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車幫助窮人,默默看真
"每天8點到10點是陽平觀站最熱鬧的時間。村民們背着竹筐,背着背着蛇皮袋,沖着十幾公裡的山路到小站騎,到廣園、洛陽、漢中、寶雞等地賣山貨、農産品,為家庭增收。"(中國鐵路)
近日,楊平關站雞、鴨、鵝"騎"火車視訊爆紅紅網,引發公衆幽默點評和媒體報道,家禽不僅不必買票,還列車乘務員幫忙搬運籃子、重物,展現了鐵路扶貧慢車無私周到的形象,也進一步證明了鐵路部門将實作"人民鐵路為人民"的使命的決心。
現階段,全國鐵路部門開通了公益"慢車"81對,覆寫21個省,通過530個車站,通過35個少數民族地區,每年運送沿線人員1200萬次,但每公裡車費不足6美分。
慢火車,負載和負載。一旦上了慢火車的門,當地的特色菜,美味的水果和蔬菜無處不在,商品交易的聲音和人們的笑聲。慢速列車不僅承載着這些能給老百姓帶來财富的貨物,還承載着鐵路部門的感受,幫助窮人擺脫貧困,振興農村。慢火車的出現,載着富物,也承載着民生。
扶貧慢車,扶貧也配套。在很多貧困山區,這趟慢火車從山的深處出發,不僅是扶貧車廂,還有"專屬"校車,某天早上或傍晚,你會看到火車上有一群學生在讀書,而那雙渴望知識的眼睛,讓這趟慢火車更有意義。慢火車的出現,圓了老百姓緻富的夢想,也繞着學生學習的夢想。
即使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慢火車也不會褪色,而是會在改善偏遠地區的交通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發揮更光明的作用。這趟緩慢的列車,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以溫暖,在默默地看到真相,在微妙的責任感中展現出來。
(唐千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