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手沒有假期》:一座城,一場戲

以殺手為主角的電影屢見不鮮,或緊張于殺伐決斷,或殘酷于血肉橫飛。我心目中經典的殺手題材影片有二,分别是《喋血雙雄》和《這個殺手不太冷》。

突破固有模式,開辟全新風格,這是任何藝術類型傳承與發展的基石;是以,就藝術而言,另類要麼意味着矯揉造作故弄玄虛,要麼創立出标新立異别具一格。而我覺得,《殺手沒有假期》毫無疑問屬于後者。

《殺手沒有假期》的片名直譯是《在布魯日》,其整個故事的由始至終也确實在這座比利時中世紀古城中上演。我特别想贊一下該片的取景,縱橫交錯的水道、青石凹凸的街巷、藤蔓遍布的外牆、古樸婉約的小橋,單單跟随這些外景畫面,我們便能感受到布魯日的唯美氣質,也正是這份氣質,烘托出影片的典雅氛圍。

是的,我确實将典雅這個詞形容于一部描寫殺手的電影,但這并不沖突。縱覽全片後我們即能感受到,《殺手沒有假期》其實并非刻畫暴力,而是契合着一種遠古的精神,這種精神與古城布魯日一樣曆經滄桑巨變,卻在當下依舊光輝奪目。

殺手肯與雷蒙被組織頭目派遣到布魯日休整待命。年長的肯異常珍惜此次假期,他流連于布魯日的古城風貌,享受着融入到布魯日千載風雅的時時刻刻。雷蒙則顯得心事重重,他對積澱厚重的古城曆史以及神秘悠遠的周遭氛圍毫無興趣,隻是在無所事事下被動地與肯結伴而行。

布魯日是比利時的藝術聖地,城市内古迹數不勝數,教堂、美術館、博物館等也是随處可見。肯和雷蒙來到著名的聖血教堂,教堂的莊嚴肅穆會漸漸激發出信仰的覺悟;其後在一家美術館内,看着那些描繪天譴、地獄、煉獄、審判日等基督宗教題材的繪畫,雷蒙被震撼到了,他的情緒開始變得惆怅低落。

原來,在曾經的一次暗殺行動中,雷蒙錯殺了一名小男孩,這讓他無比自責。雷蒙看上去好勇鬥狠放浪不羁,其實他感情細膩,尤其渴望得到心靈的安寂。布魯日雖讓他感到索然無趣,但雷蒙努力尋找着能夠慰籍靈魂的事物,他用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追求不期而遇的愛情,然而那個被他誤殺的小男孩的陰影,依舊無時不刻地糾纏圍繞。

肯接到了組織頭目的訓示,不出我所料,肯的新任務是殺掉雷蒙。影片至此開始進入到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畫,而人心,往往比紛繁的外在更加深邃。在一處偏僻的公園角落,肯猶豫着是否動手,但他看到的是雷蒙正欲開槍自盡。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黑色幽默,殺手的目标居然要自殺!就是這麼一個神奇的錯愕,使得接下去的故事發展更為怪誕。

肯不忍下手,雷蒙萬念俱灰,最終兩人都違背了自己的意願。肯放雷蒙遠走高飛,卻招來了誓死要除掉雷的組織頭目哈裡,經過一個又一個充滿戲劇性的陰差陽錯,肯為了保護雷蒙從高處摔死,雷蒙被頭目射殺,而哈裡飲彈自盡。這是一個相當淩亂的結局,但仔細看完全片我們就會了解,所有發生的一切,其實可以歸納成兩個字:原則。

是的,就是原則。《殺手沒有假期》裡的殺手們,都恪守着一種固執到甚至迂腐的為人處事準則。比如,肯既然答應了要讓雷蒙洗心革面開始新的人生,于是便不惜姓名也要阻止哈裡殺害雷;又如,雷蒙與哈裡在旅館狹路相逢後,為了不傷及懷孕的老闆娘,兩人相約退到旅館外再決雌雄。最令人唏噓的是哈裡的死,他在追殺雷蒙的過程中,無意間打死了一名侏儒。雷蒙以為侏儒是小孩,于是背負着殺掉雷蒙的初衷選擇自殺,用死踐行了自己的原則。

布魯日在歲月的侵蝕下保持着古城本色,殺手們則堅守着原則從生到死。《殺手沒有假期》用一座城市的精韻呼喚着中世紀的騎士精神,讓我們思索原則在日新月異的新時代是否仍為安身立命之必須。當然,影片是用黑化的方式調侃了原則,但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可以放棄信仰的堅持和信念的執着。

三個殺手命斷布魯日,但他們在我看來都是值得敬佩的。三人曾經罪惡的靈魂都可以得到救贖,因為至少在恪守原則上,他們完全無愧于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