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不少廠商也開始醞釀起了新的計劃,2月8日的下午,小米就召開了本年度第一個重要會議——高端化戰略研讨會。在研讨會上,小米再次明确了一個目标:高端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路,我們會堅定不移執行高端化戰略。
老調又重彈,小米今年的目标與去年一樣,還是要沖擊高端手機市場,隻不過今年卻顯得格外的重視,從新年的第一場會議主題,到為其成立專門的高端化戰略工作組,小米顯然要有大動作了。

随着會議的結束,小米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三年内拿下國産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第一。為了實作這個目标,小米将會繼續執行“5年1000億”的研發計劃,同時全面對标iPhone,在技術、産品、品牌、品質、服務等方面全面突破,打造出真正的高端手機生态。
全面對标iPhone?小米的高端沖擊戰略,真的能成嗎?
2022年了,還要對标iPhone?
雖然國産安卓手機在售價、功能等方面,已經不弱于iPhone,甚至一定程度上超越了iPhone,但是在大多數使用者眼中,提到高端手機還是首先想到iPhone,高端旗艦手機在對比測試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是iPhone。
實際上,如果說有什麼手機是穩坐全球手機高端市場的,除了iPhone就隻有已經被三星砍掉的Note系列,在國内的高端手機市場更是iPhone一家獨大,占據了5000元以上手機銷量的70%以上,剩下的銷量再由小米、OPPO、vivo等公司瓜分。
看到iPhone在國内市場的戰績,我想沒有人會對iPhone的高端手機地位有所質疑,小米對标iPhone,不僅僅是為了給自己樹立一個明确的參考目标,同時也是為了借助iPhone在高端市場和使用者群體中的地位,将自己的目标傳播出去。
小米想要對标iPhone,到底是要對标什麼?影像?性能?還是系統?實際上,小米要對标的是iPhone的整個生态,換言之就是為使用者帶來類似于iPhone的使用體驗。想要做到這一點,并不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困難重重,iPhone用十多年搭建起來的閉環生态,小米想在短短數年内與其并肩,難度可想而知。
在小雷看來,iPhone最讓人稱道的其實并非性能,在目前旗艦手機普遍性能過剩的情況下,性能其實已經不是高端手機使用者在購機時首先考慮的事情,更好的使用體驗,更完善的生态以及更高的品牌認知度,才是高端手機使用者們在意的東西。
是以,不少網友稱隻要小米一天沒有A系列同級别處理器的性能,就不可能進軍高端市場,實際上就是掉入了唯性能論的陷阱之中,性能已經不是制約高端手機發展的障礙,生态與系統才是。
我們先來看看系統,iPhone的iOS系統雖然最近兩年的穩定性不如以往,但是作為一位安卓、iPhone雙持黨,小雷認為iOS系統在體驗上依然是優于安卓系統的。不提出色的應用背景優化等人盡皆知的事情,在隐私保護、系統動畫、以及人性化的無障礙功能等方面,iOS系統也依然遙遙領先。
是以,即使在日常使用中兩個系統的體驗差别并不大,但是在深度體驗一段時間後,使用者往往就會發現其中的不同。iOS系統能夠讓你意識到,他們确實是在為更廣泛的使用者需求做考慮,很多設計與功能都是優先考慮普通使用者的權益。
雖然iOS系統中不乏一些反人類的設計,比如讓人诟病的左側滑動傳回,這個功能在小雷的使用過程中着實給我添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在基礎功能方面,大家都能夠看到Apple“使用者至上”的理念。
那麼小米這邊呢?小米的MIUI作為小雷最喜歡的深度定制安卓系統,擁有豐富的功能模組,而且功能模組都來自社群投票,小米的使用者會在社群中票選出最期待的功能,然後由開發者将其加入到系統裡。
在不少的米粉眼中,這就是MIUI實踐“使用者至上”的方式,以至于在數年前,相當一部分的使用者認為MIUI其實已經可以對标iOS,在安卓系統中是标杆級别的存在。但是,數年後再回看過去,經曆了2021年的動蕩,MIUI的“使用者至上”是否走錯了道路?
在小雷看來,MIUI在2021年的動蕩,其實早已埋下了伏筆,過多的功能模組不僅讓MIUI系統變得臃腫,而且在安卓底層大變更的時候,直接面臨巨量的優化、适配問題,讓整個MIUI團隊疲于奔命,最終隻能硬着頭皮釋出一個穩定性遠不如以往的系統,以至于一些小米使用者笑稱:以後MIUI就沒有什麼内測開發版了,所有小米使用者都是内測小白鼠。
我們需要思考,MIUI的使用者到底是幾萬、十幾萬參與投票的論壇使用者?還是數千萬的小米手機使用者?隻有明白了這一點,小米才算是真正走在了沖擊高端市場的路上。
MIUI的開發團隊需要意識到,MIUI已經不再是小米起始時,那個隻有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使用者的系統,而是一個暢銷多年的手機品牌的系統,小米手機的使用者如今以千萬計,而論壇上的使用者又能夠代表多少人的聲音?琳琅滿目的功能模組,最終能夠被使用者經常使用的又有多少?
其實在硬體上,小米如今的旗艦手機并不比iPhone差,出色的螢幕、強大的性能、給力的影像拍攝,基本上都能夠為使用者提供不輸于iPhone的硬體體驗,但是在系統穩定性方面,MIUI卻讓使用者十分失望。
是以,想要學習iPhone,對标iPhone,打造一款真正的高端手機,小米首先需要學習的就是iPhone的系統設計理念,首先保證普通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以及系統穩定,其次再考慮新功能本身是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盲目的添加一些功能,反而讓使用者的體驗無法得到保障。
小米想要對标iPhone沖擊高端市場,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系統穩定性與優化,其次就是轉變産品思維,MIUI已經不再是為少數極客使用者準備的發燒系統,使用者如今需要的是一個真正具有普适性、穩定的系統,隻有解決了系統的問題,小米才能夠告訴使用者我們真的為沖擊高端市場做好準備。
小米沖擊高端,能成嗎?
全面對标iPhone,小米的高端就能成嗎?為了這個目标,小米打算怎麼做?這些問題其實看看小米過去兩年裡的動作,就能夠看出不少的端倪,在小米兩年前宣布沖擊高端市場後,推出的第一款主打高端市場的産品就是小米10 Ultra,這款手機同時也是小米10周年的紀念之作。
在兩年後的今天看來,小米10 Ultra至今仍是小米近年來堆料最誇張的一款産品,同時也是在高端手機市場中認可度最高的産品,後續推出的MIX4、MIX Fold、小米11 Ultra都沒有能夠達到相同的高度。
雖然是一次短暫的成功,但是小米10 Ultra的成功也證明了小米确實有着足夠的産品設計和技術能力打造一款真正的高端旗艦手機,剩下的就是如何讓小米旗艦手機=高端的形象能夠深入人心。
小雷認為阻礙小米沖擊高端的最大敵人,并不是産品設計能力或是系統生态,因為這些都是能夠通過投入人力、物力來解決的,最大的敵人其實是品牌認知,如何扭轉使用者的“小米=成本效益”的印象,才是小米最頭疼的地方。
在很多使用者眼中成本效益就等于高端,舉個例子,大家什麼時候見過有人用“成本效益”來形容戴森吸塵器和吹風機的?可以說,成本效益成就了小米,同時又成為了掣肘小米進一步發展的攔路虎。
每當小米想要提高産品售價,就會有使用者開始貶低、吐槽乃至于抹黑,認為小米忘了初心,而小米的使用者群也往往不願意為高價的手機買單,導緻後續在庫存壓力下不得不大幅度降價清貨,又讓最初原價購買的忠實使用者大呼上當。
是以,小米想要沖擊高端,首先就是要在小米數字旗艦系列之外再樹立一個旗艦系列标杆,比如2021年重回市場的MIX系列,已然是小米沖擊高端市場的武器。在小米的2022年産品規劃中,全新的屏下攝像旗艦手機和折疊屏手機,都依然會僅釋出在MIX系列中,以此來坐實MIX系列=高端的品牌印象。
而且,MIX系列必須做得盡善盡美,将堆料的優勢發揮到極緻,而不是像MIX4與MIX Fold一樣,在一衆同類型手機中泯然衆人矣。其次,MIX系列的價格必須堅挺,釋出不到3個月就降價一兩千,對于高端手機使用者來說,其實也是很難接受的,更是會進一步削弱MIX系列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地位。
小雷認為小米沖擊高端,并非易事,但是成功的機率并不小,隻要穩住MIX系列的高端定位,打造好使用者生态與系統生态,至少在三年後,我們應該能夠看到一個嶄新的小米屹立在國産手機的高端市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