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在中國的西北部,黃土高原覆寫的地方,有一個名叫敦煌莫高窟的地方

,這個地方每年都會吸引全球各地數不勝數的遊客,在這裡儲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的經卷、雕塑以及壁畫。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這個地方是所有研究佛教的學者都心馳神往的地方,敦煌的名字就像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存在,

而敦煌的壁畫更是享譽全球,甚至被稱為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迹

在敦煌壁畫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也可以非常明确地感受到佛教文化從印度傳入中國以後的演變過程,尤其是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

“飛天”其實就是佛教繪畫中的一種表現手法,而佛畫指的就是佛教繪畫,是佛教思想的一種暗示圖畫,也是崇尚佛教的教徒經常要參拜的畫像。

雖然佛教參拜的更多的是佛像雕塑,但是佛畫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

佛像雕塑雖然更加地雄偉立體,可是佛畫所能表達的卻是更加細緻的,更能表現佛的神态和姿勢的表現形式,

是以在佛教美學中佛畫同佛像是同等重要的

是以也不難看出“飛天”在敦煌壁畫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想要研究敦煌美學以及敦煌文化,“飛天”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

一、印度佛教中“飛天”藝術傳入中國以後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飛天”

提到敦煌就會想到莫高窟,想到莫高窟就會想到人類文明的偉大,就會想到佛教的瑰寶,其中“飛天”更是為大衆所贊歎。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随着近幾年的敦煌題材的文化産業興起,很多關于敦煌的東西被大家所熟知,尤其是“飛天舞”更是驚豔衆人。

可以說“飛天”技法所能代表的是敦煌藝術的一個标志,也是敦煌最突出的一個特色

,“飛天”形象所代表的也不僅僅是繪畫藝術的高超,更是一種文化融合以及中外民族文化的交流結晶。

“飛天”形象并非中國創造出來的,而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衆所周知印度是佛教文化的發源地,而“飛天”正是佛教中一種存在于想象中的神,在佛教中代表着傳送幸福和快樂的使者。

“飛天”雖然是一種飛翔的狀态,但是與西方文化中的天神不一樣的是,“飛天女神”并沒有翅膀

,也就是說“飛天”形象并不需要借助翅膀的存在就能夠讓人們感受到那種翺翔的感覺。

之是以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與“飛天”的繪畫技法有着很大的關系,“飛天”雖然不依靠翅膀,

但是在繪畫的時候畫工們會借助其他的事物來形成一種對比,進而達到一種視覺上的女神飛天的感覺。

比如說

“飛天”

身上穿的飄帶就是最好的對比對象,飄帶的缥缈感以及不受重力限制的飄逸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飛翔的感覺,再加上畫工們在繪制

的時候總會把女神的體态畫得非常的輕盈,這樣也能達到飛翔的感覺。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二、印度佛教“飛天”藝術的中國化演變過程

西漢時期因為張骞出使西域而出現了一條溝通中西方文明的道路“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開通不僅是帶動了中西方互通有無,更是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互相融合。

而敦煌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各種不同的文化在這裡彙聚,從這裡流向不同的疆域,

印度的佛教文化也是在這一時期逐漸傳入了中國境内,“飛天”自然也一同在中國大地上落腳。

佛教和“飛天”傳入中國以後并不是直接就适應了中國大地,而是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地被中國文化滲透,不斷地被中國文化所融合。

經過了漫長的适應期以後才發展成為了現在的中國“飛天”文化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

1、“飛天”最初進入中國時的情況

有史書記載公元265年印度佛教“飛天”文化就已經傳入了中國,在“飛天”的發展過程中經曆了數十個朝代的興替,曆時千餘年的發展。

“飛天”文化最初引進和突破的時期被認為是北涼和北魏時期

,在這一時期“飛天”的影響剛剛進入中國,各方面所展現出來的表現也是水土不服。

因為早期的“飛天”自然是沒有經過融合的,純正的印度佛教文化,是以早期“飛天”多是濃郁的西域風情,但是這兩個時期的“飛天”還是有着明顯的差別的。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在北涼時期由于“飛天”剛剛傳入中國,是以說“飛天”的形象無論是從造型、用色、衣着等都偏向于西域

,而且這一時期中國的畫工對于“飛天”的繪畫技法掌握得并不是很好,是以這時期的“飛天”大多用筆豪放,用色大膽粗狂。

到了北魏時期“飛天”已經有了中國化的迹象

,尤其是在“飛天”女神的面容上的改變,這時的畫工就已經試圖将西域面容改成是中國的清秀女性面容,身材也變得更加貼近中國女性的身材比例。

2、“飛天”與中國文化融合的階段

“飛天”與中國文化相融合的時期是從西魏開始的,一直到隋朝才算結束

,在這一時期主要出現了兩種形式的“飛天”形象,一種是沿襲了西域的飛天形象,一種是改進後的中原飛天形象。

“飛天”融入中國文化所代表的含義其實就是一種宗教上的互相融合

,“飛天”來源于印度佛教,其融入的對象是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是以敦煌飛天實際上就是佛教天人和道教羽人的融合與創新。

西魏時期的兩種飛天形象正好就是兩種宗教文化融合的重要階段

,而中原飛天形象其藝術特點就是來自中國平原的河南洛陽。

因為在西魏首次出現的中原飛天就是東陽王榮從洛陽帶過去的藝術畫風,這種畫風結合了敦煌的原有飛天形象創新出了獨特的中原飛天。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到了北周時期“飛天”的藝術追求就變成了怎麼融合中國的筆觸和線條技藝

,這樣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也是北周

差別于其他朝代的一個突出特點。

而且北周時期的“飛天”還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其繪畫風格又回到了北涼時期剛剛引入“飛天”時的技法,不過在造型上比北涼時期豐富多彩得多。

并且在這一時期還出現了“飛天U型身姿”,

這樣的造型設計其實就是為了在視覺上更加的栩栩如生,

“U型身姿”

給人的感覺更加地不受重力影響,是以使得這一時期的

更加地飄然若仙。

“飛天”藝術發展到隋朝時是“飛天”形象最多的時期,也是莫高窟中種類最多、姿态最豐富的時期,而且隋朝更加地講究“飛天”的動态之美。

隋朝與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四種不一樣”

,其一為臉型和身材有的豐滿有的清瘦,更加的包羅萬象;其二是衣着風格有長袖有短袖有裙裝更加地豐富多彩;其三為飛行姿勢有向上飛和向下飛、單飛和群飛的變幻萬千;其四為飛行身姿已經不再是“U型身姿”。

3、“中國飛天”的獨特新形象時期

到了唐朝以後

迎來了創新時期,也進入了成熟期,在唐朝時期可以說最鼎盛的時候,無論是色彩運用還是藝術形象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可以說在唐朝“飛天”的藝術成就達到了最完美的狀态。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大唐本就盛世繁華,這種繁華表現在唐朝的方方面面,敦煌文化的發展自然也是受到了唐朝社會發展的影響,在壁畫就表現為描繪了大量的大型佛陀說法的場景。

在“飛天”造型的設計上也有了改變

,飄帶變得更加地長,有一些已經長到需要卷起來,線上條上也更加地講究圓潤,色彩也比以往更加地豔麗。

總體上和大唐的社會審美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是以說唐朝“飛天”形象已經展現出了完整的中國文化形态

三、中華文化對于“飛天”的錘煉才成就了舉世聞名的敦煌文化

“飛天”的藝術原型雖然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但是現如今在敦煌壁畫中留存的“飛天”藝術,甚至可以說整個敦煌文化都已經極度地中國化,是屬于中國敦煌本土的一種藝術形式,與印度佛教也有着很大的差異。

中華文明是“敦煌飛天”的基礎也是催生的動力,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結晶,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的其中之一。

之是以說“飛天”是中國文化的基礎,是因為在“飛天”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有着“龍飛鳳舞”的中國藝術精神。

而且“飛天”發展到成熟時期無論是面容神态、衣着樣式還有飛行姿态都是中國式的藝術表達。

探析古代壁畫中飛天形象中國化的文化淵源與曆史演變

尤其是中國的點線藝術對于敦煌飛天的影響是極大的

,這一點從世界美術特色上就可以看出來,西方講究的是面和肌肉的分解,像敦煌飛天那種圓潤的線條和“S型”的曲線都是中國畫所特有的。

綜合來看“飛天”是一種複雜構成,是多文化的融合體,

在藝術上有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的所有特點,再經過中國藝術家的創作,才成就了這個世界美術的瑰寶。

無論是敦煌文化還是“飛天”文化都将永遠流傳于世,受到世人的贊賞。

參考文獻:

[1] 《敦煌藝術美學》 易存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敦煌莫高窟史研究》 應助 甘肅教育出版社

[3] 《對于中國佛畫壁畫所用的顔料》 段修業 宮田順 熊谷紀子

[4] 《南韓佛教美術大典》 俞聖雄 南韓色彩文化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