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弦一阕】又是一年春爛漫|散文 徐善義

【心弦一阕】又是一年春爛漫|散文 徐善義

一年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又到歲末,虎年春節漸行漸近。難忘回味,荏苒歲月,匆忙而又充實。記憶裡的春節早已是如夢沉寂,倒是感覺如今的春節也是不如往昔了。

兒時春節,那是期盼已久的等待。放了寒假,便是對春節有了盼頭。那時,對于穿倒是不期待多少,但對吃方面,那可是特别得期盼。吃白馍,有肉吃。當然,家庭收入稍稍好點的,逢年到節的時候,給小孩子做件新衣服,那可更是叫人興奮不已的事了。我們從小對穿就不在乎,但是對吃那可是蠻在意的。不怕笑話,好吃!文雅點說法,那就是胃口好,對吃很是鐘愛吧。

過年了,各家最忙活的就是要備年貨,蒸饅頭,炸丸子,炸果子,豬肉是必備的,牛羊肉隻是夢裡傳說。要知道,我們小孩子最最期盼着的就是過年能吃到的豬肉炖粉條。說到豬肉炖粉條,那可是特别地期待。買來了幾斤豬肉,那是要開水煮出來。地鍋竈火生起來,不多時,滿院的肉香,饞得是我們小孩子咽着口水,都是眼巴眼地瞅着鍋裡肉啥時候能煮熟喽。很快,竈膛裡火停,肉要出鍋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滿鍋屋的空氣裡都氤氲着醉人的香氣。我們小孩子,張着嘴,喝着騰騰的霧氣,也算是吃到了叫我們垂涎已久的豬肉了。每到此時,娘總會給我們拿過一塊肉,撒點鹽巴,叫我們拉下饞。隻是一邊安慰着,一邊嗔怪着,慢點慢點,舌頭别咽肚裡去了!吃罷肉,接下去就是那飄着油花的豬肉湯便是叫我們最拉饞的了。泡着石磨煎餅,放點辣椒面,既是飯,又當菜似的,偶爾加點鹽豆子,吃起來那個香呀!那個味道,至今回味都是纏綿久長......

除夕日,張貼寫好的春聯,那可是特别得喜慶。到了除夕夜,放鞭炮,烤火,守歲,竈盆裡的山芋香又是叫我們饞了一把。後來,有了電視,看春節晚會,那又是一道年夜大餐。初一早晨,包餃子,拜大年,吃了拿着。吃的是餃子香,拿的是壓歲錢。一角,兩角,再後來的一進制,兩元,那真的有錢了的節奏。我們小孩子在這個時候,那真的叫“收獲季節”的到來。幸福感爆棚!過年後,節慶的氣氛更是叫人興奮。走親戚,看年會。小時候的年會,實際上就是地方特色的跑旱船、踩高跷、舞獅子、跑竹馬等民俗表演。那時候,近乎各村都是“盤會”,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表演,給父老鄉親帶來節日的喜慶氛圍。村頭路邊的高樹上會高挂着一大塊彩綢或者紅布條,那個意思就是這個村子是可以表演年會的。群衆演員,鑼鼓家夥什都是特别齊全。巡演、彙演,都是其樂融融,美輪美奂。那情那景,至今還是留存在腦海深處。

如今,人已中年,轉眼幾十年的春節過去了。今非昔比,年也如此。年是有,但總是感覺沒了往年年的味道了。隻是覺得,年是一種文化符号、文化傳承、文化記憶了。遠行的人,多了鄉愁,增添了對老家的記憶。有時甚至是無奈得對老家的呼喚,幾多叮咛,幾多牽挂,《遊子吟》的節拍又在心頭響起。父母在,不遠行。但生活的無奈,又不得不怅然若失。所幸,時代發展,空間雖然有了距離,但網際網路時代,又是叫人近乎眼前的親情相守。

年,到底是什麼,說得清,又是說不清。有道是,年是寄語相思淚,年又是纏綿舐犢情。隻是坦言,年是酸甜苦辣的回味,年是今生留存的記憶,年是久居心底的期待,年更是一生所有的沉澱。是的,人生有時候需要沉澱,也需要曆練。要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思,反思年的過去,年的現在,及至年的未來。當然,也要有足夠的閱曆去成長,過了一年,長了一歲,也是成熟了一春。誠然,年輕人那是成熟了一歲,中年人那可是老了一年。還是覺得每年如是,歡樂春爛漫,開心過大年。這樣才能叫自己變得更完美、更睿智、更具有成熟淡然的魅力。虎年吉祥!拜個早年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