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

“嗷,嗷,嗷”,關在籠子裡面的彭偉慶半夜又開始了嚎叫。

隔壁的鄰居大罵一聲:“吵死了,天天跟個傻子住在一起,你們全家都是傻子。”鄰居說完把被子拉上蓋住腦袋,盡量平息自己心裡的怒火。

有時候實在忍不住了直接起床敲開彭偉慶家的門,很不耐煩地說道:“你們家煩不煩啊,天天半夜吵得讓不讓人睡覺了,你們再這樣我就找物業投訴了。”

屋内的兩夫妻又是鞠躬又是賠禮,還好把鄰居安撫好了。

鄰居走後,兩夫妻回頭望着籠子裡的兒子都歎了一聲氣,随後輕輕地關上門回屋躺在床上一直不能入眠。

這家人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兩夫妻要把兒子關在籠子裡面半夜還要嚎叫?這件事還要從牢籠中的彭偉慶小時候說起。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籠中彭偉慶

華僑思念家鄉毅然回國,不料兒子病重

前面所提到道歉的兩夫妻就是籠子裡兒子的父母彭精和彭外妹,說起他們也是一對苦命人。

彭精祖上一直在馬來西亞發展,一直未曾回國。機緣巧合下彭精認識了廣東人彭外妹,兩人情投意合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家人在馬來西亞生活很幸福,但是彭外妹久居他鄉難免會産生思鄉情緒,早就想回廣東老家看看。

彭精在得知妻子這個想法後,愛妻心切的彭精打算帶着妻子回國發展,彭外妹聽說後很高興立馬就答應了丈夫的提議。

1953年回國後一家人并沒有到廣東定居,而是選擇了自己的老家河南。彭精在當時的國棉一廠找到一份會計工作,妻子彭外妹也被國棉一廠聘請為技術骨幹。就這樣一家人在河南定居下來。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1964年,彭外妹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彭外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丈夫彭精。在此之前兩人已經有三個女兒,也沒想着還要一個孩子,但是懷上了到底要不要呢?

彭精說:“既然懷上了就生下來吧。”

這一胎直接給彭精生了一個大胖小子,這個把彭精高興壞了。雖說彭精并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但是能有兒子給自己延續香火那是再好不過。自從有了這個兒子之後,彭精上班更賣力了,每天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作為家裡唯一的兒子,在取名字這方面還是必須慎重。彭精專門找來一本破舊的漢語詞典,經過自己一星期的研究,最終給兒子取名叫做彭偉慶。

不說在那個年代就算是放在現在他們家都是令人羨慕的家庭,自己有兒有女兩口子還有穩定的工作,生活過得充滿激情。

每次聽到廠裡鄰居羨慕的聲音彭精都笑得合不攏嘴,嘴上說道:“哪裡哪裡,大家都很錯。”

好景不長,噩耗來臨

兒子出生剛滿兩歲,家裡再也沒有了以往了喜慶,有的隻是無盡的悲傷。

原來是年幼的彭偉慶發起了嚴重的高燒,但是并沒有引起彭精夫婦的重視。他們以為這隻是簡單的感冒,想起小時候三個女兒也出現過這樣的狀況,并沒有及時送去醫院而是選擇自己簡單處理。

他們選擇用以前的偏方既不會傷害身體還能退燒,之前女兒都是用這個方法退燒的。

彭外妹就按照老人們說的辦法,把蔥白放水裡煮,用紗布包住給孩子擦身體,每次效果都不錯。

但是這個方法并沒有像之前給女兒退燒那樣奏效,反而更加嚴重,年幼的彭偉慶嘴裡還不時叫着媽媽,身體肯定很難受。

一直到了深夜兒子還是沒有退燒的迹象,彭外妹決定天亮就把孩子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兩夫妻一直守了孩子一晚上,終于等到了天亮。他們趕緊抱着孩子來到了醫院,經過醫院緊急退燒,孩子的體溫是降下去了。但是醫生下面說的話一下把彭外妹打進了萬丈深淵。

原來孩子因為發燒時間太久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對大腦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可能孩子的智商隻能保持在一歲的水準。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好不容易得來的兒子卻因為自己的疏忽導緻變成智障兒童,這讓彭精夫婦充滿了自責。

從那以後夫妻倆帶着孩子到處尋醫問藥,把河南能去的醫院都去遍了,但是因為這是不可逆轉的傷害,錢花了病還是沒治好。

心灰意冷的兩夫妻隻能把孩子帶着撫養長大,彭外妹已經做好了一輩子照顧兒子的準備。照顧一個正常的嬰兒都很累還别說智力障礙的孩子,是以他兩要付出比别人多幾倍的精力來照顧這個孩子。

彭外妹才30多歲感覺老了很多,臉上盡是憔悴,丈夫彭精也不例外。

别人家的孩子兩歲會走路,但是彭偉慶沒辦法。年齡大一點也走不了,兩腳一高一低,經常摔得鼻青臉腫。

随着年齡的增大,操心是越來越多。

有一次彭外妹買菜回家就看到兒子彭偉慶拿着刀子在自己的手上這裡一刀那裡一刀,好像還很好玩的樣子,完全不知道疼痛。

父親彭精在廚房做飯,彭偉慶也會跑到廚房搶刀亂舞。彭外妹馬上上前去阻止,誰料兒子直接一拳打在母親的左眼上。彭外妹去醫院治療時醫生說要是打在眼睛正中間可能就失明了。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10幾歲的彭偉慶不僅有暴力傾向還患上了嚴重的狂躁症,晚上會不停地嚎叫,擾得大家苦不堪言。

最後為了安全起見,彭精打算把兒子關進籠子裡,彭外妹雖然于心不忍但還是答應了。

第二天彭精找來幾塊木頭訂做了一個木頭籠子,從這時起彭偉慶就一直呆在籠子生活。

由于彭偉慶有嚴重的狂躁症,發起病來是又踢又撞,這個籠子根本束縛不住他,他用頭把木闆撞斷頭直接卡在兩塊木闆之間。

眼看這個籠子品質不行,彭精又給兒子訂做了第二個籠子。這個籠子是用大圓木做成,比之前的木闆結實多了。

他們還是低估了彭偉慶的破壞能力,彭外妹一覺睡醒之後來到客廳發現地上一片狼藉。

原來是兒子直接抱着木頭啃了一地的木屑,周圍還有血迹。彭外妹看着兒子的嘴上一片血肉模糊,地上還掉了兩顆牙齒。這讓一個做母親的怎麼能不心痛,眼淚一直在眼眶打轉,要不是當初自己不重視兒子的病情根本就不會是這個樣子。

因為破壞力實在太強,彭精給兒子做了第三個籠子,這個也是彭偉慶待得最久的“房間”。

這次是一隻鐵籠子,是彭精到舊貨市場上買回來的圓柱形鋼管,再專門請人來焊接而成的。

這個鐵籠高達1.7米,長約1.5米,寬度不到1米。

對彭偉慶來說,那就是他的天地,既是卧室,又是廁所,也會是飯廳。

為了讓彭偉慶能在室内活動,他們這次給鐵籠子裝了4隻腳,抽空的時候可以推着籠子動一動,讓彭偉慶在家裡走一走。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這一次彭偉慶一住就是幾十年,這個籠子就是他的全部。

父親去世,留下母親獨自照顧

随着年齡漸漸增長,身體越來越力不從心。丈夫彭精扛不住了,自己也生了一場重病。現在妻子不僅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丈夫。

彭精為了減少妻子的負擔自己到養老院居住,兩個月後彭精去世。在去世之前嘴裡還念着兒子的名字,臨終還放心不下兒子,現場的從業人員都忍不住落淚。

彭外妹在家照顧兒子連老伴最後一面也沒見着。

現在老伴走了幾個女兒也相繼出嫁,平時隻能抽空回家探望,照顧兒子的重任全部落到了彭外妹身上。

為了能照顧兒子,彭外妹不得不提前從國棉一廠退休,全職在家照顧彭偉慶。

早晨等不到天亮,她就要起床。先燒熱水給兒子擦身,把尿濕的衣褲和床單換下來清洗,把地面拖幹淨。

緊接着,她要煮粥,給兒子洗完臉後,就搬一張椅子坐在鐵籠外面,一勺勺地喂給他吃。

有時候吃饅頭,擔心把兒子嗆住,她要先撕成小塊兒,小心翼翼地一手喂。

看着兒子邊吃邊流口水,還像1歲多時候的樣子,彭外妹對他滿是疼惜,拿起身邊準備好的毛巾,把他的嘴角擦幹淨,還騰出手來摸摸兒子的臉。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很多年。

幾個女兒雖然已經嫁人,但是還是很關心家裡的情況。幾個人商量着給請一個保姆來照顧弟弟,媽媽也能輕松一點,有空還能出去轉一轉。

但是彭外妹死活同意,她說:“我就自己照顧,換做外人照顧我不放心,萬一人家打他怎麼辦?”

幾個女兒拗不過母親,也隻能按着她的意思辦,有空的時候幾個姐妹輪流照顧。

有一次彭外妹生病住院,家裡的弟弟隻能由姐姐照顧。彭偉慶看不見媽媽一直哭鬧,飯也是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吃完,邊吃邊噴,沒點耐心這活還真幹不下來。

出院之後的彭外妹還是一如既往地照顧兒子,現在彭外妹年齡也大了,她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兩眼一閉這個兒子該怎麼辦。

幾個女兒寬慰母親,都說不會不管弟弟的,讓母親不要操心。

社會幫助,母親終于安心

2013年媒體知道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中新網記者将彭外妹的事迹發表在了媒體上,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

大家都被這位偉大的母親所感動,照顧殘疾兒子幾十年如一日,各界愛心紛紛到來。

有了愛心人士的幫助,彭外妹的生活上有了極大的改善。她把每一筆善款都存起來,說是等自己死後兒子不至于餓死。

鄭州市僑聯也聽說了這個事情,經過研究決定把彭偉慶免費接到養老院照顧,費用全部由僑聯承擔。彭外妹如今已經80多歲,實在無力照顧,于是便同意了别人照顧孩子。

鄭州僑光醫院還專門給彭偉慶做了全身體檢,令醫生護士驚訝的是在籠子中生活了幾十年彭偉慶的身體很健康,身上也很幹淨沒異味。

不得不佩服這位偉大的母親把兒子照顧得這麼好。

檢查完身體之後,彭偉慶離開了自己生活了45年的鐵籠子。臨走前彭外妹雖然心生不舍,但是她老了,再也不能肩負起這份責任。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好在兒子現在有了一個好的歸宿,起碼自己能放心的去找丈夫,在下面也好給他一個交代。

彭偉慶被送到養老院,醫護人員精心照顧,雖然偶爾發病但是有鎮定類的藥物治療,也算是比較順心。

2013年12月9日,彭家姐妹為了表示對僑聯的感謝,特意送來一面錦旗。

歸國華僑把兒子關在鐵籠中45年,吃喝拉撒全靠父母照顧,為什麼?

錦旗上寫道:“以人為本,情暖僑心”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此後彭外妹有空還是會到養老院去看望自己的兒子,生怕他吃不好睡不好。但是每次去看兒子都很好,自己也能放心了。

現在彭外妹還是保持着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她想把錢省下來給兒子用。

繼續閱讀