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市區駐地中,高水準的優質服務獲得了冬奧會嘉賓的一緻肯定,卻很少有人知道,有一群來自吉林的“00後”大學生們,正在這裡提供着專業的服務。這就是由長春大學旅遊學院在校學生組成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專項服務團隊”。
2月4日上午,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當天上午,在工作的間歇,記者在駐地采訪了三位專項服務團隊的成員,三位“00後”大學生在各自的崗位上收獲了成長,也在冬奧會上向世界展示了吉林當代大學生的風采。
高爽:因為代表着吉林 就一定要做得更好
長春大學旅遊學院的大三學生高爽,在駐地前廳部工作,主要的工作就是給客人辦理入住、介紹酒店裝置、辦理退房等,平時在家裡是父母捧在手心兒的小公主,現在則要離家千裡,每天辛勤忙碌地工作着。
現在的工作對高爽來說已經得心應手了,在記者想要讓她站在前台拍幾張照片時,她一邊站定,一邊随手就拿過來幾張票據然後擺放到恰當的位置。高爽說:“自從來到冬奧會上進行服務,我覺得我成長得非常快,在學校學的東西和真正實踐起來還是略有差異的,我也在工作中學到了更多服務的技巧,相信有一天回到學校,把學與用結合起來,就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做得更好。”
隻有思鄉之情難以忍受,高爽說:“工作忙碌的時候還好,但是隻要休息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想家,尤其是過年的時候,看大家在朋友圈曬年夜飯,春節和父母視訊的時候,就格外想家了。”
前台的工作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不斷有客人入住、退房、咨詢,一天工作下來高爽也坦言自己會感到累,“累肯定是累的,但身體上的累可以忽略,畢竟晚上就可以回去休息了,但精神上的累難以忽略。畢竟在冬奧會這樣大型的活動上,每個人都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因為我們代表着吉林,是以就一定要做得更好。”
周博:冬奧有我,服務冬奧
周博是駐地媒體記者們非常熟悉的身影,她每天都穿着紅彤彤的中式禮服裙,站在新聞中心多功能廳門口和大家打招呼,為大家做手部消殺,提示大家佩戴口罩,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是一位2000年出生的大三學生。
周博來自長春大學旅遊學院,也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專項服務團隊”的成員。
周博社會實踐的經驗比較豐富,做過不少兼職,對服務工作有一定經驗,但冬奧會還是不同,她說:“從12月1日第一天到張家口我就挺興奮的,畢竟是來到冬奧會工作,這是一個人生中難得的一次機會。”
2021年12月1日學校組織周博和她的同學們抵達張家口後,前往崇禮區簡單參觀了一圈,然後她就來到市區駐地正式開啟“工作模式”了,“在工作上積累經驗,私下裡還可以感受一下張家口的大好風光。”周博笑着說。
周博平時的工作就是站在多功能廳門口為客人指酒店路線,提醒客人疫情防護,并讓客人到指定位置就坐。對工作本身,周博說:“大家都很有禮貌,也沒有遇到太困難的事情,是以我覺得還好,雖然累,但很愉快。”唯一的遺憾就是過年沒辦法回家,她說:“過年的時候說不想家肯定是假的,但第一這已經是我第二次過年沒回家了;第二,在冬奧會一線上有那麼多人都在這,大家都是一個團體,這麼想着就不那麼想家了。”
作為學生,周博已經基本适應了冬奧會上的服務工作,她說自己會盡一切努力,不負青春,不負學校和家鄉人民的期盼,“冬奧有我,服務冬奧!”
俞盼:為中國争光,為吉林争光,為學校争光
俞盼纖細的手臂捧着托盤,上面放了三隻酒杯,雖然穿着高跟鞋快步行走,但酒杯卻在托盤裡紋絲不動,她一套行雲流水的動作,隻需要幾秒鐘就把酒杯按照标準順序擺放在了餐桌上。而她接觸這份工作才僅有一個多月。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專項服務團隊”的成員,長春大學旅遊學院大三的學生俞盼在張家口市區駐地VIP包房裡面工作,平時的工作内容就是打掃衛生,為包房裡的客人提供服務。
這是俞盼第一次做這一類工作,她覺得既陌生又興奮,“2021年6月,學校組織我們報名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專項服務團隊,我很希望自己能夠為冬奧會做點兒什麼,于是就來了。”由于是第一次做相關工作,她剛開始還是比較緊張的,“最初我有點兒擔心,畢竟是第一次實習,但真正來了之後發現所有的前輩、長輩都很關心我們,有問題就能夠幫我們解決,是以心情上也放松下來,現在感覺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
标準的服務化流程對俞盼來說很簡單,她唯一覺得比較難适應的是鞋,“我們這邊要求必須穿高跟鞋工作,剛開始腳都被磨出泡了,然後舊泡剛破就又磨出了新泡,特别疼。但是現在好多了,就算穿着高跟鞋站一整天也沒那麼疼了。”
這也是俞盼第一次在外過春節,同學們注意到臨近春節她有了思鄉之情就特别照顧她,“我的确是比較想家的,但很多同學都來陪着我們,讓我們不那麼孤單。雖然沒有家人,但有同學們一起,大家有一種有苦同吃、有樂同享的感覺,也是一種特别的春節體會。”
在俞盼看來,冬奧會代表着成長,“在冬奧會上工作,對我來說不但是不一樣的體驗,也是一種提升,讓我從一個孩子向真正的大人進階成長。”
面對接下來的服務工作,俞盼目光十分堅定,她說:“未來,我會在工作上盡心盡力,在生活裡做好自己,為中國争光,為吉林争光,為學校争光。”
原标題:這群來自吉林的大學生 在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