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作者:司徒匹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上一次看易烊千玺的作品,還是《長安十二時辰》,因為他全程皺眉背古文看不下去,這次看《奇迹·笨小孩》可算是看到他的進步了,豆瓣評分給了四星。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但是這片名不好,一股雞湯味。

先簡單介紹一下劇情:

20歲的景浩獨自帶着6歲的妹妹來到深圳生活,妹妹景彤有先天性疾病,最好能在8歲之前動手術,總費用近50萬。為了妹妹的手術費,做手機維修/翻新生意的景浩開始不斷尋找和創造機會,幾經波折,終于得到手機公司高層的認可,除手術費之外,他也開啟了自己的事業。

景浩,一個精通手機拆機裝機的維修工,會把工作流程形成标準化進行傳播、閱讀國外新聞資料找對标、在集團高層面前不卑不亢不怯提方案、想盡辦法完成進度、打高危零工支撐創業計劃,這哪是笨小孩?分明是有天分、吃苦耐勞的模範青年!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然而,政策傾向、資本青睐,天時、地利、人和,這些确實是奇迹的必不可少。雖然介紹裡隻是用“幾經波折”描述景浩的坎坷,但是電影中他所經曆的遠不止這四個字,而是更加真實的人生百态。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前幾天剛好看了06年的《瘋狂的石頭》——一個發生在地産黃金期的故事,而22年的《奇迹·笨小孩》——一個發生在電子産業爆發期的故事(2012年)。回看2021年哀鴻遍野的地産,産業發展的轉變之大令人詫異,時間快得讓人來不及回神。

可是,在此之前看的一系列上世紀老片,包括《哀樂中年》、《太太萬歲》、《茶館》等等,講述的卻又與我們的日常相似,在這裡,時間又慢得讓人絕望。

影片中景浩的成功,身後是千千萬萬個前仆後繼的人秦二爺、創業者甲乙丙丁,失敗的他們甚至不配擁有姓名;追風少年的蛻變,身後是仍然擁擠在三和人才市場裡的打工者;哪怕是可愛的彤彤身後,都是無數個絕望的家庭。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2018年,日本NHK電視台拍攝了三和人才市場的紀錄片,在深圳,這片一切皆有可能的土地。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背景回複關鍵字“三和”,檢視紀錄片和評論

賣身份證的三和大神、南下打工的母子、網吧裡逃避現實的年輕人、因貧辍學的雙截棍少年……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公号背景回複關鍵字“三和”,檢視紀錄片和評論

這些人和深圳标配的“李平”(《奇迹·笨小孩》中的碩士精英)們仿佛并不生存在同一片土地。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幸運的是,這一切都被導演導進了《奇迹·笨小孩》裡,被更多人看到。文牧野,也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每一處細節:逼仄的城中村住房、煙霧缭繞的網吧、小商販的一聲聲“老闆”、人才市場裡的人頭攢動和明碼标價、地标子彈頭大廈與擦窗蜘蛛人……都是深圳真實的寫照,也是時代的真實印記。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汪春梅,影片中因為工廠噪聲導緻幾乎失聰的女工,狀告老闆無果,還不斷被流氓威脅,要求撤訴。在并不遙遠的2019年,蔣能傑拍攝的紀錄片《礦民、馬夫、塵肺病》似乎以另一種形式被搬上了大螢幕。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礦民、馬夫、塵肺病》截圖

鐘伯,影片中的一名抗戰老兵,戰争中被炸掉腿的天津人,無名地生活在深圳的一個小養老院中。

······

想起最近在看的《開端》,雖然他的結構說不上多新穎——畢竟循環題材,至少已經被鄰國日本玩爛了,90-10年的世界奇妙物語系列可以找出不下三個循環題材的故事——但是可貴的也是它的時代印記,導演都在用鏡頭記錄下這個專屬我們的時代。

幸運的是,這些無名深圳人被更多人看到,不幸的是,生活依舊不會有任何改變,人們隻能被時間綁住,借着幸存者偏差堆積出另一個“奇迹”。

《奇迹·笨小孩》:深圳不乏聰明人,但奇迹卻不常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