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

豬在大陸古代有着非常特别的寓意,漢字中的“家”分開就是房屋下面有“豕”,《淮南子》記載:“陳豕于室,合家而祀”,意思是古代家中普遍用豬肉來祭祀。而豬也就成了古人最早的圖騰崇拜之一。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直到現在依舊有許多青銅器以豬的形狀作為雛形,比如湖南湘潭出土的銅豬尊,就被稱為“全球唯一”。而這頭“豬”的來曆還頗具傳奇,是一對父子在家蓋新房時挖出的,如今被湖南博物館收藏對外展覽。

1981年,許多外地打勞工賺錢了第一個想法不是在外地買房,而是帶着錢回家蓋新房。畢竟在鄉土情節嚴重的中國,落葉歸根衣錦還鄉才是重點,老一輩人也經常催促自己的兒孫,有錢了就回來蓋新房,很快這種行為演變成攀比的風氣,許多農村拔地而起許多新房。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來自湖南湘潭九華公社的朱桂武也在忙着蓋新房,在老舊房屋的基礎上不僅要修繕,還要加築幾間新房。好在朱桂武和父親還有一些存款,招來親戚好友和建築勞工,說着就動起工來。也不需要什麼挖機,自己就能修一座舒舒服服的新房。

蓋房第一步自然是要挖地基,而朱桂武房屋的選址卻比較特别,位于湘江對面的一個山窩窩裡,按理來說這裡的土質以泥土為多。但是朱桂武挖着挖着卻感到不對勁,原來一鐵鍬下去泥土沒看到,出來的大多是沙土,這可讓他犯愁了。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衆所周知,沙土不積水,同時也不牢固,作為地基難免有安全隐患,但是開弓沒有回頭路,隻能看看下面是不是都是沙土。很快朱桂武就發現,沙土越挖越細,仿佛就像是有人特意填埋的一般,直到他一鐵鍬挖到了一個堅硬的東西。

一開始以為是石頭,朱桂武沒在意,但是很快他發現,這個“石頭”有些特别,看形狀非常像一頭豬。說這他把父親喊過來,在一衆人合力下把東西擡了上來,一看果然是一隻“豬”。隻不過這隻豬全身由青銅鑄造,造型古樸,還不是家豬,是一隻野豬。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不過一兩天的功夫,朱桂武家挖出青銅豬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村子,就連市裡的文物局都被驚動。文物局派了專家前來鑒定,專家一眼就看出這隻豬是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随後馬上封鎖了朱家房子,一邊召集人手一邊保護現場。

經過專家的反複檢驗,确定這是一隻商代青銅豬尊,作為商朝人祭拜神明的禮器,豬尊的大肚子的裝酒,最多可容納13公升。并且豬尊身上還有麟甲龍紋和獸面紋,造型古樸,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曆史研究意義。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據殷墟的甲骨文可以得出,商代人們已經開始馴服野豬,并且飼養家豬。而這尊青銅豬卻依舊使用野豬的造型,或許是和當地人對野豬的崇拜有關,野豬在商代有辟邪且溝通神靈的說法,是以經常被用作娛樂神明的祭祀品,西周時期也有類似的青銅器。

湖南父子挖出一隻“豬”,全球唯一一頭,專家登門10次:捐國家吧

可惜的是,專家在朱桂武家附近并沒有發現其他文物,這讓專家不由失望。但是随即就找到朱桂武,向他解釋了這尊青銅豬的價值和意義,畢竟當時全球就隻有這麼一頭商代青銅豬尊。事後專家為了讓朱桂武上交給國家,前後10次登門拜訪,最後朱桂武決定聽從專家的建議,将其上交博物館,如今這尊意義非凡的青銅豬尊被湖南省博物館收藏,感興趣的朋友到長沙還能夠看到他的身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