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老了,會真的害怕自己沒有依靠,開始去“讨好”子女嗎?會的。這次回來我有見他們,請爸爸和媽媽吃了飯,帶他們去商場買了新衣

人老了,會真的害怕自己沒有依靠,開始去“讨好”子女嗎?會的。

這次回來我有見他們,請爸爸和媽媽吃了飯,帶他們去商場買了新衣服,吃飯的時候媽媽顧不得吃飯,一個勁地錄視訊發抖音,曬一片幸福和諧的場景…

本來我打算做完這些要去表妹那的,她留住了我,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她有刻意的在挽留我,我就留下來了,也是自國中畢業後第一次和媽媽同睡。一打開門我感到驚訝又瞬間平靜,他們住的環境實在是太糟糕了,隻有七八平,永遠看不到陽光,床闆很硬,睡着骨頭硌得慌,被子特别硬也很薄,沒有暖氣,隻有個小小的電暖扇在地上,地上和床上放的很多裝水果的框,框裡是衣服…

進門後媽媽拉着我連拍了三條抖音,濾鏡與音樂都要征詢我的意見,配文是小棉襖如何如何,不停的刷着看是否有人點贊,或者評論,她很開心,抖音給了她一些不同的體驗,化解了一些她不怎麼會講話的尴尬,隻需錄一段視訊并配文就可以了。

因為我留下了爸爸就去别的地方找的睡了一夜,夜裡躺在硬的像石頭一樣的床闆上,聽着她響徹房間的呼噜聲,我徹夜難眠,不停的流淚。但我不能哭太狠,第二天要去拍寫真,不能腫着眼。

淩晨5點多終于撐不住漸漸入睡了,6點多的時候爸爸敲門取東西,隐隐約約聽到他說昨晚借宿的那裡窗戶漏風,今早下雪了,然後他就去上班了,我們繼續睡…

起床後發現果然下雪了,鵝毛大雪洋洋灑灑的從空中飄落…

寫真很早就預約好了的,本來計劃裡是沒有她的,臨走之前穿鞋換衣服,系鞋帶的間隙我還是擡頭問出了那句“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她是想去的,她沒有拍過寫真,我就又換了語氣:“你和我一起去吧,反正也沒啥事”,她同意了。

能看出來她很開心,這也是她第一次化妝,拍照的時候全程她都笑的很開心也很自然,皺紋布滿了她的臉龐,攝影師讓我們擺一些親呢拉手或者靠近的動作時,我的内心深處覺得還是有一些隔閡,原來我們竟如此陌生,原來我們一點都不親近。回去後我發給了她兩張原片,果然第一時間就在抖音刷到了“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的文案和配圖。看到這一刻的“溫情場景”,我隻覺得内心複雜,如梗在喉。

陪我長大其實也僅僅隻是國中的3年,也全是不好的記憶,非打即罵。他們不曾參與我成長的其他時刻,不知道我何時學會的走路,吃飯,何時領取第一份成就,何時悄然間就懂事了,不曾分享我的喜怒哀樂,甚至連我具體的出生時刻都不記得,那也是她的切膚之痛啊,他們缺席了我人生中最脆弱最無助最重要也最需要他們的孩童與青少年時期,徑直來到了成年時期,是以那一刻“溫情”着實顯得有些突兀。

以前不曾與他們來往,交流必是被他們難聽的話語噎住而拒絕交流。這次回來後,我有很平靜的觀察,其實她們的心智并不成熟,永遠停留在了十幾歲的時候,他們也其實隻是年歲在增長,責任,愛,平和的說話是不存在于他們的世界裡的,是以爸爸才會隻知道看網絡小說,沒錢了永遠第一時間問媽媽張手要,熱衷于打麻将;媽媽并不知道“錢不能随便借給别人,但是可以投資給子女”這種大衆普遍認可的認知,她才會甯願借給别人也不願意給我交學費和生活費,還不解的對我吐槽“為什麼我借給别人錢就要不回來了”

他們之是以成長為這樣,很大程度上也是上一輩經濟和教育缺失的環境造就的。我于他們的幸運之處就是多讀了幾年書,走出了局限的認知和環境,遇見了更多因經濟和教育而變得“文明”的人,學會了他們的交流方式而已,僅此幸運而已,又有其他什麼呢?

如果不曾接受教育,不曾走出自身的局限,我就會是下一個他們,我也會沒有責任,愛,擔當,苦苦掙紮于生存的縫隙…令那些接受過“文明”熏陶的人感到不解。

文明的熏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教育,教育是什麼呢?宏觀上,它是祖國跻身于世界強國之列的戰略;微觀上,它是一個個體認識世界,認識自我,擺脫自身局限成為一個“文明人”的必由之路,但這個東西不是人人都有幸能接觸到的,接觸到的人也更不該有任何優越感

心情很複雜,隻知道:今夜,這個城市的雪好大好大,漫天飛舞的雪花給整個城市的寒冷都貢獻了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份力量,雪過天晴以後,陽光出現以後,它們就會消失不見,消失不見…

人老了,會真的害怕自己沒有依靠,開始去“讨好”子女嗎?會的。這次回來我有見他們,請爸爸和媽媽吃了飯,帶他們去商場買了新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