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芯智駕】特斯拉“不缺芯”背後

編者按:芯智駕──集萃産學研企名家觀點,全面剖析AI晶片、第三代半導體等在汽車“大變形”時代的機會與挑戰!

【芯智駕】特斯拉“不缺芯”背後

集微網報道,在全球汽車行業大缺芯的2021年,特斯拉的大部分時間似乎未受很大影響。這家電動汽車制造商過去一年生産了93萬輛汽車,傳遞93.6萬輛,超出此前華爾街預期90萬輛左右全年傳遞量。2021年的銷量是2020年的兩倍。與此同時,特斯拉連續六個季度重新整理了季度傳遞量紀錄。

【芯智駕】特斯拉“不缺芯”背後

通用、大衆等其他傳統汽車制造則過着截然不同的日子。苦于晶片缺貨、漲價,全球的車企幾乎都在減産、停工中度過2021年。晶片短缺問題直接導緻全球汽車産業收入和産量的銳減。根據AutoForecast Solution的資料,由于晶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車市場累計減産量約為1,020萬輛。

《華爾街日報》稱特斯拉是“這場晶片危機中的大赢家”,比起漂亮的傳遞數字,特斯拉擷取晶片等關鍵零部件的本事顯然更有亮點。

特斯拉如何應對晶片短缺?

過去一年被馬斯克形容為“供應鍊噩夢”。2021年一季度,特斯拉美國加州弗裡蒙特工廠曾因晶片短缺被迫關閉兩天。特斯拉在去年一季度财報公布後的電話會議上也首次确認晶片出現短缺,主要缺口是微控制器晶片(MCU)。但此後特斯拉的工程團隊和軟體團隊就開始着手解決這些問題。特斯拉在二季度财報中寫道:特斯拉的團隊快速反應,減輕了晶片短缺的後果。當時,特斯拉透露,其電氣和硬體團隊正在設計、開發、驗證新的MCU,種類則達到了19種。

【芯智駕】特斯拉“不缺芯”背後

來源:特斯拉官網

“我們使用了替代零件和程式設計軟體,以減輕短缺帶來的阻礙。”特斯拉在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指出,依靠公司内部強大的軟體能力,特斯拉可以快速重寫軟體,來使用替代晶片。這讓傳統汽車制造商贊歎。德國大衆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此前就盛贊特斯拉能在2到3個星期内修改軟體來适配所使用的新晶片的能力。其他傳統車企已經意識到,它們需要做一些馬斯克和特斯拉一直在做的事情,例如,奔馳計劃在未來的車型中少用專有晶片,多用标準化半導體,并自己編寫軟體。

此外,特斯拉駕駛輔助系統(Autopilot)的一些晶片都是公司内部自主設計的,該公司還會制造多種零部件,其中包括座椅和锂電池,它還擁有完全自營的直銷零售店、售後服務站和充電站網絡。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專門研究制造和物流的榮譽教授莫裡斯·科恩(Morris Cohen)對此評論指出,特斯拉的做法在很多方面都屬于汽車行業的“返祖”現象。在汽車行業誕生初期,福特也擁有自己的鋼鐵廠和橡膠種植園。

而過去幾十年來,傳統的汽車供應鍊思維認為,主機廠應該專注于設計和總裝,其餘的都交給供應商。這一有助于減少大公司在工廠中占用過多資金,但也讓它們更容易受到供應鍊動蕩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分析特斯拉“不缺芯”的原因時也指出,除了晶片自研能力和軟體能力外,其強大供應鍊垂直整合能力以及對供應鍊的把控能力是其能在缺芯大危機中成為大赢家的更關鍵因素。

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特斯拉CFO紮赫·柯霍恩(Zach Kirkhorn)曾介紹過,公司預期電動車市場在疫情之後會快速反彈,是以并沒有向供應商削減晶片訂單,這一決策導緻特斯拉能夠更好應對全球晶片短缺。而當時大部分的傳統汽車制造商都向供應商取消了晶片訂單。

從特斯拉供應鍊看汽車缺芯的深層次原因

那麼這背後,汽車缺芯的深層次原因在于什麼?

IC Insights最新的分析報告認為,除了供應鍊問題等因素外,短缺的真正原因在于2021年汽車晶片的需求激增,而不是半導體供應商無法提高産能。根據IC Insights的資料,與2020年相比,2021年半導體供應商面向汽車行業的出貨量增加了30%,遠高于去年全球半導體出貨總量22%的增幅。此外,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2021年向汽車行業供應的內建電路元器件增加了27%。

【芯智駕】特斯拉“不缺芯”背後

2021年汽車半導體機關出貨量的增幅是迄今為止自2011年以來的最高百分比增幅,也輕松超過了2017年汽車半導體出貨量20%的增幅。

急劇攀升的汽車半導體種類和數量勢必将帶來更複雜的供應鍊管理難題。

小米産投管理合夥人孫昌旭在去年底召開的首屆集微汽車半導體生态峰會上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汽車缺芯的深層次原因不是缺貨,而是供應鍊管理混亂。她指出,近年來,智能化電動化也讓汽車上需要用到的晶片種類和數量大大增加,汽車供應鍊管理的難度也大大提升,與此同時,新勢力造車力量的崛起闖入汽車供應鍊,這些新勢力與Tier-1、晶片廠的合作還處在從零到一的磨合階段。“整個汽車晶片供應鍊管理一塌糊塗,完全是混亂。越是小晶片,管理越是混亂,而大晶片是晶片廠直接面對車廠,雙方直接接觸,缺貨的機率比較低。”是以,汽車晶片産業鍊看起來缺貨,深層次原因則是供應鍊管理的混亂導緻。

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在她看來需要車廠直接向晶片供應商做預測(Forecast),穩定采購次序,才能改變汽車晶片供應鍊管理混亂的面貌。“這就像手機晶片供應鍊那樣,缺貨的時候,手機晶片廠會根據手機終端廠商過往的需求情況做産能配置設定(allocation),這是缺貨時非常重要的手段,對市場的秩序進行管理。”

目前來看,汽車産業轉型發展趨勢與當年的手機産業近乎相似,随着晶片對于汽車越來越重要,汽車晶片的供應鍊體系亟需建立完善。這對于全球汽車供應鍊都是新的考驗,重塑生态勢在必行。

過去一年,依靠供應鍊的可見性和供應商關系的高垂直整合程度讓特斯拉受益頗多。但即便作為這場晶片危機的大赢家,特斯拉也未能完全避免晶片短缺的影響。在當地時間2022年1月26日的特斯拉四季度及2021全年的财報電話會議上,馬斯克表示,未來一年盡管晶片短缺問題會有所緩解,但依然是個問題。他更警告稱,供應鍊限制或将拖累公司整體業績“直至2022年”。接下去一年對特斯拉而言重中之重就是最大限度地在整個供應鍊上提高産能和提升産量,這也将是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持續提升競争力的關鍵。

(校對/Jimm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