨時證明材料,可以要求社會出具戶口證,也可以提供戶口簿或機關工作證,外加"蘇康碼"綠碼。"(現場人員反映)社群同意接受證書很難打開,我們已經給出了回報,我們不再需要它了。

"當你準備好了,開始安排你明天(31日)進行免費的核酸檢測,讓你遠離。"廣陵區李店鎮相關從業人員說。

第三批接受的泸港鎮-西湖風景區坪山鄉表示,要向揚州提供戶籍證明或居住證(或工作機關證),以及門票等臨時證明材料,是揚州市統一要求,小區要遵循這一要求。不過,沒有要求目的地社群收到證明,但"為了回返人員在場",鄉鎮從業人員建議滞留人員及時了解歸目的地社群是否回程,避免目的地小區不接收的尴尬。

第二批受理的鎮街除了上述"規矩"材料外,還列舉了比較嚴格的條件。該鎮的一名從業人員堅持認為,目的地社群也應該送出同意收到證書和前往揚州的"全程巴士(機器)票"。

"要把所有這些材料放在一起并不容易。即使它完成了,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審計。"幾位受訪者表示,希望揚州盡快接受滞留人員的返還,統一标準,減少非必要物資,讓他們能夠安全有序地踏上回家的征程。

(本文中的角色是化名)

責任編輯:李克成

校對:石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