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理學:看似對父母“冷漠”的人,内心可能都經曆過這3種絕望

作者:感情中轉站

父母與子女之間有着微妙又牽扯不斷的關系,是血脈相連的一體,也是互相影響彼此依賴的人,兒時孩子靠父母養育照顧,未來則又要靠兒女來孝順贍養,循環間是人類的生存法則,養兒防老也成為了固有思維的理念之一。

而那些面對父母冷漠的子女,與其說是沒良心的逆子,不如說我們可能還不了解事情的全部内情,一個人的性格、行為、内心受到的沖擊和經曆都有一定的關聯。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這樣的人,往往在成長時期,他(她)們曾經都經曆過這幾種“絕望”導緻的性情和處事方式。

心理學:看似對父母“冷漠”的人,内心可能都經曆過這3種絕望

父母不再是自己可以依賴的“安全”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石,能幫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也更能展示潛能優秀的自己,然而這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關系密切。

霍尼同時也認為,兒童在早期有兩種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滿足的需要,這兩種需要的滿足完全依賴于父母。

是以孩子是父母未來的希望和寄托,而對于孩子來說,父母則是自己世界的頂梁柱和全部依靠。

對于一個成長的孩子來說,安全感真的十分重要,因為脆弱無助的他們,隻能通過身邊最可信賴的父母擷取力量,感受到被保護才會感受到踏實與安全。

孩子最終對父母的“冷漠”,往往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他遭受過難以言表和想象的經曆,感受到父母不再是自己可以信賴依靠的那個人,可能是誤會,也可能是因為父母性格處理親密關系的不當,忽視了孩子内心的感受,導緻的關系惡劣。

但無論出于什麼原因,在孩子的世界裡,他的确真實意識到,父母已經不再是自己的安全的臂膀和依靠,是以此刻他才會用這種冷漠的态度對待最親的人,因為在他最無望需要溫暖的時候,也遭受同樣的冷漠對待。

是以身為父母需要責任的同時更需要耐心,孩子任何細微的情緒都可能是在向你發出求救信号,一旦得不到回應,态度的冷漠,讓他們感受到的是絕望與内心世界的崩塌。

心理學:看似對父母“冷漠”的人,内心可能都經曆過這3種絕望

父母不愛自己,或者沒有想得那麼愛自己

看到這句話,很多父母一定會傷心,甚至指責孩子不懂事白眼狼,因為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可你想過什麼是愛嗎?

父母認為的愛,是衣食住行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噓寒問暖的叮囑,是隻要孩子好自己無所謂的犧牲精神,但孩子的感受,這樣真的就是被愛了嗎?

曾經一位來訪者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和父母的關系的:

從小到大,我都受到她們的模式制定,在她們的規定範圍内活動,在她們的規劃下選擇,更會無時無刻提醒我,你爸媽也就這樣了,未來就指望你了,隻有你有出息了,考試好的大學,找到好的工作,才能為家裡争臉面。

是以我覺得,她們愛的隻是那個可以為家族争奪臉面的孩子,關注的也隻有成績,而不是我這個人。

沒有人可以也沒有人會去刻意否定父母對子女愛的程度,卻未必愛的方式是對的,更不一定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幸福的。

父母理念裡一定是想孩子好的,目的也是想成為一種激勵,但這種方法真的并不聰明。孩子需要純粹對自己的關愛和照顧,一旦這種愛附加了“條件”也就不再是愛,而是一筆交易。

讓我們變得更好,讓我們能更懂得付出愛的根源,就是自己是否被愛,世界上本該最愛自己的人都不愛自己,這是情感的毀滅,也是一種能力的扼殺,漸漸地從隻是失望的情緒,到本能的相處性格。

心理學:看似對父母“冷漠”的人,内心可能都經曆過這3種絕望

父母不把自己當“人”看

不管孩子長到多大,在父母眼中永遠隻是個“孩子”這并沒有錯,原因的确是血脈間的一種呵護本能,可人與人之間長久的相處需要的就是關系的平等,當你隻是個孩子,沒有資格平起平坐地感受令子女感受到被輕視時,這種傷害是所無法彌補的傷痛和心理上的觸動。

簡單來說,孩子也是需要被父母尊重的,隻有尊重子女,未來子女才會以相同的方式對待父母。

曾有位來訪者是一位母親,她受不了女兒的冷漠,更不解為什麼母女成為了仇人,甚至根本沒有交流溝通。

但根源隻在于當初很多細節時媽媽對女兒的無視和言語的不妥,家族合作的生意出現小問題,上國中的女兒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結果媽媽疾言厲色地說“你個小孩子瞎摻和什麼,沒看大人都在說正事嗎?一邊涼快去,越來越沒規矩,也不跟誰學的臭毛病”

其次,女兒高中期間早戀失戀,結果并沒有父母的安慰和正确的溝通引導,而是劈頭蓋臉地貶低諷刺和奚落,什麼你活該,本來就不該早戀,被甩是好事等等攻擊性極強的話,句句戳脊梁骨徹底傷了女孩的心。

她說過,父母從不把自己當“人”看,也更談不上愛不愛自己。

很多父母并意識不到自己的态度和言語方式,可以在不經意間傷透孩子的心,學不會為人父母的方式,自然得不到好的親子關系,和一個孝順的兒女。

沒有錯的孩子,隻有錯的父母,當孩子你覺得為人冷漠的時候,可能并非他生性如此,而是曾經經曆過這三種絕望的情緒。

心理學:看似對父母“冷漠”的人,内心可能都經曆過這3種絕望

END

文/感情中轉站

(作者:筱雨,心理咨詢師,專注情感領域),擅長戀愛關系挽回修複,婚姻沖突分歧,以及原生态家庭導緻的心靈創傷療愈。孤獨的人生旅程,傾聽你的委屈和壓力,幫來訪者提升兩性相處的技巧,挽回自己的夫妻,經營好自己的感情,努力成為更幸福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