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7個“信号”提示媽媽要添加輔食啦!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不少媽媽都會疑惑一個問題,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最為合适呢?如果太早給寶寶添加輔食,又擔心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發育完全,會消化不了進而影響健康。

如果太晚添,又會擔心寶寶所需的營養會跟不上。其實,媽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表現,決定添加輔食的時間。一般來說,當寶寶想要且能夠吃輔食時,會有以下的7大信号!

信号一:抓到東西往嘴送

在寶寶半歲大左右,就會出現常常在抓到任何東西後都會往嘴裡送的行為。此時,爸爸媽媽就應該聯想到寶寶是想要加輔食了。

這個時期更要防止寶寶誤吞有害的東西,例如藥物等。

信号二:對大人食物感興趣

在飯桌前,寶寶看着大人吃東西時的時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時,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當喂奶還不能滿足寶寶的時候,就會對大人的食物特别有興趣,膽大的寶寶會主動抓大人手裡的食物,想要嘗嘗是什麼味道。這就是在暗示媽媽,是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信号三:脖子自己挺起來了

寶寶出生的時候,骨質都很軟,根本還沒有發育到能支撐起自己身體的階段。随着時間的推移,寶寶慢慢成長,開始學會自己擡頭,随後,寶寶還會發育到隻要爸爸媽媽稍加扶持便可以坐穩,他的頭頸部肌肉都發育較完善,能夠自主挺直脖子了。細心的你還會發現,寶寶聞到食物香味就會把脖子稍微地往前伸,發出想吃的信号。

這個時候的寶寶,其他的身體機能都将慢慢發育完善,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添加相應的輔食,補充寶寶所需要的營養,讓寶寶的身體發育更進一步。

信号四:挺舌放射消失了

寶寶的吞咽功能完善,挺舌反射消失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在一出生的時候,會有一種挺舌發射,表現為把爸爸媽媽送入嘴裡的東西吐出來。當這種反射要消失的時候,就證明寶寶準備接受輔食了,他的舌頭及嘴部肌肉将發展到可以将舌頭上的食物往嘴巴後面送,一起來完成咀嚼的動作,不會再将送到舌頭上的任何食物都往外吐。

信号五:常因為肚子餓哭鬧

随着寶寶的成長,寶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也會随之增加,純母乳喂養不能滿足寶寶所需要食物量。當媽媽發現寶寶特别容易饑餓的時候,就要嘗試給寶寶添加輔食,如果寶寶開始接受,而且不會再鬧肚子餓了,證明你添加輔食的時機抓準了!

信号六:煩躁的情緒增加

當寶寶突然無理取鬧的哭鬧或者表現煩躁的時候,爸爸媽媽第一時間要排除了寶寶生病的可能性之後,就要考慮寶寶是否到了添加輔食的年齡。

信号七:生長緩慢,遠離标準值

平常生活中,爸爸媽媽要密切關注寶寶的成長情況,定時給寶寶量量身高,稱稱體重。看看和正常的标準值相差多少,如果連續一段時間都達不到标準水準的話,就要考慮給寶寶添加适當的輔食,如果還沒有什麼效果的話,就要及時詢問醫生排除疾病。

來源:新生兒護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