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觀設計師揭秘:“飛揚”火炬盡顯中國美與智

2月4日,北京冬奧會火炬外觀設計師李劍葉做客2022“雙奧之城·看典”北京新聞中心直播間,揭秘冬奧火炬設計背後的中國之美與中國智慧。

李劍葉也是冬奧會火炬手之一。他特意把由他接力傳遞的火炬帶到了直播間。2月2日,在北京冬奧公園傳遞時,他留意着每位火炬手打開包裝盒看到火炬的第一反應。“大家誇‘火炬很美’的那一刻,我作為設計師很興奮!”李劍葉說。

外觀設計師揭秘:“飛揚”火炬盡顯中國美與智

2月2日,火炬手李劍葉在火炬傳遞中。(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14年前,李劍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現場,親眼見證了李甯飛身點燃如同畫卷的主火炬塔,那一幕深深镌刻在他的記憶中。如今,冬奧火炬“飛揚”的整體外觀恰恰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應。他解釋,北京是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火炬設計中既有傳承也有發揚。

從夏奧到冬奧,從“祥雲”到“飛揚”,都承載着底蘊深厚的中國文化。與2008年的“祥雲”火炬一樣,“飛揚”外觀整體使用了紅色和銀色,但是由紅色漸變到銀色,整體觀感更現代。

湊近了看,火炬上除了祥雲紋,還“飄”着雪花。二者皆來自中國傳統文化:雪花紋是剪紙形狀,就像北方春節時很多人家裡的窗花;而祥雲紋則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産“織錦”技藝中挑選出來的。

火炬設計曆時數月。最終呈現出來的“飛揚”火炬與最早送出的方案差别極大。“組委會更看重‘雙奧之城’的表達,但也認為設計不夠突破、不夠創新,是以我們就推倒重來。”李劍葉本是阿裡集團一位工業設計師,但“飛揚”火炬除了現代之外,還得突出中國傳統文化。設計團隊尋找靈感的過程,也是一場中國傳統文化的“尋根之旅”。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整體形象景觀的核心理念取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火炬設計也遵從了這一理念。“飛揚”如同飄舞的絲帶,中空開放的造型有别于傳統的筒形火炬。這一靈感其實源自于一片樹葉,彰顯大自然無修飾的卷曲張力與美感。生生不息的“生長感”恰恰在“飛揚”火炬上顯現了出來。李劍葉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中空恰恰能展現中國傳統哲學觀念,更凝練地表達出留白這種中國審美的高明手段。

紅旗漫卷,盤旋向上,這一支火炬也展示出新時代中國人的精氣神兒。設計之初,李劍葉一直在尋找一種能表達如今中國人努力奮發精神面貌、代表整個民族不斷前進向上狀态的符号。2019年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開篇的一面紅旗給了他設計靈感。“過去100年,紅旗帶給中國人力量與鼓舞,現代中國精神面貌和奮鬥氣象凝固在這個符号内。”他說。

除了中國之美,“飛揚”讓人驚豔的還有中國智慧。火炬采用氫作為燃料,實作零碳排放,踐行“綠色冬奧”理念。氫燃料的特性也保證了火炬能在極寒天氣中使用。

火炬銀色外殼由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制造而成,呈現出了“輕、固、美”的特點,最薄的地方隻有0.7毫米,還能耐800攝氏度高溫。

火炬燃燒的方式也很特别,由24朵小火苗組成,燃燒時如火龍般盤旋而上。“24個燃燒孔由小到大,既要夠漂亮,還要經得起風吹雨淋。”李劍葉介紹,在大風雨雪等天氣環境下,火炬都不會熄滅。

高擎火炬,圓夢冬奧。火炬交接時,兩支火炬頂部相扣,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鑒,也彰顯着讓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美好願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