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打勞工朋友|“明星月嫂”李春蘭的十年蛻變

我的打勞工朋友|“明星月嫂”李春蘭的十年蛻變

2021年底,由楊浦區總工會等機關舉辦的楊浦職工家政服務職業技能競賽鳴鑼開賽。來自幫女郎母嬰服務中心的李春蘭,從進入決賽的40名家政員中脫穎而出,奪得全能賽第一名并被授予“楊浦阿姨”榮譽稱号。

作為全市家政服務大區,楊浦區家政行業目前擁有家政員近3萬人。2011年從江蘇鹽城農村來到上海從事月嫂服務的李春蘭,十一年間,她從一名“門外漢”修煉成楊浦母嬰護理領域小有名氣的“明星月嫂”。

闖蕩上海灘精進護理技能

中等身材、憨厚愛笑又有些害羞,是春蘭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春蘭告訴記者,來上海前,她已在老家做了多年育兒嫂,收入也還算可觀。但是,好學上進的她不滿足于掌握最初級的母嬰護理知識,聽聞上海育兒市場行情好,母嬰護理水準高後,便隻身一人從鹽城前往上海灘闖蕩,尋求機會提升自己的技能。

初到繁華的大上海,人生地不熟,要去哪裡找一份育兒嫂的工作?“有需求肯定就有市場,哪裡需求最大?肯定是婦産醫院咯!”就這樣,春蘭來到了上海市紅房子婦産科醫院附近,尋找着适合自己的目标。

最終,她選擇在幫女郎母嬰服務中心紮下根來。初到崗位,技能不夠用的恐慌感便撲面而來。是以,無論是崗前教育訓練還是專業學校的專項教育訓練,她一場不落,有序地學習了各項家政服務知識和技能,最終考取了上海市母嬰護理和醫療照護專業證書。

有了證書後,春蘭并沒有滿足于此,她想的是:要服務好上海的家庭,就要有真本領。上海家庭衛生習慣要求、飯菜制作要求、收納整理要求,她都認真研究。為了學好技能,春蘭還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走入居民家庭,免費幫廚做家務。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的她,已經成長為一名明星月嫂。

我的打勞工朋友|“明星月嫂”李春蘭的十年蛻變

比賽項目學以緻用

楊浦區總工會等機關聯合舉辦的這場家政服務職業技能競賽,全區有近400名家政員報名參賽。在個人全能賽上,包括養老、母嬰、急救、插花、收納、烹饪等多項技能比武,對于家政員來說,綜合素質要求極高。

面對行業内如林的前輩高手,春蘭隻能選擇休息日或者寶寶睡着的時候抽空學習。“沒有時間擠時間,吃飯行路學理論,起早貪黑練實操。”回憶起賽前準備的點點滴滴,春蘭不免陷入感慨。她說,在烹饪這一環節,有個固定項目是炒洋芋絲,除了色香味的要求外,洋芋絲的薄厚也有明确規定。“為了練好切洋芋絲,我整整吃了20天炒洋芋絲,現在看到洋芋就有些反胃。”春蘭打趣說道。

在準備烹饪這一環節時,春蘭還系統學習了月子餐的調味和搭配,這對她來說幫助很大。“月子餐味道清淡,如果搭配不好,産婦是很難下咽的。”她說,産婦吃不好不利于産後恢複,也不利于下奶。是以她特别重視月子餐的調配,運用食物本味增鮮提味,再通過均衡的葷素搭配、精美的擺盤造型,激發産婦的食欲,滿足産婦的胃口。

我的打勞工朋友|“明星月嫂”李春蘭的十年蛻變

練就“聽哭辨意”絕活

一名合格的月嫂,不光隻是會喂寶寶吃奶、給寶寶換尿片,還得會幫助産婦做好産後恢複,觀察寶寶成長情況等等。“月嫂說到底是個細心活兒,你得時刻注意觀察,及時調整護理内容。”給寶寶喂奶、給寶寶洗澡和做撫觸、哄寶寶睡覺、給産婦做月子餐、為産婦通乳……除此之外,還需要詳細觀察記錄寶寶喝了多少母乳、大便的顔色和次數、寶寶每日的體溫……一天24小時,工作安排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一刻空閑。

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春蘭逐漸摸索出一套“聽哭辨意”的絕活。在常人聽來并無差異的哭聲,她卻能準确聽懂寶寶的意圖。“聲音洪亮,富有節律,持續時間長且聲音由強轉弱,多半是寶寶餓了。”春蘭向記者舉例說,如果寶寶哭聲長短不一,還伴随着身子扭動,多半是寶寶感到身體不适,要及時為其換上幹淨的尿不濕。

我的打勞工朋友|“明星月嫂”李春蘭的十年蛻變

幫助産後抑郁寶媽走出陰霾

近年來,孕産婦抑郁症發病率逐年走高,春蘭在工作中,也曾照顧過一位患有産後抑郁症的産婦。“一到她家,我就發現她徹夜呆坐不願休息,目光一刻也不離開寶寶。實在困得不行就眯一會兒,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将手伸到寶寶鼻子旁,感觸寶寶是否還有呼吸,生怕寶寶一覺睡過去。”

春蘭告訴記者,新媽媽過度保護自己的寶寶,很有可能就是産後抑郁的最初表現之一。于是,她就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向專業的心理醫生咨詢,并閱讀了相關書籍,進一步了解如何緩解産婦的産後抑郁,幫助産婦走出陰霾。“我一有時間就陪産婦說話,告訴寶媽‘孩子睡得很好,不用過度擔心,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觀察寶寶的情況’等緩解産婦焦慮情緒,同時勸導産婦丈夫盡快帶她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治療,日常生活中多體諒新媽媽的情緒變化,對她多一些支援與諒解,避免争吵。”經過一系列努力,新媽媽終于走出了抑郁,回歸正常生活。

我的打勞工朋友|“明星月嫂”李春蘭的十年蛻變

高薪背後的酸與苦

隔上三四小時,就要給寶寶喂一次奶,加上随時處理寶寶不定時的啼哭。春蘭坦言,帶孩子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處于淺睡狀态,寶寶一有動靜就會本能地起來檢視。“每當輪到休息日時,恨不得一覺睡上一天一夜。”

辛苦的工作,帶來的自然是高額的收入,但另一方面也給春蘭帶來神經衰弱這一職業病。可相比于職業病,更令春蘭難過的是雇主的不了解。

“下能照顧新生兒和寶媽,上能搞定守舊觀念的長輩”的金牌月嫂,也會遇上不支援她工作的雇主。“有一次甚至直接跑到我這裡嚎啕大哭了一個小時,”幫女郎總經理陳平感慨道,春蘭全心全意帶孩子,卻受到雇主誤解和懷疑,内心肯定不好受。“春蘭完全按照規範工作,我們肯定站在她這一邊,還會告訴她處理這類問題的方法。她也能很快調整情緒,眼淚一擦,回去繼續工作。”陳平說。

為一位雇主服務的時長,短則一年,長則兩三年。十一年來,經春蘭之手帶大的寶寶有六七名。春蘭說,她服務過的絕大部分雇主都對她十分客氣,寶寶跟她也很親。每次和雇主家分别是她最難受的時刻。“寶寶哭,産婦哭,我也跟着哭,相處時間長了,大家都舍不得。”

月嫂這份工作,有歡笑,有淚水,也有心酸。談及此,春蘭說:“選擇這行并不後悔,用自己專業知識幫助産婦盡快恢複,幫助寶寶健康成長,也算是我貢獻給這座城市的一點微小價值吧。”

來源:勞動觀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