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往往每天都是穿得規規矩矩的,看起來十分的潮流洋氣,無處不展現出年輕人的那種活力。但是,在過年回家之後,這些孩子的變化卻令人咋舌。

小秋在大學裡是比較注重自身的儀容儀表的,畢竟身在大學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殿堂中,自己要是打扮得邋裡邋遢,就感覺有點出不了門了。而在很多人眼中,小秋一直也是一個非常文靜秀氣的女孩。
轉眼間,到了放寒假的時候,小秋和其他的學生一樣,都收拾行裝回到了家裡。而小秋的一個同窗瑩瑩,因為疫情的問題無法回家,就暫時和小秋一起回到小秋家過年了。
不過,這個年,卻讓瑩瑩過得有點驚心動魄,因為小秋在回家之後,變成了一個讓自己完全不認識的小秋。
大學生春節回家前後對比,判若兩人,簡直不能再真實了
大學生春節回家後,衣着風格全然不同
在瑩瑩的印象中,小秋對于衣着打扮是很執着的,在學校的時候,每天出門之前小秋都會精心地 挑選自己的衣物,并且将自己打扮得幹幹淨淨、精精神神的才出門。
一直以來,瑩瑩都覺得小秋是一個非常精緻的女孩,純潔得似乎一粒微塵都不曾沾染。
但是,回到家之後的小秋,完全打翻了瑩瑩之前的印象,幾乎每天都是花棉襖,軍大衣,有時候不出門整天都是棉睡衣、居家服。
另外,本來在學校期間還時不時化個淡妝的小秋,回家之後甚至連洗臉刷牙都省去了,簡直讓瑩瑩驚得連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大學生春節回家後,氣質簡直判若兩人
瑩瑩還發現,小秋在回到家之後,氣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學校的時候,小秋是一副溫文爾雅、氣質内斂、很有修養的樣子,瑩瑩也是以而自愧不如,不知道如何才能夠變成和小秋一樣的芊芊淑女。在瑩瑩的印象中,小秋一直都是一種女神般的存在。
但是,看到回到家之後的小秋,瑩瑩卻感覺自己挺好,因為這時候的小秋簡直是和在學校的時候判若兩人。
以前的溫文爾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聲如破鐘、形如殘障的小秋,俨然就是一個常年混迹于農村的村姑一般,根本沒有了之前在學校的文雅氣質。
大學生春節回家後,生活習慣發生巨大變化
不過,更加令瑩瑩驚訝的還是小秋的行為習慣的變化。之前在學校的時候,小秋就是一個連礦泉水瓶蓋都難以獨立擰開的柔弱女孩,回農村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僅幫家裡幹農活,還對家裡的拖拉機等裝置用得如魚得水,感覺就是一個常年勤于田間的老手了。
并且,以前在學校幹淨得令人發指的小秋,在回家幹活的時候,卻絲毫不顧及什麼汗水和髒污,似乎将這些農活融入自己的生活了,這場景、畫面、行為,簡直讓瑩瑩驚掉了下巴。
為什麼大學生春季回家後會産生如此變化?
其實,不僅僅是小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回到家之後,都會或多或少地發生一些變化,有些人變得令同窗不忍直視。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緻孩子們回家之後産生如此大的變化呢?
家裡的氛圍更加的輕松和諧
學校是一個公共場合,是一個小集體生活,在這裡,有比較嚴格的規矩,并且自己的言行舉止、穿着打扮等,都會激發起其他同學的不同評價。
要知道,同學的對自己評價的不同,将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大學生活品質、氛圍以及效果的。比如說,同學對孩子的印象好,那麼在學習上、生活上等方面,孩子就更容易得到幫助。
是以,對于孩子來說,學校的氛圍是比較緊張嚴肅的,孩子在學校的時候,都會比較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
而回家之後就不同了,孩子完全不需要擔心有人會對自己産生不好的評價,因為這裡都是自己的家人,是他們給予自己的,隻有無限的安全感,隻有快樂和幸福,是以孩子們就會被瞬間“打回原形”,變得自由灑脫。
家裡的環境讓孩子回到居家狀态
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句話,叫做“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意思就是在不同的環境中,人們應該保持相應的狀态,不要将兩個不同的領域互相參合,這樣才能夠保障在對應的環境中實作最大的辦事效率。
而孩子在學校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在校狀态”,孩子會自然地被周圍的環境所影響,形成一種适用于學校的身體狀态和精神狀态。
但是在回到家之後,孩子就會瞬間被家庭的環境所刺激,進而形成一種“居家狀态”,進而影響孩子的身體狀态和精神狀态,就會跟随以往的居家記憶重新變成以前的樣子。
這并不是一種毛病,而是一種親情帶來的幸福,是一種甜蜜的回憶再現。就比如很多人喜歡吃“媽媽做的飯”一樣,孩子回到家之後,要的就是那種家的溫馨、家的幸福、家的快樂以及來自父母的嬌寵。
過年期間,孩子們回家後,你對他們“由洋變土”的狀态有什麼看法呢?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